基层“微腐败”问题易发多发且涉及数量大、面积广,吃拿卡要成为腐败的“潜规则”。下面是微腐败自查自纠报告材料,快来围观吧。
微腐败自查自纠报告材料【篇一】
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把治理基层“微腐败”列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基层“微腐败“表现:有的搞雁过拔毛,挖空心思虚报冒领、克扣甚至侵占惠农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有的在救济、补助上搞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有的高高在上,漠视群众疾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有的执法不公,甚至成为家族势力、黑恶势力的代言人,横行乡里、欺压百姓。
河南省纪委曾通报过一起群众身边腐败典型案例。邓州市彭桥镇绳岗村原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井某在2003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套取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0.96万元;为不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6户村民申报危改资金,共套取国家危改补助资金3.97万元;在低保办理过程中,违规收取低保对象办证费0.16万元。2012年5月,违规变更土地使用性质将8.545亩耕地变更为宅基地,收取30户群众建房款共计45.93万元等。这就是典型的“微腐败”,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微腐败”形成原因。一是权利失控。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如果缺少制度约束,没有群众监督,权力运行就会逾矩失范,贪腐之欲就会乘虚而入,哪怕是政府权力金字塔末端的部门、镇村组级,同样能够腐败得触目惊心、令人发指。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二是公开公示与权力制约机制流于形式。“苍蝇”式腐败现象与政策公开和公示制度尚不完善、部门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渎职犯罪案件查办阻力大等因素直接相关,致使基层干部贪腐心存侥幸。三是个人思想道德滑坡。主观上,以自我为中心,贪小便宜。别人能拿的,我也能拿,领导弄大的,我就弄小的,“雁过拔毛,雨过湿衣”,将手中的职权作为捞取好处的法码。不节制个人私欲,从小贪小腐开始,逐渐变得为所欲为。四是客观原因影响。制度保障不到位;制定制度时留余地、打擦边球,谋取小团体利益或个人私利;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利益的诱惑;制度的缺陷;社会风气和环境影响,对“苍蝇”式”腐败存在普遍的社会妥协和认同感,对其危害性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12月,河南省舞阳县一村支书张某因贪污公款等被判17年。张某任职初期热心为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某渐渐高傲起来,特别是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常常以势压人,索要他人钱财,动辄打骂群众。独断专行,不仅村两委的大小事他要说了算,连群众家办个红白喜事都要经他点头同意。集体资产也成为他家的“自留地”,先后贪污集体款近20万元,引起该村村民100多人的联名举报。
从现实看,当前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严重,如何治理“微腐败”作者提出如下对策。
治理“微腐败”要完善基层制度建设。规范对基层干部权力的使用,要强化群众监督,完善以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基础的监管体制,加强基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
治理“微腐败”要要早发现,基层党员干部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进行约谈、函询和提醒,扯扯袖子,咬咬耳朵,不能爱了面子,毁了里子。要早处置。
治理“微腐败”要坚持“零容忍”,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应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治理“微腐败”必须抓细节、抓具体,从乱收费乱罚款到吃拿卡要,从公款吃喝到公车私用,对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快查、快办、快结,及时作出党纪政纪处分”
微腐败自查自纠报告材料【篇二】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学思践悟》披露: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共查处了200多名高级干部。这一震撼性的数据,十分有力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从高级干部严起”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相较于“远在天边”的“老虎”,“近在眼前”的“苍蝇”更让群众恨之深、痛之切。
据报道:被网友称为“网游科长”的江苏省广告管理科原科长丁鑫,为自己铺设了一条“取款绿色通道”,贪污、索贿690余万元,3年玩网游花去1500万元。近年来查处的“小官巨贪”、基层窝案、串案等无不警示我们,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看似不会直接损害国家利益,危及国家发展,实则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这些隐藏在群众身边的小腐微贪,任其发展下去,当“小官”成为“大官”,“微贪”成为“巨腐”后,就很有可能成为的大祸害,毁掉党和人民的伟大基业,“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
通过无死角、全覆盖、全天候地打“老虎”的同时拍“苍蝇”,一批执法犯法、鱼肉百姓的“小吏”受到党纪国法处理,一些“小官巨贪”受到严肃处理,大大减少了“苍蝇”存量,遏制了“苍蝇”增量,群众拍手称快。据统计,仅2015年,全国就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80516起,处理91550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定要对症下药。而防止“微腐败”最有力的方法是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牢牢扎紧制度的笼子,防止基层微腐败肆意增长,为群众把守重要的一关。
要把纪律建设作为治本之策,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打造纪律防线,不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养成“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习惯,进而形成良好制度意识,用严明的纪律管住基层党员干部,让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规范化,让“微腐败”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