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专题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精华篇】

思而思学 2023-11-11 18:28:52

精准扶贫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已迈入关键期、破冰期,如何揪住精准扶贫的“牛鼻子”,啃掉“硬骨头”值得思考。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下面收集的扶贫攻坚专题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希望大家会喜欢!

【扶贫攻坚专题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1】

结合自己的工作体验和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夯实扶贫工作应该正确看待农村发展现状,实施有针对性的“济世良药”,才能让打赢扶贫攻坚战显得更加有底气、有自信、有光彩!

抓思想,提升积极扶贫的大力度。当前基层工作出现了一种坏现象,那就是不主动、不作为成了一种做人做事的小“秘诀”。虽说这种观点有些偏颇,但是借用到为老百姓好办事、解难事这样的实践中来说,就显得有些道理了。在走访辖区最贫困的村社时,笔者发现在集体经济欠缺、老百姓收入难以保障的发展困境下,很多村干部存在较大的畏难情绪,对如何保障困难户、低保户基本生活以及如何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显得一筹莫展。因此,做好扶贫工作,首先就应该提升我们广大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要把扶贫、致富作为村干部的一种神圣的职责与使命,实现“消极扶贫”到“积极扶贫”的快速转变。

抓关键,夯实精准扶贫的新成效。据有关统计,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2948.5万个贫困户、7017万贫困人口。在面对扶贫工作数量多、任务重、强度大的客观现实时,应该树立一种精准扶贫思维,即开展有针对性的扶贫工作,要坚持“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指向治疗”的大原则,对于有能力进行自我脱贫的地方和个人,要进行帮扶和指导;对于因病而贫、因贫而贫、缺地而贫等难以自力更生的特殊情况,要强化扶贫力度,进行有效地扶贫和施救,确实保证扶贫决策的科学有效、客观公平。笔者所在辖区有一个村将困难户和低保户的贫困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排查,并通过公开社会监督的方式,构建一种“阶梯式”扶贫模式,把钱真正花在刀刃上。

抓发展,促进致富扶贫的好势头。记得在与一位企业家村干部交流工作时听到:帮扶困难户不能仅仅依靠政策和补贴,关键是建立固定的致富机制,让老百姓们都有能力去自我脱贫、自我发展。其实,致富扶贫确实是一步好棋,关键是村干部如何因地制宜地找准致富的“敲门砖”。笔者所在的辖区有一个村因为处在半山腰,独特的土壤和充分的日照最适宜种植脆红李和红柑橘,因此,在政府的动员协调下,在实现外地企业入驻壮大的同时也为本地农民提供了一个制度化、常态化的土地租金收入,与此同时,农民又获得一份在企业打工的固定收入,这种互利共赢的脱贫方式真的应该得以不断推广。笔者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发现,建设应该按照“大环境??好形象??强收入”的致富逻辑,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优势,让脱贫不再成为农村好生态的绊脚石。

抓协调,打好多力扶贫的组合拳。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7亿多人成功脱贫,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制定的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的国家”,一条基本经验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越往后,扶贫难度越大,我们就越是要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因此,打赢扶贫攻坚战既要整合各方资源和多种力量,又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大原则,做好扶贫组织协调工作,特别是要处理好多方支援、对口扶贫以及直接帮扶的关系;同时,要实现中央地方上下联动、政府部门左右协调、政府社会内外结合的有机统一,真正调动起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汇聚成战胜贫困的强大合力。笔者记得有个后进村,在上级政府的定点帮扶、驻村企业的大力支持以及村委会带领村民建立蔬菜基地的盈利下,后进村的帽子很快就摘下了,原来一贫如洗、一无所有的旧村貌实现一次“华丽变身”。

抓机制,激发长效扶贫的影响力。仔细梳理扶贫工作的应对之策就可以发现,其实对贫困户和后进村的整改措施都大同小异,关键是如何释放各种途径的持久影响力,而构建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牛鼻子,也是激活基层扶贫工作困境的一把金钥匙。其实,做好扶贫工作既不能搞“花架子”,更不能变成“雷阵雨”,倘若对于扶贫工作每年都有一个实施办法和政策意见,那么扶贫工作的连贯性和持久性何以保障?因此,要构建并完善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就必须转变工作理念,要从单项扶贫支持变成双向互惠互利,也只有互惠互利,合作才能共赢并长久,扶贫的资金保障才会制度化、长效化;同时要不断强化对村干部、老百姓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加强对贫困群众务工的业务指导,这样既可实现贫困村“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的目标,又能解决一些企业招工难问题,这是一项多赢之举。此外,扶贫工作不可避免会涉及到资金的管理,因此,要细化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坚持细水长流、滋润心田和强化监督的基本原则,让扶贫工作永远在阳光下运行,显得更加客观、公正。

【扶贫攻坚专题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2】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级干部抓扶贫攻坚工作的力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措施多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精准高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实效好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出现了各级齐抓共管扶贫工作的大好局面,但在这一惠民工程的实施中,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探讨的地方。对此,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扶贫的首任是“扶志”。近年来,部分群众的创业精神怠惰,等、靠、要思想日益突出。相当部分老百姓有这样的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修路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发展产业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家里有病人他们可以不管,往乡政府送;家里有老人他们可以不管,往乡政府送;耕田耕地人被牛拱了,是乡政府的事情,得由乡政府解决。形成这样的弊端基于两个原因:一因国家这些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惠民投入,使部分群众养成了政府能包揽一切的惯性思维。大部分群众都是眼睛盯着国家,盯着上面,一些建设一旦要群众投资投劳,便怨声载道,修自己门前的路,动一块石头要政府给钱,动一颗树要政府给钱;发展自己的产业,政府不给钱就不出工。前不久,一个部门为帮扶群众致富,无偿给农户买了鸡、猪,发展小养殖业,群众说:若这个部门不包卖出去,他们就不养。等、靠、要的思想,一定程度上成为扶贫攻坚战役中的阻碍。二因近年来,上级组织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国家公职人员身上,如“三讲”教育、“三个代表”、“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党风廉政建设”、“干群一家亲”,而基本上没有对群众开展大教育活动。关心跟上了,教育空缺了;干部管得紧,群众放得松。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约束的霸道风气在群众思想中逐渐形成,动不动就要上访,村上到乡上上访,乡上叫村上“搁平”,乡上到县上上访,县上叫乡上“搁平”。一些地方为了“搁平”,出现了用钱“搁平”的现象,如此一来,一些上访户便从上访中得到实惠,出现了“上访大于法”的怪圈。一些群众千方百计找政府给自己谋些好处,根本没有从自身出发如何去谋出路、如何去谋发展、如何去谋思路脱贫致富。这一个思想问题不解决,必将成为阻碍扶贫攻坚拔寨的重大隐患。所以,要开展好扶贫攻坚工作,势必加强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在政府的帮助下自力更生,为致富而艰苦创业。这样,才能聚集力量扩大统一战线,扶贫攻坚战役才有真动力、源动力、内动力。政府无论帮扶力度多大,措施多有力,如若不激发群众自强思变的意识,扶贫帮困虽短期效果能见,但长期效果将是一纸空文,返贫便是不断重复的故事。

二、扶贫的关键是“产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使群众从真正意义上脱贫、世代脱贫,帮助群众发展群众喜欢接受的“产业”就是给群众授“渔”。“产业”才是群众真正走向富裕的活载体。多少年来,政府发展了不少“产业”,但最终大多数都走向了失败,有开头无结尾,如:桑树、杨树、龙竹、广柑等等。究其原因,一因:这些产业都是政府的产业、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个领导一个样,抓产业没有连续性,领导变了,产业也变了。二因:没有从市场的实际出发,种核桃好,大家就一窝蜂的核桃;种广柑好,大家就一窝蜂地栽种广柑。这样,一方面形成笼而统的单一产业模式,另一方面造成本地市场供量过大,产品压市。三因:缺乏销售网络渠道,这一些年,乡镇一味地埋头发展所谓的产业,而忽视发展与市场和销售渠道挂钩。东西产来了,但没有好渠道去卖,便出现了前栽后挖,产业短命怪象;四因:产业是政府主导的产业,而非群众主导。这些年发展的产业,基本上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从而使群众在发展产业过程中缺乏激情,冷眼旁观政府折腾,本该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人,却成了产业发展的局外人,初成的产业无人管无人护,政府又不可能栽、管、护一揽子包完。所以,要真正发展好产业,不再走发展后又毁损、毁损后又发展的老路,那么政府应从六个方面着力。1.政府要把产业作为一个时期的规划来抓,不能产业随领导变。2.县上要成立专门的部门,为全县产业发展刨销路找市场。3.要发展群众自己喜欢接受的产业,使他们真正自主发展产业,不再当局外人。4.为了解决好农村老弱病残无法从事劳动的问题,要以村为单位成立产业专业合作社。5.要把扶贫资金重点放在产业投入上,实行扶贫资金一律优先发展产业的原则。6.产业发展失败的地方,要严格实行问责制。只有这样,扶贫工作才能落实处,见到实效。

三、扶贫的帮手是“社会”。扶贫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他不仅是政府的事,应该是全社会的事,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初期就指出:“先让一部分富起来,带动全民富裕。”所以,扶贫工作不仅要实行政府部门的一对一帮扶,同时也应该实行有钱老板与贫困人群的一对一帮扶,国营企业与贫困人群的一对一帮扶;民营企业与贫困人群的一对一帮扶;爱心人士与贫困人群的一对一帮扶。对此,针对扶贫攻坚可由相关单位牵头成立相关协会,经常性组织社会成功人士、爱心人士、企业负责人与贫困群体开展手拉手活动。外宣媒体要常年开展专题节目以跟踪报道活动成果,政府每年要召开社会扶贫专题会、表彰贫困帮扶工作的社会爱心人士。着力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在关注、帮扶贫困人群的良好氛围。

这一活动若能实实在在地开展,能促成以下5点成效:1.能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扶贫工作的新局面;2.能为消除社会仇富、共建和谐社会搭建有良好平台;3.能兑现小平同志改革初期承诺;4.能让政府统筹更多社会资金用于发展,而不是解决当前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从而实现政府主抓贫困人群的产业发展,社会主保贫困人群吃饭的扶贫新机制;5.能消除非贫困人群的不平衡心里,因社会人士对贫困人群资助扶持系个人行为,不是政府行为,这有利于消除政府扶贫分配在基层的一些矛盾。

四、扶贫的精准是“区间”。扶贫政策“六个精准”中的对象精准,虽精准识别贫困户有明确具体标准,但标准很多时候与实际问题有所冲突。各地为这一个精准认定,搞的十分头痛,有的地方张榜公示就搞了七、八个回合,群众仍然不满意。如:过去有商品房的,但现因病致贫却不能列入精准扶贫对象;有的家庭的两个老人都是重病,子女尽管有辆两三万元的营运车,但生意十分惨淡,这样的老人也不能列入精准扶贫对象;同时,收入标准也很不好核定,如果严格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为贫困界定标准,那么评出来的贫困户可能一个村最多只有那么10来户,这又达不到贫困村的贫困发生率标准,因贫困村是以贫困发生率为识别标准的。因此,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不应放在个体点上来识别,而应放在“区间”上识别。对此,个人认为:农村人口中,常年在家的贫困人群境况大同小异,基本上在一条贫困线上,都希望政府对自己有所扶持,但由于精准把握难与实际情况有缺位,致使部分贫困人群不能列入精准对象,而造成部分贫困人群对扶贫政策的不满。为此,建议以常住人口(居住一年以上)的因重病、因重残、因子女上学等致贫致困的为区间人群,全部纳入扶贫帮扶范畴,从而避免因精准对象把握不准而造成群众不满的新矛盾、新问题出现。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