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多篇】

思而思学网

新的《义务教育法》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切实制度保障。下面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快来围观吧。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一】

教育体现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这是晋宁县委、县政府的一贯主张。

近年来,晋宁县始终把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向教育事业倾斜,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创造公平教育环境,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建设工程,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教育事业逐步形成了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先后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两基工作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市级督导优秀县,这充分表明,晋宁教育事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改善硬环境

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已成为晋宁县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

为此,晋宁县把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列入政府办理的民生实事之中,一件件落实,一桩桩解决。从2007年起,相继投入5.5亿元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通过35所标准化学校建设、校安工程及教育技术装备提升,全县中小学校园生均占地、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指标达国家标准的学校比例达到92.9%,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增加到95.8%,在标准化学校就读的学生占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95%。中小学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教学设备等指标均达到了国家办学标准。2012年以来,共投入2844万元改造23所薄弱学校食堂,并率先在全市开展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推进工作,优化学校布局。从2012年到2015年,县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比重逐年提高,全县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稳定在4%以上。特别是,全县投入教育经费达3.5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7.53%。充足的资金保障,为晋宁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双河民族中学是一所山区学校,以前校舍破旧,条件差、基础薄弱。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2011年投资建起了现代化标准化学校,配备了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餐厅、标准化宿舍,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学校被命名为昆明市环境教育基地。

在晋宁的广大乡镇、农村,就数学校最漂亮、最气派。办学条件的全面提升,尤其是偏远山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大幅改善,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使广大中小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公平、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幸福地成长,让所有师生都能共享出彩的机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提升软实力

建一流教师队伍

百家齐争鸣,桃李竞先开。师资队伍是学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

为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精、教学水平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晋宁制订出台了《晋宁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晋宁县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等相关制度,进一步构建起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以培训再深造为抓手,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全面提升教师综合业务素质;以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为平台,开展校本教研,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培养基地为载体,着力培养名教师、名校长,促进更多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数据显示,从2013年以来,开展继续教育培训2958科次,“国培计划”培训468人,教育管理培训92人,骨干教师培训32名,“一村一大学生”培训121人,新教师培训98名;创建省级数学学科名师工作室1个,成立数学、语文、英语等5个名师工作室;培养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1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0人,骨干教师76人;县级学科带头人43人,骨干教师107人。

同时,晋宁县还成立了“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全县教职工按人事管理权属进入教育分中心,推行教职工聘用制改革,把教职工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通过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教职工的绩效工资收入分配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并向一线教师、山区教师倾斜;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促使薄弱学校师资不断优化,促进师资力量合理流动,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校长聘任制、书记“公推直选”,选优配强学校领导班子,一大批能力强、素质高、教职工公认的中青年教师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呈现勃勃生机。教师队伍的成长,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让晋宁的教育内涵焕发出新的活力……

昆阳第一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 长期以来,学校把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技能硬、意识好的教师队伍作为立校之本,建立完善了一整套有利于教师队伍成长的规章制度,通过签订师德承诺书,开展“修师德、铸师魂”演讲比赛等活动,树立师表形象;以教改为切入点,强化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以“课赛”活动为载体,打造名师名课,搭建教师快速成长平台,使他们成为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

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晋宁办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晋宁建设教育强县提供了必要元素。

体现均等化

教育资源普惠于民

教育均等化,就是要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近年来,晋宁县不断健全完善学生关爱机制,深化招生制度改革,适度控制学校规模,全县小学由115所优化为27所,入学率保持在99.85%以上;初中由12所优化为8所,毛入学率由108.87%提升到112.61%。在健全完善学生关爱机制上,实施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工程,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2015年,随迁子女在小学就读人数达6330人,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了与城镇学生同等优惠和普惠政策,保障了进城务工子女同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17年,县级财政投入107.68万元,对1346名不符合享受营养餐的城镇户口学生纳入营养改善计划,使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享受到了营养餐政策。

晋城第一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相对较多,针对这种情况,为丰富校园文化,该校在抓好教学管理的同时,组织开展了舞蹈、手工、绘画、雕刻、泥塑、书法、篮球、足球、跳绳等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还创办了《芳草园》《雏苗圃》校园刊物,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项项惠民工程、一件件便民举措,不仅让晋宁教育发展的根基越来越稳,也让学生和家长们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延伸新内涵

教育管理彰显新特色

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晋宁县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根本目标,结合全县教育发展现状,在教育管理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相继制订出台10余个教育教学管理文件,推进学校管理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根据教学发展需要,积极推进“课改工程”,不断推陈出新开展课题研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保障教师队伍教育思想的统一性、课堂教学的先进性、教学方式的新颖性。各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优质课为重点,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教育教学管理延伸出了新内涵,彰显出了新特色。

晋宁三中始终遵循“教学高质量、人才高素质、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思想,从大处着眼,向管理要质量、要凝聚力,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全体教职工拥有高尚的师德修养,较高的教学能力;从小处着手,要求教师标准达到什么要求,教学质量达到什么标准,德育达到什么高度,然后把这些要求和标准变成具体的措施,细化到每一步、每个过程,脚踏实地地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惠泽播春雨,桃李竞争妍。教育乃千秋大业,是晋宁赢得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光明之路。面对未来,晋宁教育人将以强烈的使命担当,百尺竿头,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征程中续写新的辉煌、谱写新的华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二】

作为政府向公民提供的一种公共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建立和完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并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以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平衡,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因此,它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我们在目前所强调的均衡发展更多的是指不断缩小区域内城乡间学校在办学经费、硬件设施、师资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异。

一、九年制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态势分析

(一)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表现

1.教育资源分配的非均衡。(1)结构失调。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低,义务教育经费在全国教育经费中的比重更低。国家曾明确规定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要达到4%,但至今都未能实现。而在这有限的教育经费中,农村义务教育费用是少之又少。(2)地域差异。区域间教育发展极不均衡,京津沪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接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在中西部欠发达省区,尤其是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普九”的任务还尚未完成。(3)城乡差距。中国广大农村的义务教育质量普遍低于城市,师资质量低、教育经费短缺、教育条件匮乏、教育管理水平不高、学生家庭贫困等等,诸多问题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良性发展。城乡间教育的非均衡在教育经费、教师水平、升学率和辍学率等方面都有集中的表现。(4)校际失衡。这一失衡结果是保证了少数学生的质量而丢掉了大多数学生的质量,是以极少数学校的高质量掩盖了大多数学校的低质量。

2.社会阶层间教育的非均衡。我国社会阶层分化、收入差距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导致不同阶层对教育资源选择的非均衡性,不同阶层群体在物质资本、文化资本和精神资本上存在的差异成为教育非均衡的重要根源。据估计,在重点中学中,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子女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不同阶层在学业成功上的差异同样巨大,在各级学校教育中学习失败、辍学留级、中途弃学的,主要是家境贫寒、社会地位较低的阶层的孩子。这种教育差异明显导致社会阶层差距拉大、社会流动趋于减缓。

(二)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消极影响

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机遇期和矛盾的发展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立和谐社会、维护教育公平的必然。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状况,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全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如不扭转这种状况,不仅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破坏了社会公正,是国民教育的失败,更易造成贫困阶层及弱势群体对现行社会制度的怀疑,有可能危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乎到社会稳定的大局。

二、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成因分析

(一)“制度约束”是导致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为缩小义务教育发展差距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但事实上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态势依然存在。透视影响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我们可以发现“制度约束”才是导致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政府为补偿社会弱势群体而采取的倾斜性政策的变革是在原有体制框架内进行的单项和表层改革,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当这种“边际改革”遭遇城乡分割、城乡分治等“制度约束”力量时,其所具有的均衡效应最终被消解,由此导致义务教育仍处于非均衡状态。导致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制度约束涉及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二)导致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制度约束

中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实状况,背后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影响因素众多,涉及面广。笔者以为,导致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制度约束至少涉及以下方面。

1.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城乡分治制度。由于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导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方面大量富余农村人口长期滞留于农村,紧紧依靠有限的土地生产来维系基本的温饱生活;另一方面,流入城市的农民因为没有城市户籍也无法获得与城市人同样的权利和福利。

2.经济非均衡发展中实行的分级办学制度。国家对沿海地区的扶持和发展使这部分地区获得了比西部和农村地区更优越的条件,教育也从中受益;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后,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尤其是县乡政府、乡镇财政由此成为“教育财政”。这种导向已经影响和正在影响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3.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不规范。我国当前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不规范,制约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如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结构不合理,因此转移支付的调节效果甚微。现行制度中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税收返还和专项转移支付是主要形式,保持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对消除地区间差异效果不大。

4.“城市中心”与“精英教育”的制度设置。在我国义务教育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和“精英教育”制度设置的存在。国家的义务教育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城市人的利益,如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全国统一大纲、教材和标准,城乡教师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待遇标准和师资配备标准。重点学校和示范学校强化了义务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同时为教育腐败提供了温床。

5.教育督导和绩效评估制度等亟需完善。近几年,我国教育督导评估主要停留在学校鉴定、分等级的问题上,这种分等级式的评估给家长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误导,使大家都纷纷涌向等级较高的学校。此类评估加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导致学校发展的两极分化,出现“马太效应”。教育绩效评估制度也出现偏差,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评估要求低于城市的做法同时也等于鼓励拉大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差距。

6.以文化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在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阶层,与贫困经济伴随的贫困文化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这种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是明显而巨大的。贫困文化不能形成教育发展所要求的人文环境,消极的思想和落后的观念使教育缺乏必需的动力,错位的价值取向严重制约着义务教育的普及。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存在歧视女性传统观念的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阻力更大。同时由于文化的发展涉及政治、民族、宗教、信仰、语言、历史、地理、风俗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且不平衡,义务教育受其影响和渗透也表现为非均衡发展态势。

三、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政府,政府要切实承担责任

1.加强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实现义务教育领域治理模式的转化。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措施是加强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从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实践来看,无论是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的国家,落实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发展的责任都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深入发展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合理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变政府在义务教育领域中的缺位和越位现象,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尤为重要。转变政府教育职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实现义务教育领域政府治理模式的变化(表1)。

2.各级政府强化理念,明确职责并切实承担责任。关于义务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各级政府均需强化,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必须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和共享机制,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上,要鼓励强弱联合,优化教育资源。同时改革招生办法,淡化升学竞争,在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坚持“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

同时明确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对各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资数额根据预算大致作出规定,以保证最低限度的教育费用,便于操作和衡量,落到实处。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对义务教育投入主体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采用多种形式。

(二)逐步淡化和消除制度壁垒.建立和完善相应促进机制

1.消除义务教育城乡二元分割制度,突出弱势补偿制度。化解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在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建构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消除义务教育城乡二元分割制度,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的社会转型。突出弱势补偿制度,以公共财政资源对社会低收入阶层、少数民族、妇女和儿童、残疾人、农村和边远地区人口接受义务教育进行补偿,实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制度。教育投入要坚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加大扶持力度。

2.实行教师交流制度,取消“重点学校”政策,推行学校标准化制度。实行优质教师交流制度,通过派遣优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和选调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或采取优秀的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薄弱学校示教、挂职等方式,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学校标准化制度的建设。取消重点学校政策,实行学校标准化制度。通过对公办学校的校舍、教师及生均经费、实验室仪器配备、图书馆藏书等制定统一的配备标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同时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

3.构建科学的义务教育督导评估体制,为学校规范发展提供保障。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逐步淡化和取消等级学校;充分运用评估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督导要坚持标准化,保证薄弱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数量与质量以及薄弱学校的改进,从而真正促进弱势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4.完善投资保障机制,建立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政府投资义务教育的力度并保障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革的方向。要有效地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与结构失衡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建立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5.统筹建立信息化教学网络,创新教育手段,实施现代远程教育。要进行教育手段的创新,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更好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在农村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农村教育的战略举措,可以由县市政府统筹建立信息化教学网络,并对各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相对均衡配置。利用现代教育网络建设庞大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库,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教育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

(三)新的《义务教育法》作为制度保障。应进一步关注其执行

1.新的《义务教育法》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切实制度保障。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义务教育法》,其核心和灵魂就是推进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它不仅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原则,而且制定了一系列确保义务教育充分发展的政策措施,其颁布和实施的任务就是要切实改变当前义务教育领域非均衡发展态势。

2.应进一步关注新的《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是否落到实处。要保证新的《义务教育法》的执行达到预期目标,公民个人或社会团体应介入义务教育领域,充分发挥积极性,改进义务教育公平状况。这种介入不仅仅是资金上的介入,更重要的是权利的介入。在义务教育政策的重大决策和执行上,必须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增加透明度,建立民间监督机构,加强对执行的监督和评估,以充分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

当然,正式制度的建构并不能保证义务教育就一定能向着均衡发展迈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有赖于非正式制度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需要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更需要制度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