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党96周年主题党课讲稿材料

思而思学网

【纪念建党96周年主题党课讲稿材料】

毛泽东的独创:“兵民是胜利之本”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火,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1938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年7月,就是中国人民全面抗战一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7周年。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为全国人民指明抗战的前景,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的历史责任。

进入1938年,毛泽东一直在思考这件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事:怎样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毛泽东的结论是:“兵民是胜利之本。”

一场跨越历史长空的讲演,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

在毛泽东看来,抗战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在这个关键时刻,有必要向全党和全国人民阐明抗战的前途和道路。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了《论持久战》的讲演。

毛泽东在讲演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

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也能够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持久战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3个阶段。他强调持久战的基础是广大民众。

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找到关键环节,毛泽东明确指出: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四亿五千万的中国人占了全人类的四分之一,如果能够一齐努力,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创造了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对于争取全世界永久和平的贡献,无疑地是非常伟大的。”

毛泽东点明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和民众的力量。

《论持久战》犹如一轮朝阳,拨开了人们心头上的迷雾,指明了战争的前途,大大坚定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在讲演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这一著名论断。毛泽东说:

“兵民是胜利之本。”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论断,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内容。把人民群众看成和军队一样,都是战争的主体,这是毛泽东的独创。

《论持久战》的讲演,很快以著作形式传遍全国,不仅对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国民党将领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程思远在《我的回忆》中曾经这样说道:

“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了周公的同意,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论持久战》还被翻译成英文向海外发行。毛泽东很重视这件事,为英文本写了序言。他说:

“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指明其不正确了。”

“希望此书能在英语各国间唤起若干的同情,为了中国的利益,也为了世界的利益。”

一篇《论持久战》,从讲演到传播,都体现了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也展现了毛泽东的世界眼光。

打败日本侵略者,必须实行全国军民总动员

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反对并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全国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主张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引领全民族抗战的指南。

中国共产党主导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出通电,再次呼吁:“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和共产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武装开赴抗日战场,一方面同国民党军队并肩作战,始终注意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的、战役的乃至战斗的协同与配合;另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向敌后挺进,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于是,抗日战争形成两个战场,即国民党军队抗击日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战场。

毛泽东十分重视抗日战争中的政治动员工作。动员什么?核心还是“动员全中国人民”。他说:

“抗日战争是要赶走帝国主义,变旧中国为新中国,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才能达到目的。”

“这个政治上动员军民的问题,实在太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不惜反反复复地说到这一点,实在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胜利。”

毛泽东阐述了动员全体兵民的根本要领。他说:

“什么是政治动员呢?首先是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必须使每个士兵每个人民都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必须把这个目的告诉一切军民人等,方能造成抗日的热潮,使几万万人齐心一致,贡献一切给战争。其次,单单说明目的还不够,还要说明达到此目的的步骤和政策,就是说,要有一个政治纲领。”

“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政治纲领,是不能动员全军全民抗日到底的。”

怎样去动员?毛泽东说道:

“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

“其次,不是一次动员就够了,抗日战争的政治动员是经常的。不是将政治纲领背诵给老百姓听,这样的背诵是没有人听的;要联系战争发展的情况,联系士兵和老百姓的生活,把战争的政治动员,变成经常的运动。这是一件绝大的事,战争首先要靠它取得胜利。”

实践证明,毛泽东抗战时期的政治动员思想是十分正确的,把握了抗日战争发展进程中的基本规律,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向着有利于中国人民的方向发展,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在全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国共两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合作抗日的旗帜下,协同作战,对日军进行了比较有效的抗击,使日军实力受到比较大的消耗。

1937年9月下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利用有利地形,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平型关战斗,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的威望。

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中国军队运用阵地战同运动战相结合的战法,在台儿庄地区对孤军深入的日军第十师团濑谷支队和前来增援的第五师团坂本支队,进行英勇顽强的阻击和外线迂回包围。经过数日激战,最终打败进攻之敌,歼灭日军1万余人。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以及山东、河北人民抗日游击队和工人武装,进行破袭战,炸毁桥梁,拆除路轨,阻滞日军的运输,有力地支援了台儿庄作战。

由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团结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国民政府及其军队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抵抗政策,先后组织了南口、张家口、淞沪、忻口、太原、南京、武汉等大规模的战役和会战。这些正面战场的抵抗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军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对抗战持久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国民政府的积极行动,“比较顺利地形成了全国军民抗日战争的高潮,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

1938年,毛泽东说“兵民是胜利之本”,也是对中国全面抗战10个月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又是指导中国全面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指南。

蒋介石在抗战中的心态和政略简言之就是“一箭三雕”之计:打败日本侵略者;在抗战中削弱以至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革命武装;削弱或消灭各地各派名服中央而实独立、半独立的军阀,最终完成他心目中的建国计划。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国民党方面实行片面的抗战路线,不敢真正发动全国民众实行全民族的抗战。

对此,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而不带群众性,是决然不能胜利的。因为抗战还只是政府和军队的抗战,不是人民的抗战。几个月来许多土地的丧失,许多军队的失利,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所以,现在的抗战虽然是革命的,但是它的革命性不完全,就是因为还不是群众战。”

正是因为依靠人民、动员人民,在极其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斗争中,敌后军民创造了很多有效的歼敌方法,如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武装工作队等,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敌后军民的反“扫荡”斗争,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成为坚持中国长期抗战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很大支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决心实践所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站在抗日的最前线,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这种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中华民族是站起来了!”“全中国人手执武器走上了民族自卫战争的战场。”当时,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这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誓言。这副对联既反映了全国老百姓都觉醒了,也说明了我们党动员人民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