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的工作心得体会【汇总】

思而思学网 2023-12-05 07:00:05

加强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以下请看思而学教育网网为大家整理的工作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加强作风建设的工作心得体会1: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干部队伍。”十八大以来通过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展现出了新时期一名党员干部的新面貌,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严峻的问题,有些党员干部玩“套路”假作为的现象引人关注。

所谓的“假作为”,有的是表面卖力,实则是装摸作样;有的口号喊得很响亮,行动起来却像蜗牛爬行;有的干事就像“玩太极”,能推则推,不能推则拖;有的则是“应付”为本,不动真格。说他们什么事也没有做,他们觉得很冤枉;要说他们都干了什么,那也是瞎扯。“假作为”,凸显一些干部的“钻研”之道、应付之功,其实这些行为严重浇凉了干事者的热情,破坏了干事创业的氛围。因此,杜绝“假作为”,确实履行职责,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必须成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教育,提高自身履职能力。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契机,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持自学、集中学习相结合促进思想解放、更新理念,提高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动摇,才能真正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加强作风建设,提升自身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嘴上说说,更不是耳边听听,是要付诸于行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去体现,不能让其成为一种口号,要做到知行合一,学与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落实群众工作,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才能真正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去服务,我们工作的过程中要保持热情的工作态度、要有耐心,站在群众的角度上去想问题、去解决问题,确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之所需。

杜绝“假作为”现象要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纪律作风。“假作为”的现象严重浇凉了干事者的热情,破坏了干事创业的氛围,要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从而规范干部工作行为。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把全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层层分解任务指标,使人人肩上有担子、心中有责任、工作有动力,充分调动党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作风建设的工作心得体会2:

在开展教育系统“作风建设深化提质年”活动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我校全体师生员工统一认识,积极参与活动。特别是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以工作方式的转变带动工作作风的转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转变“校长拍板”为“大家拍板”。

为了充分发扬民主,学校的大事小情及时在“四公开一民主”公示栏中公示。凡是遇到重大决策,采取全员参与举措,向全体职工征求意见之后,领导班子结合大家意见集体讨论填写专门的《重大事项研究记录》表格,所有与会者畅所欲言,并签字确认。如校园绿化,就是面向全体师生征求意见,填写建议书,然后汇总确定苗木。校园内事关全体师生的大事,全员参与进来,让师生们感受到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转变“教干值班”为“大家值班”。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完全靠值班教干来发现全体师生中的先进典型或监督相关工作完成难免会有不全面的地方。为了克服这个弊端,学校设立了校园观察员,每周由一位教干或教师担任。作为校园观察员必须完成“123”任务,即:发现一个教师(或年级组、备课组)先进典型、寻找两个学生(或班级、社团)的优秀表现、给学校每周工作提出三个建议。自从有了校园观察员,及时把握了校园动态,每周的周前会都有老师或学生成为先进典型,同时学校工作也有了建议,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工作效率。同时学校还要求所有的教师使用好自己的手机,开展“校园即时拍”活动,把自己看到的感动瞬间、管理疏漏以及安全隐患随手拍下来,发到学校的QQ群和微信圈,专职负责的教干即时整理,立即整改。

三是转变“会议说教”为“自我教育”。

周前会和政治学习会上教干的学习,在老师感觉上有点空洞,学习教育效果不是很好。为了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校充分发挥校园网站和电子大屏的功能,校长室每周一都会将一段简洁明了且又有哲理的话语放在校园网站和电子屏幕上,如“人生的道路上,常常会站在岔道口上徘徊,只要走错一步,就可能影响一生的前程。在没人知道自己付出的时侯,不要表白;在没人懂得自己价值的时侯,不要炫耀;在没人欣赏自己才能的时候,不要气馁;在没人理解自己志趣的时侯,不要困惑。”、“做人低调一点,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做事高调一点,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一己是人,众人是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奋斗,天道酬勤。”、“抬头看天是一种方向,低头看路是一种清醒;逆境时候抬头是一种韧劲,顺境时低头是一种冷静;失意时抬头是一种自信,得意时低头是一种宽容。”话语虽短,但是寓意深刻。学校要求老师每天浏览一次校园网站、驻足电子屏前一分钟,全校师生在每天的耳濡目染的自我教育中,接受正能量的熏陶,从而弘扬校园正气,转变工作作风。

加强作风建设的工作心得体会3:

向危房改造村民收取“跑腿费”,骗取扶贫羊,虚报套取、骗取扶贫资金,违规发包、获取扶贫工程项目,挪用扶贫工作经费,侵占移民资金等问题,是3月29日中央纪委公开曝光的八起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但是个别党员干部谋取私利,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和部分基层干部办事不公、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损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认同。

"微腐败"是一种公权乱用的行为,乱用公权的行为很小,如接待群众态度冷漠、在下乡时接受一点土特产、一盒香烟等,小到人们容易忽视它的存在;乱用公权行为比较普遍,如接受私人宴请在为其办事时打"擦边球",或在帮人办事时接受不贵重物品,群众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社会公众对其态度暧昧……但是听之任之,“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微腐败”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群众对党的信任。因此,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杜绝“微腐败”。

首先要全面从严治党,防微杜渐,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坚持“一岗双责”,高度重视发生在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胆敢向扶贫款物伸手、在群众口中夺食的问题绝不姑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群众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警示教育,以案说法、以案说纪,抓住“四风”问题,加强作风建设。

其次要加强职能部门建设,配强配齐纪委班子人员。紧紧围绕党政中心、重点工作,坚持巡查、督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一是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危房改造、农村低保、扶贫建档立卡、易地搬迁等扶贫项目进行走访排查。二是对辖区内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资金等进行严格监管,坚决惩治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切实维护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确保国家的惠民政策和资金真正惠民。三是紧盯“微权力”、整治“微腐败”,让群众以小见大,赢得群众信任,有效化解矛盾,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以“精准”监督促“精准”扶贫。

再次选准用好扶贫干部。打赢扶贫攻坚战,干部是关键。干部有担当、有干劲,才能当好贫困群众脱贫的“催化剂”“助推器”,也才能“撬动”贫困。让有责任、有担当、有干劲、有能力的干部去驻村帮扶,真正扑下身子,深入田埂地头,察实情访民意,切实做到对群众致贫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对制定的政策措施心中有底。严格执行干部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宣传教育,筑牢干部队伍的思想防线;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

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发生在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治理群众身边腐败的屡屡强调,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确保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坚持原则,严以律己,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杜绝“微腐败”,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决战脱贫攻坚。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