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不愿、敢不敢担当,既是工作能力问题,更是政治素质、胸怀修为问题。好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敢于担当。以此标准来衡量,当前确有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欠缺、胸怀修为不够。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敢担当有作为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一:关于敢担当有作为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对党的事业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是高尚的为政之德、重要的党性修养。实现强军目标,迫切需要一批坚持原则不退缩、敢作敢为不推诿、尽心竭力不懈怠的担当者。
然而,由于敢担当有作为的人往往冲在最前面,干在最前头,唱的是“黑脸”,抓的是“难事”,盯的是“死角”,遇到阻力甚至招来埋怨,在所难免。面对难题、挫折,既需要个人增强韧性、保持定力,更需要党组织旗帜鲜明地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褒奖担当者。只有让敢担当有作为成为一种风尚,才能更好地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的责任担当意识,最大限度激发大家干事创业、有所作为的信心和决心。
刘伯承元帅曾经说过,“在战场上可以发现大批的有勇有谋的干部。提拔这些群众领袖、战斗英雄,是我们的责任”。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是重要的风向标和指挥棒。营造敢担当有作为的政治生态,就要注重在军事斗争准备的火热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让敢担当有作为的人有机会、能担当能作为的人有舞台、善担当善作为的人有位子、不担当不作为的人没市场,大力选拔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教育和调整“为官不为”者,做到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努力以正确的用人导向鼓励和支持担当有为。
宽容错误和失败,对营造敢担当有作为的政治生态必不可少。担当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面临着很多风险。如果一出现错误和失败就横加指责、全盘否定、全力封杀,那就是变相阻碍担当有为、否定担当有为。一个鼓励敢担当有作为的政治生态,应当是宁可允许担当有失误,也不允许消极无担当。即便工作中出现失误,领导者也应该给予客观评价和真诚关心,主动为敢担当有作为者遮风挡雨,鼓励他们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以利再战。
好制度能管根本管长远。营造敢担当有作为的政治生态,必须从制度机制上给敢担当有作为者以支持。要通过制度安排、法治手段让敢担当有作为者满腔热忱有回报、轻装上阵有保障、后顾之忧抛脑后,使“不作为者”难过“上岗关”、庸官懒官难过“考核关”、只当太平官者难过“群众关”。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能力也有锋芒,抓落实有成效,也可能得罪人丢选票。领导者要看其主流、重其实绩、凭其公论,通过探索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和选拔机制,把敢担责、会担责、能担责的干部任用好、保护好。
篇二:关于敢担当有作为心得体会
时下,在中央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为官不为的干部大有人在,他们信奉所谓的“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人生信条,高喊“我不贪不占,也不想提拔升官,得过且过,便无所畏”。在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不能积极主动作为,严重背离共产党员应有的党性原则和理想信念,这些慵懒散漫型的干部需要引起重视和警惕。
说:“看一个领导干部,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干部的担当,就是在大事难事面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名利地位面前不计得失、顾全大局。那么广大干部究竟该如何去担当作为了?
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敢担当有作为的意识。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从政要履责担当、有所作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讲的都是为官干事要敢担当、尽好责、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敢担当、有作为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尺。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历史任务,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解忧的担当精神,切实履行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职责。
从行动上牢牢把握求真务实这个关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功的机会总是留给那些脚踏实地的务实者。有了务实的坚强态度和坚定意识,遇到困难和问题,才能迎难而上、迎刃而解;才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谋实事,出实招,把工作落到实处。“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意思就是优秀的人不慕浮华,不徒有其表;有修养的人注重实际,注重实干。因此,面对条件艰苦、矛盾集中的环境,领导干部要不讲困难、不讲代价、不讲条件,只讲马上办、现在就办、一定办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弘扬“实干”精神,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努力做到问政于基层,问需于基层,问计于基层,又解困于基层,帮扶于基层,建功于基层,努力打开工作新局面。
从方法上要紧紧应用智慧的钥匙。党员干部就是为破解难题、化解急难险重任务而存在的,在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除了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外,更要用智慧去化解问题。*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有办法。既要有担当的勇气,也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智慧。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化解好前进中的风险、矛盾和问题。
“为官避事平生耻”。敢担当,方能有作为。只有树立起敢担当的意识,才能时刻冲锋在前,干事在先;只有求真务实的态度,才能不畏艰险,躬身亲为;只有学会了智慧的法宝,才能对工作既举重若轻,抓好关键,才能消除“孙连成”式的干部,才能在在干部队伍中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篇三:关于敢担当有作为心得体会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提出军队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其中重要一条是善谋打仗。争做新时期的军队好干部,必须在善谋打仗上敢担当有作为。
我们这支军队之所以愈挫愈奋、愈战愈勇,万水千山等闲渡,横扫千军如卷席,一个“制胜密码”,就是各级干部敢打敢拼、能打能拼,绝少有泥捏的、纸糊的。有打仗型的干部,才能带出能打仗、打胜仗的战士,带出响当当、过得硬的部队。相反,如果各级干部不思主业、不谋胜算、不干正事,“重显绩、轻潜绩”,战士又怎能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战斗力建设上?
不论形势如何变、任务如何变,带兵始终是各级干部的第一职责,打仗始终是各级干部的第一要务。古人云: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战争年代,粟裕走到哪里都带着作战地图;和平年代,杨业功临终前还喊着“齐步走,一二一”。他们自始至终保持着军人的职业精神和军人风骨,不仅展现着人民军队的光荣传承,更昭示着人民军队的光明未来。
罗荣桓元帅说:“模范,模范,模就是样子,范就是标准。”站排头、打头阵,说来容易、做到难。过去,“手枪一举、手臂一挥”,部队呼啦啦就上去了。现在,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指挥不是几杆枪、几门炮那么简单了,新装备种类繁多、换代频繁,军兵种联合成为常态,不具备过硬的信息素养、科技素质,不深谙明天战争的制胜机理,不经历联合作战的实际锤炼,干部带头就是一句空话。
以上率下,其力无穷。无声的行动比严厉的命令更有效。面对日益繁重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面对部队落实战斗力标准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各级干部如何做到驾轻就熟、举重若轻?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带头”二字最重要、最给力。各级干部带头聚焦哪里、指向哪里,部队就会在哪里用力、在哪里出彩;领导干部带头立起战斗力标准硬杠杠、拿起战斗力标准指挥棒,官兵就会把谋打赢、练打赢放在心上,部队就会把能打仗、打胜仗举过头顶。
如今,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已经历史性地传到了我们手里,强军兴军的重担已经历史性地压在了我们肩上。作为强军兴军的“领头雁”,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时不我待的忧患,有箭在弦上的紧迫,有踏石留印的作风,有敢于亮剑的勇毅,有横刀立马的本领,有舍我其谁的担当,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部队,形成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的鲜明导向,形成按照战斗力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