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读后感

思而思学网
篇一:冬阳童年骆驼队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中的几个故事,分别是“冬阳·童年·骆驼队”、“惠安馆”、“我们看海去”等。

我对 “冬阳·童年·骆驼队” 这个故事感受最深,它讲的是:英子和她的父母从台湾迁居到北京,冬季的一天,骆驼队来了,是卖煤的,父亲和卖煤的谈价钱,骆驼在吃草料,英子第一次见到骆驼不由得看呆了,她也跟骆驼一样,上下牙齿左右不停的磨,我读到这,觉得英子很“傻”,她怎么能跟骆驼学吃东西呢?书中又写到,冬天过去了,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英子想人都那么热,骆驼怎么过夏天呢?她就想用剪刀给骆驼把毛剪一剪,好让它们凉凉快快的过夏天。读到这,我又觉得英子很“天真” ,既然夏天热,骆驼可以把毛剪下来,那么,人热,是不是也可以把“皮衣脱下来”呢?

读完“冬阳·童年·骆驼队”之后我也想起自己小时候像英子一样做过的一些 “傻”事,真好笑也真好玩。就像作者书中写到的,“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 他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就是《城南旧事》要给我们说的故事,这也是我喜欢读《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原因。我还要继续读《城南旧事》,让每一个故事都留在我的心中!

篇二:冬阳童年骆驼队读后感

今天,我学习了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林海音童年时做的一件又一件傻事:

学骆驼咀嚼,体现了她爱模仿的天性;认为给骆驼系铃是为了增加路途的情趣,写出了她的天真;想替骆驼

拔毛剪整齐,写出了她的幼稚;问妈妈骆驼夏天去哪里了,写出了她的好奇。

读完林海音天真有趣的童年事后,我想起了我自己曾做的一件事。

在我的奶奶家养着一只可爱的小猫。那天,正值酷暑,人们都热得躲在家里的电风扇旁吹风,连小猫都懒洋洋地躲在家里不肯动弹。我想:天气已经够热了,小猫身上又有毛遮着,肯定更热。于是,我就想给小猫剃毛。中午,大人们都在看电视,我拿出爸爸的的剃胡刀,准备给小猫刮毛。

我拿稳剃胡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小猫。小猫飞身闪过这一击,我稳了稳身子,继续穷追不舍,小猫也一一飞身闪过,我气急败坏,放下剃胡刀。操起大棒----塑料玩具金箍棒。向小猫疯狂杀去,小猫真是太机灵了,一见情况不对,立刻飞身上房。我想:“大人们常说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就是这个意思吧!”这时大人们才发现了我这边的情况,问我有何事。我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他们竟哈哈大笑,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就是我童年的一件趣事!

篇三:冬阳童年骆驼队读后感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童年更只有一次,童年难寻啊!以前,我的感受并不深刻,可自从学了《冬阳·童年·骆驼队》让我更加深切的体会到童年的宝贵。

其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9 年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不甘在日本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她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在北京度过的二十五年时间,被林海音称作“金色时代”,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所以作品中具有浓厚的老北京风味。林海音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后来拍成电影,还改编成儿童绘本。

此文是《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用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其中景和情既十分清晰,有那么朦胧,宛如一个批着轻纱的少女。

作者十分喜爱骆驼。现在我们非常不容易看到骆驼了,可在旧北京却常有冬天卖煤的骆驼队。因此,趁大人们在买煤的时候,“我”就有机会细细地观察这样一种大个动物:看它们的脸、牙、咀嚼的动作、大鼻孔和胡须。而且由于看得太过专著入神,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了。时间一长,便不知不觉喜欢上它们了,虽然觉得长得丑,却丝毫没有厌恶感,儿时的童真跃然纸上。

第十一自然段中,作者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这句话显然问得没头没脑,(www.gxscse.com)才引出妈妈后来问:“谁?”其实正是这看似没头没脑的话将小小的“我”对骆驼队的思念展露无遗,正是因为思念骆驼,满脑子都是骆驼的事,所以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心中想的问题提了出来。

由文中第十五段第一句话可清晰地传达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依依不舍。我们仿佛能听见她轻轻地叹息、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感叹不已,童年的幼稚不再、童年的故事不在、童年的生活不再 ……

真真童年的那段日子显然永远留在她的记忆中,让她回味不已,怀念不已,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乐。就在这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得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 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我真想再见见作者一面。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