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基础建设管理中心官网登录入口:www.jjglzx.com

思而思学网 2023-12-06 23:13:20

上海市教育基础建设管理中心:www.jjglzx.com

单位地址:上海市黄浦区瞿溪路350号15楼

联系电话:021-53071235

传真号码:021-53071325

邮 编:200011

电子邮箱:jjglzx350@yahoo.com.cn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和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2014-2020年)》和《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全面推进上海教育信息化工作,支撑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特制定本规划。

“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围绕为每一个受教育者营造“老师总在我身边”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愿景,上海市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全面提升

上海教育城域网在原有基础上扩展教育专用光缆2100多公里,建设37个主干节点,覆盖全市所有区县、90%以上的高校、中职学校和大部分教育直属单位,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核心主干带宽提升至100Gbps,与CERNET互联出口达20Gbps,与运营商互联带宽超过5Gbps。上海教育数据中心(IDC)完成基本建设,并全面投入使用,有力支撑了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学校安全管理中心以及教育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省级云平台等一大批教育核心业务系统的运行。建成了上海教育统一音视频通信平台,面向全市教育单位提供视频会议、远程培训等服务。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形成了“网络可访问、资源可获取、师生可交流”的信息化环境。高校校园网网络主干带宽普遍升级到千兆甚至万兆,无线覆盖范围扩大,出口流量逐年增长。各区“校校通网”全面覆盖本地区所有教育单位,并万兆接入上海教育城域网。包括农村学校在内的中职学校、中小学及幼儿园普遍实现宽带接入,拥有计算机专用教室,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备进一步规范化和普及化,部分学校实现了无线覆盖。

(二)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各具特色

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以上海学习网建设为基础,建设各级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优质教育资源目录和交换中心,有效融合各级各类学习平台和服务,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积累、融合、共享和服务,探索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推动各类资源共享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基本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质量优良、使用便捷和共建共享的上海教育资源综合体系。利用市级基础教育资源库,全市各区县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教育资源中心,各学校建立了校本教学资源库,基本实现了教学资源“班班通”。上海教育资源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并正升级成为上海教育资源中心。

(三)教育教学手段和模式改革全面试点

建设适应需求的教育共享应用和云服务体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启动“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材实验项目”,初步完成了数字教材建设管理相关机制课题的研究和实践,组织虹口、普陀等区域开展数字教材建设与教学应用实验。建设高中名校慕课平台,汇聚优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资源,丰富中学生学习经历。完善专题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为中小学生网络学习提供全新体验。各区县和学校积极探索创造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示范性应用。上海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完成主要功能设计和开发,面向所有市民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提供专用教育搜索引擎、各类学习工具和终身个性化学习服务。

(四)信息化管理和决策系统逐步完善

以信息化手段整合管理业务,推进流程再造,实现管理创新。建设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下的一站式招生信息化服务,推进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规范管理。根据高考改革要求,建设普通高中和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汇聚学生成长数据,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和个性发展。建设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为残障儿童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康复服务。完善学前教育信息平台,形成学前教育信息化应用集群。完善基础教育学生学籍信息系统,实现全国联网,构筑上海基础教育底层数据,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建设民办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和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系统,规范全市民办学校办学管理,并服务于社会公众查询。

(五)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再上台阶

教育信息化理念与素养不断提升。以发展信息化技能、提高信息化学习能力为目标,全面深入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推进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水平和有效学习能力。针对性培训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教思而学到95%以上,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学生达到90%。建成上海教师教学应用能力学习平台,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课程体系。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通过“晒课”“评课”等形式持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