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机制。推进“县管校聘”,破除编制配置和管理体制障碍,去年全市城乡学校常态化交流校长、教师2000余人。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近年来选派160余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80支“名师支教队”定期到农村边远、薄弱学校送教。建立落实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120所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出台专项措施,积极引导公办教师到民办学校支教。
激励机制。持续加大县域内教师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及绩效工资分配在总体平衡前提下向乡村教师倾斜的力度,落实乡村教师职称评定不做外语成绩、论文发表等刚性要求,鼓励城镇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加快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着力改善乡村学校食宿条件,累计建成和在建的周转宿舍可入住45%的农村教师。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全市1.8余名农村教师全部享受每月不低于500元的生活补贴。
培训机制。每年市级财政预算经费200万元,专项用于实施三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十二五”期间,通过国培、省培及远程非学历培训等方式,完成教师培训24万人次。大力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组建名师工作室(坊),抓好骨干教师培养,不断完善“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梯队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