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论文(三篇)

思而思学 2023-11-08 07:45:21

【一】
 一、前言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材性、材质、墙基层、环境、工艺、质量管理、设计、应用、施工等多个环节,经过多年的进步与发展,业界仍普遍关心建筑保温节能工程的质量问题,大量的已经做上墙的保温节能工程,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销售和工程承包价格走低的市场背景下,我们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合理选材、用材,改进工艺,规范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对保温层进行有效界面处理(每平米仅需0.8-1.0元),是一种很科学实用的方法,可大幅度地节约资源,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二、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主要问题 
 1.保温系统质量问题的责任区分

(1)保温隔热性能

保温隔热效率取决于保温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保温层的厚度,如果达不50%或165%,主要是保温材料上的问题。
(2)空鼓、脱落、粘结不良或不能长久稳固,主要是砂浆中的有机材料老化,砂浆性能不能正常发挥保温层的界面处理不当,施工未按规程去做等问题。

(3)裂纹、裂缝

砂浆中原材料使用不当,配方不合理,保水调湿性能力弱,砂浆抗干缩性差的问题。

2.保温系统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问题

建筑外墙保温层的稳定要有一个过程,笔者认为,其初期稳定性,至少需要一个自然的冷热气候循环(一年),冬天冷冻、夏天曝晒,风霜雨雪,这是保温层不断适应环境气候变化,经受环境气候无情的考验,经过一个自然的冷热气候自然地循环后,保温系统仍会有一些变化。

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各种材料本身的材性和使用寿命周期和施工工艺,外墙外保温系统是在外墙表面,保温层上面是薄抹灰,环境气候复杂多变,温差可达近100℃,强烈的紫外线、太阳辐射、酸雨浸第一文库网蚀、强风、地震、以及建筑结构发生变化、地基下沉等,都将影响和损害保温层的使用寿命。

三、界面处理与粘结的重要性

无论是发泡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喷涂聚氨酯(SPU),还是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无机复合类保温浆料,都应特别注意界面粘结问题,对大量的工程情况现场分析,出现保温层空鼓、脱落等粘结不良的问题,都发生在保温层的正反面的界面上。

几年前,在我县的聚苯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技术,当时聚合物干混砂浆市价最高卖到三、四千元一吨,砂浆中使用进口的可再分散乳胶粉30-40公斤、HPMC5-7公斤等,直接粘贴EPS或XPS,短时间内拉拨强度都很好,但时间一长,发现并不可靠,于是便 有了后来的先粘后钉。

四、界面处理技术与方法

1.挤塑板的界面处理

(1)挤塑板的界面处理方法:可用滚压的办法,在挤塑板正反两面的表面上,压出规则的小孔,孔径5MM-10MM的方孔、长方孔、六角孔或多棱形孔,孔的深度为3-5MM,间距与行距可在10MM左右。

主要作用:

加大粘结面积,提高粘结强度,增加附着力和保温层的承重能力。

(2)也可用界面砂浆处理:选用优质乳液,按乳液:水=25:75的比例稀释后,加入适量粘结砂浆调和,用滚涂的办法均匀地涂刷在挤塑板的表面上。

2.聚苯板的界面处理

(1)界面砂浆的制法:水100公斤;改性苯丙乳液(耐碱)25公斤;加入粘结砂浆(适量) 
 (2)界面砂浆使用方法:将水与苯丙乳液稀释均匀,加入适量粘结砂浆,混合均匀成稀稠状,用滚刷均匀地滚涂于聚苯板表面上,待界面砂浆干至不沾手时,可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操作。

(3)界面砂浆的作用:

可以加固聚苯板表面并封闭表面微孔,延缓聚苯板降解速度,提高保温效率;有效防止水分渗入,可提高保温层的防水能力,增强保温效果; 提高聚苯板的粘结强度,并有利于抹面砂浆的粘附,防止抹面砂浆空鼓、龟裂、脱落。3.胶粉聚苯颗粒的界面处理

(1)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专用砂浆界面参考配方多聚胶粉(临沂环益美高分子聚合物研究所生产)7.5-12.5公斤,32.5R或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500公斤,石英砂或水洗河砂(40目-70目)500公斤

(2)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专用界面砂浆的作用

可以确保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的附着力,防止空鼓和产生裂缝。

(3)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界面处理与专用界面砂浆的使用方法先将干燥的墙基面喷水润湿,以减弱其吸水能力,随后抹上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专用界面砂浆,厚度约1MM左右,在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专用界面砂浆尚有良好粘性时,抹上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每次厚度不宜超过2CM),第一道保温砂浆稳定后,抹第二道保温砂浆,第二道保温砂浆稳定后,在抹抗裂砂浆之前应喷水润湿保温层,再抹抗裂砂浆,保温层干燥、抗裂砂浆强度稳定后,可刮外墙抗裂腻子、刷外墙涂料。

五、建筑外保温的发展趋势

建筑保温节能系统的应用和节能技术的推广,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应用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权衡利弊,需要对现有的一些系统进行诗估、充实和完善。目前,在上海及我省南方等城市,在墙体自保温、温材料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节能措施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未来建筑节能技术及系统,将会遵循自然客观规律,更多地体现保温建筑、人、健康、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在保温材料方面,将会饺用性价比较好、更环保、更安全可靠的复合型保温材料,工上将更加严格,更注重实效!

六、综述

建筑保温系统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守旧,要努力提高材料与工艺技术水平,将保温层的界面处理技术,作为建筑保温工程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的重点,解决多年来一直困扰建筑保温行业的技术难题,这是应该共同关注,更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

【二】

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是工程师制度的核心.在工业化国家,政府干预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在国际化背景下,正在试点中的中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如何借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如何设计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框架,这两个问题是中国工程相关团体应该积极回应的.本研究综合应用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历史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层次分析法和访谈法,对国内外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本研究的基本发现和结论是:

1、本研究分析指出: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就是工程师市场准入规制,二者是一回事,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公众利益的角度说是工程师市场准入规制,从工程师的培养过程的角度说是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首次提供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与工程师市场准入规制二者合一的规制.

2、本研究分析发现已有工业化国家的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的4个关键点:工程师法是推动工程师质量规制的根本动力,鉴定是国际化背景中工程师质量规制的基础,全国顶级工程师协会是工程师质量规制的核心,工程师两个不同侧重点的形成(专业工程师和技术工程师)是质量规制应关注的焦点.

3、根据国家是否参与工程师专业形成的规制、规制的严格程度和规制的制度与组织安排三个综合分类标准,以17个工业化国家为样本,本研究首次揭示四种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综合模式:自由模式、单元适度规制模式、单元严格规制模式和多元适度规制模式.

4、综合理论分析、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分析和专家访谈,本研究首次设计出中国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的未来理想模型是鉴定、认证和注册三位一体的单元适度规制模型??简称三位一体的ACR模型,并设计出这一模型的分步实施路径和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个理想模式的近期关键举措为:1.成立中国工程师协会联合会作为单元组织逐步推动工程师制度改革.2.颁布中国工程师法.长远关键举措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工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广义工程社会的联合推动.

这一未来理想模型在分步实施过程中,可以逐步解决中国现行工程师质量规制政策存在的三大问题:法律法规等相关制度缺位,组织体系混乱,工程教育鉴定试点、工程师从业资格和工程师执业资格相互之间互相脱节.

5、本研究还分析指出中国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政策的要点为:1)应充分考虑国际化因素.2)成立中国工程师协会联合会作组织,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授权和监督下逐步推动工程师制度改革,作为推动工程师制度改革的核心组织,该机构的性质应由“ -半 -民间”逐步演变.3)应尽快研究和颁布中国工程9币法.4)中国工程师应实行分级质量规制,工程教育鉴定和工程师个人资格认证都应有对应于专业工程师与技术工程师的不同规制标准.5)作为发展中国家,工程师从业资格的管理即认证的管理应成为我国工程师制度改革的重点,正在进行的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制度改革,目前的重点应放在执照规制的合理范围的研究与划定上,不宜盲目扩大执照规制的范围,以实现保护公共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三】

在知识经济加速、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知识与掌握知识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最为关键的资源.在教育与职业互动增强的当今社会,国际范围内的教育质量保证以及学术/职业资历互认运动,促成了目前全球各类“资历框架”(qualification framework)的产生.在工程教育界,质量保证和工程师国际流动也进一步成为热门的主题.围绕如何构建适当的资历框架以保证工程教育质量和促进工程人才流动,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的研究问题聚焦于:1)分析资历框架的系统构成,2)分析现有资历框架的发展模式,3)技术图径分析我国工程师资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我国工程师资历框架设计的对策建议.

本论文分7章讨论了基于知识体的资历框架的发展脉络和设计构建.

第1章“引言”,提出并界定了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第2章“文献探讨”以知识论、质量保证理论和公共政策规制理论为基础,辨析“知识”、“知识体”、“资历”和“资历框架”的概念,梳理论文相关理论与概念元素,以备后续章节的应用.第3章以系统方式分析资历框架,从环境的视角、宏观的视角、功能的视角、微观的视角和过程的视角,分析资历框架的组成要素和结构构架,为后文资历框架模式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框架基础.第4章“资历框架的模式分析”从集成五种系统方式入手,在Citespace知识图谱和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对若干资历框架做了模式分类,并对每个模式的样本案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概括并归纳了这些案例在构建资历框架、保证教育质量和促进终身学习氛围的共有的成功经验.第5章实证研究以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借助内容分析法和历史/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分析典型资历框架表征知识体的关键要素和资历框架学习结果的组成成分,从“知识”、“问题解决”、“技能”和“态度”4个维度的14个层面、72个学习结果组成成分中抽出了45个高频出现的核心成分作为资历框架建筑基础的核心知识体要素,并在分析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了本论文初步的结论.第6章以技术图径的方法绘制出资历框架的技术图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的工程师资历框架的概念模型,并就促进我国工程师资历框架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论文得出了以下几个有新意的结论如下:

1.在全球范围内的终身教育的氛围,工程科技人才的国际资历互认和流动的情境中,资历框架的诞生与发展模式具有形态多样性以及框架元素的一致性的特征.

资历框架受到其背景环境所限,其产生和发展具备多元化色彩.但是就资历框架的结构构成看来一致性很明显:都由区域/领域内的权威组织颁布;清晰罗列框架内的学习路径与职业通道;学习结果的阐述上也有一定的重合.其中,学习结果的描述便是知识体的具体表达.

2.资历框架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受到社会多方利益相关者的约束.从资历框架的教育性?职业性维度、通用性?专业性维度可以将资历框架分为四个模式,分别为模式Ⅰ:通用的教育资历框架;模式Ⅱ:通用的职业资历框架;模式Ⅲ:工程教育的资历框架;模式Ⅳ:职业工程师的资历框架.这四个模式中的资历框架在对于知识体表述上侧重各异,倾向不同.在不同资历框架中高频出现的学习结果组成成分可以成为未来构建资历框架的知识体基础,但该基础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更新与改进.

3.通过对资历框架构建的技术图径分析,本论文认为我国工程师资历框架的构建与应用可以建立在吸取国外资历框架建设的经验上,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统一的权威机构、大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基础性工作来开发并支撑统一的资历框架.在构建我国工程师资历框架时可采取国际化的策略,融通国际现有各种工程资历框架;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促进人才在社会结构中的纵向迁移与横向流动,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加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同时激发资历框架的知识网络效应.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