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对教育公平的提案,2017年两会教育公平话题
3月8日,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说,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报道,特别是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在讲话中强调:“当前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
关于扶贫的话题,尤其是教育扶贫的话题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教育扶贫该向哪发力,如何发力?
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采访,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表示,发力教育扶贫,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较落后,贫困人口也较多。
全国政协常委、湘西州政协副主席田岚对于扶贫关注了很多年。他认为,对于扶贫,首先要分析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自然条件,生产资料和人的能力”。
田岚说,在这三种因素里面,区域性的自然条件如果利用得好,可以转换成优势;生产资料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也不是难题;唯有人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要素,而教育是决定人的能力大小的核心要素,如果缺少教育,人的能力发展无从谈起,当地的脱贫和社会发展工作更无从谈起。
因此,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肩负着“拔穷根”的重任。
而在各种教育类型中,田岚认为,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是最能见效果的一种扶贫方式。
与田岚的观点不谋而合,在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看来,不管是产业脱贫、教育脱贫、就业转移脱贫还是搬迁脱贫,关键是要让具备劳动能力的适龄劳动者拥有一技之长,掌握就业技能。
朱永新认为:“职业教育是离农村贫困人口和底层打工族距离最近,最能直接提升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教育类型,在脱贫攻坚中,职业教育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
而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的调研也显示,县城中职学校大约有70%—80%的学生来自农村,他认为,当下,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拔穷根、挪穷窝”的优势,将以义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扶贫扩展到职业教育,让贫困地区孩子既能享受到优质义务教育,又能进一步接受优质的职业教育,为通过就业脱贫打下良好基础。
然而,田岚在基层调研中发现,职业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校开的课程操作性不强,很多学生毕业到企业后,还要接受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二是一些职业学校“只有老师,没有师傅”,缺少人脉、人文精神的传承。此外,田岚还发现,有些职业院校办的扶贫培训班“对象不准、内容空洞、效果不好”。
“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职教扶贫的效果!”田岚说。
怎么办?
田岚建议,政府一要引导鼓励企业参与办职业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毕业,企业就能用、好用,学生就业就能更稳定了,一家子脱贫就有望了”。
二是实行“师傅制”,跟国外的“学徒制”不一样,“师傅制”是中国特有,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有良好传统的一种制度,如果我们给那些师傅、徒弟们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激励,就能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工匠精神”也将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
针对田岚提到的职教扶贫培训班的问题,马敏建议,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贫困地区年富力强的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的劳动技能与整体素质。
朱永新认为,要让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真正大有作为,必须改革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提供职业教育的供给机制,把为贫困家庭的劳动力或潜在劳动力提供实用技能培养,作为扶贫的“底线”内容,为处于底层劳动岗位上巨量劳动者的职业发展,提供无门槛和灵活便利的职业培训服务。
朱永新建议,一是实施“职业教育脱贫国家工程”,整合名目众多的培训资金,针对地方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需要,把职业教育和培训送到每个有需要的贫困家庭和建档立卡的所有适龄学生和贫困劳动者。二是各地已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承担向贫困家庭开放的任务,盘活发达地区优质职教资源的存量,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开放。三是开展以就业为导向,学制灵活、内容多样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合适的职业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职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路径。朱永新说,让所有贫困者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帮助他们为自己、也为他们的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王强 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