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教育腐败要打好攻坚战

思而思学 2023-11-11 10:39:27

近期在安徽曝出的系列教育贪腐案,揭露了教育行政审批这一"隐蔽的腐败高发区"。据统计,去年以来落马的袁文、安徽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杨德林、基础教育处原处长缪富国3名官员,向他们行贿的大学、专科高职、中专、中学等各类学校共有近百所,行贿次数达数百次。

"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审批弹性"成"寻租暗门"、学校学校"成群结队"送钱、官员"前赴后继"落马,这一发生于安徽的教育"腐败接力赛",再次撕开了教育腐败"遮羞布",也警醒着我们:"衙门无净土",教育领域也不免有"水浑"之时。

教育行业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尤其是校园更是教书育人之地。然而,近几年,教育腐败现象频频被曝光。小到一册图书,大到一栋楼,从免费午餐费到学生资助,从工程招投标到校服采购,从教学招生到学校建设,总有些"蛀虫""蝇贪"动歪心思,又何止是教育行政审批?

事实证明:凡是腐败行为,必有权力或资源做"本钱"。从报道的内容来看,安徽的一些学校大搞"金钱公关",不是因为"钱多人傻",而是因为袁文、杨德林、缪富国等人控制着审批权力、掌握着学校的"生命线"。由此可见,治理教育腐败,必须在权力的制约上想办法。

当前,教育腐败正是易发高发之时,党和政府更要坚持严字当头、打好攻坚战。一方面真抓严管。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又不断提高问责力度,压实治理责任,对破法破纪者决不放任姑息;另一方面常抓善管。补齐制度"短板"、推进政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逐步构建长效机制,持续挤压腐败分子的生存空间。

"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身为教育系统之一员,无论是主管部门的领导、学校的一校之长,还是重要岗位的人员,都应当不忘初心、淡泊名利,从严自律、谨守底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否则,必深陷腐败泥淖难自拔。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