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有“分寸感”

思而思学网

日前,“台上激情演讲,台下哭成一片”的感恩教育屡现报端,对此,有人持批评态度,认为“煽情不是教育”,良好的初衷被包裹在“肤浅”和“煽情”之下,沦为流于形式的“集体道德秀”,掩盖了教育真谛。也有人持肯定态度, 认为在润物无声、内在唤醒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具有强烈仪式感的教育方式,如何评估教育成效,重点要看是否能让学生“有所得”。

两种观点的交锋中,一件事情引人思考:正如我们平日里与人交往、相处,要有“分寸”一样,教育的方式要“有道”“有度”,也要讲求“分寸感”。尤其是当下,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教育创新成果接连涌现,如何在大胆创新的同时,保持好教育的分寸感,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为了鼓励家长们参与“家校共建”,要求参与学校活动少的家长在群里发红包,以自罚;为了营造良好校风校纪,把学生谈恋爱的照片公之于众;为了引导学生体会爱、给予爱,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去给敬老院的老人洗脚……我们发现,好的教育初衷,如果用得当、适宜的方式呈现,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如尺度、分寸把握不当,将适得其反,引发争议与反感。

教育是讲究艺术的工作。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语气、每一个动作,都会不经意间影响孩子幼小的心灵。卢梭曾说,教育即生长。期待,教育过程中,能有更好的分寸感。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