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
起,上海在高校探索实施“课程思政”。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已启动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给予每校20万元至150万元不等的经费支持,连续投入4年。
上海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协同配合、以行政渠道为主组织落实”的思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市所有高校都成立了“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所有高校党委书记均亲自担任组长,并设立专门办公室推进落实。
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关键是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对此,我们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系列”选修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类课程的不同属性,分类厘清各自功能定位,分类开展重点建设。
首先,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地位,打好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攻坚战。今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我们把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环节,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政课教学质量年的工作要求。例如,成立首届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组织78位委员赴全市所有高校现场听课450节,等等。
其次,突出“中国系列”课程的教改创新。为引导大学生学习“四个正确认识”(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上海加强顶层设计,引导所有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开展“中国系列”选修课程,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
再其次,突出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促使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我们一方面正在制订综合素养课程建设价值标准,围绕体制机制、课程设置、教师选聘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出综合素养课程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正在制订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编制课程教学指南,推广试点经验。
牢牢把握教学改革政治方向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焦扬
近年来,复旦大学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着力引领政治方向、把脉学生需求、完善教学体系,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自觉用重要讲话精神武装思想指导工作,牢牢把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政治方向。学校党委始终把学深悟透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办好思政课的先决条件,一是旗帜鲜明地突出党的性质和*,让思政课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和讲述中国故事的“大讲堂”。二是让思政课成为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熔炉”,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显著标志。三是让思政课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学改革,把找准学生需求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生长点。
一是从学生的问题需求出发,构建“马工程教材加辅助教材”的教材体系。我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用好“马工程”统编教材,通过加强师资培训、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育实效。
二是从学生的实践需求出发,构建“课堂教学加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我们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周”实践项目,已坚持开展了10年。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配置“治国理政全国大学生交流论坛”,已经连续举办3届。为“毛泽东思想和概论”课配置“复旦大学中国市长论坛”,自2004年来已经有50多位地级市的市长(书记)登坛开讲。
三是从学生的理论需求出发,构建“必修加选学”的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已将教育部规定的4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全部建设成为国家或上海市的精品课程,还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率先尝试了“慕课”教学。
陈宝生部长最近指出,办好思政课,要着力打好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复旦大学党委认真贯彻部党组关于思政课质量年、打赢攻坚战的总体部署,积极参加上海市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学习兄弟高校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推进教学改革为抓手,以重点马院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大国方略”培养政治认同
上海大学校长 金东寒
上海大学自创“项链教学”模式,始终走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起,学校推出“大国方略”思政类选修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培养学生从容的大国自信。3年来,学校又相继推出“创新中国”“创业人生”和“时代音画”等一批“中国系列”大课,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增进文化自信。四门讲大势传大道的大课每学期同步开设,受到大学生普遍欢迎。
“大国方略”以中国梦和中国道路为引领,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背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直面大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一是讲述改革开放以来精彩的中国故事、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二是讲述中国梦在国家、民族、个人三个层面上的有机联系;三是讲述十八大以来以*同志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方略。
2007年起,上海大学自创由专兼职教师联袂授课的“项链教学”模式,即由思政课专职教师把握课程主线,构成课程“项链”的基础,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党政领导走进课堂作为“珍珠”。
以“创新中国”课为例,该课程已吸引学校理工、经管、艺术等强势学科的50多名资深教授自愿参加,校党委书记曾多次登台授课,校长既听课又曾参与讲授“创新中国”课。它以“世界等待着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上海承担什么、上大能做什么、上大学生可以学什么”等问题给学生全局观感,由主持课堂的教授道出工程师的襟怀,丝毫不见简单“说教”。把一个关于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益问题,转化为国家意识和历史责任问题。
上海大学把思政课作为“铸魂工程”来建设,让“大国方略”系列课色香味形俱佳。“创新中国”经常采取直播教学,在线课程已被230所高校选用,15万名学生修读。教学研究成果现已出版成书。
“大国方略”系列课采用“问题解析式”教学。教师着重讲“是什么”背后的“为什么”和“应如何”。教师团队通过课堂互动、随堂反馈、课后网络论坛互动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8个学期4门课并行开设,“乐乎圈子”网络论坛已有近30万人次点击浏览。
遵循“课程思政”教学规律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曹锡康
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过全方位改革设计、全过程引导推进,实现了“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
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是党委领导下、举全校之力的顶层构建。同时我们认识到,在“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中,需遵循教学规律,不断挖掘有效路径和载体。
具体到操作层面,强化“课程思政”的学术研究和效果评价,是建立育人长效机制的关键举措。
一是强化教学策略的引领。学校明确要求专业课程要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中,特别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注重“术”“道”相结合,系统设计德育递进路径,并固化于教学大纲中。
二是调整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将课程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特别在课程评价体系、教师课堂竞赛的评分标准中设置人文内涵评价指标,系统地引导教师挖掘体现的知识点,也细化了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量。
三是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学校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体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设想,专门设立“专业课程德育实践”重点建设项目,丰富专业教师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3年来建设课程已达到66门。
此外,“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要依托一系列体制机制的配套保障。
一是借力实践平台。学校将实践环节作为德育融合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三学期制的优势,每年设置10周的实践环节开展“服务性学习”。
二是关注师资发展。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在“文化引领”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学习、对话、实践与反思”的培训模式,从素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视角,将育人要求和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
三是加强协同育人。学校通过教务、学工一体化管理路径,推行“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将专业课教师、临床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辅导员)及社会资源打造成“育人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