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声中国童话”系列:谁的童年都少不了中国故事

思而思学网

在童书尚不丰富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大多数孩子是伴着金斧头银斧头、鹬蚌相争、长发妹、投笔从戎、秦琼卖马、三打白骨精等故事长大的。

也正是这些故事,滋润了一代代孩子的童年,帮助其完成了最初的人生启蒙,一点点领悟到为人处事的道理,努力做一个孝敬父母、知恩图报、惩恶扬善的人。在美好的童年时期,这些故事实则扮演了开蒙启智、人生导师的角色,给孩子的未来引路。

26个神仙、57个历史人物、11个文学经典……翻开“汉声中国童话”系列,之于成人,一个个熟悉的故事扑面而来,感觉很像再次回到童年时代,邂逅不同面目的人生导师,再次领略前人看待世界、人际交往、叩问人生的方式。之于孩子,则意味着走进一个充满趣味、别有魅力的人文世界,慢慢知晓华夏民族的来历、不同历史人物的经历,追溯到中华文化诞生的源头,从一个个成语由来、民间故事中,找到身为中国人的精神密码。

“汉声中国童话”系列名曰中国童话,更准确地说是中国故事??这些故事与安徒生、格林童话乃至现当代的张天翼、冰波、汤汤等童话有着极大的不同,即在人物性格与命运之外,有更多中华传统的东西,更多我们自身携带却不觉不察的文化基因。这些故事就像我们每天吃的盐与蜜,日久天长融入我们的身心,成为支撑精神的筋骨。

也许有人以为,当下童书丰富多样,国外的故事已经足够精彩,孩子不再需要这些老掉牙的故事了。是这样吗?不久前《辽沈晚报》报道的,对某省会城市4万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做十二生肖调查,有20%的学生将小乌龟作为生肖之一。事实或许有所出入,但孩子对传统文化不知不问,折射出当下学校和家庭对孩子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真的应该即使补上这一课,让孩子的心灵世界不再缺钙。

事实一再证明,在繁重的学业压力和沉迷电子产品的双重压力下,如今的孩子需要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了解脚下土地两千多年发生的人与事,把握民族血脉的来处与去往。就像我给儿子哲哲读三月里《黑夜里勤学的孩子》故事时,他对凿壁借光的匡衡、囊萤照书的车胤、雪夜读书的孙康等很感兴趣,问我“爸爸,为什么前面故事里的匡衡看的是竹简,而后面故事的车胤和孙康看的是书呢?”我引导他自己想答案,他思考片刻,告诉我,“我觉得啊,前面的故事发生时,还没有发明纸,而后面纸就发明出来了”。

我很感谢这些不说教、不晦涩、不枯燥的故事,让如哲哲一般的孩子们童年不再寡淡,并窥见了传统文化的奥妙,看到我国优秀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最终达到怀着自信和良善远行的目的。实际上,这种希冀、这种情结是“汉声中国童话”系列策划人黄永松一直坚守的理念:一切文化的远景,都奠基在扎实的儿童教育上,通过与别人的对话,读别人的故事,也跟自己对话,丰富自己的人生。

阅读是用来丰富人生的,经过中国故事的浸润注定不一样,孩子的内心将因之丰盈起来,未来也将更丰富、更宏阔。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