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电影《寻梦环游记》温暖了许多人。它告诉人们,死亡不是永别,遗忘才是。尤其令人感动的是,电影用一种温情脉脉的方式,化解了亲人的去世给孩子带来的悲伤,免除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
任何一个孩子,在一生中都将会面临失去亲人的遭遇,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难过的事。对儿童来说,如何勇敢地面对亲人的离开,如何理智地处理因失去亲人而产生的悲伤情绪,如何去关爱他人、珍爱生命,毫无疑问是早期教育的必修课。遗憾的是,由于我们传统文化对死亡的避讳,这门必修课在幼儿教育,甚至所有教育阶段都是缺失的。
死亡教育使孩子内心更强壮
从知识层面讲,死亡教育能够让儿童认识并理解生和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台湾学者通过一项大型研究发现,曾与成人公开探讨过死亡的儿童,对死亡有更加积极的看法,而未曾与成人公开探讨过死亡的儿童,对死亡的看法则非常负面。当被问及“死亡”时,未曾与成人公开探讨过死亡的儿童会出现一些负面生理反应,如发抖、出汗或感觉无力。因此,主动与儿童讨论死亡,从而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死亡,能够降低儿童对死亡的恐惧,使他们更加积极乐观地生活。
让幼儿客观、理性地认识生命的消失只是第一步,死亡教育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教会幼儿处理因为“失去”造成的悲伤、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死亡教育的核心是心理教育。通过死亡教育,儿童需要学会理智地面对亲人的离世及家庭的变故。尤其是在离婚、同居和重建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家庭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的今天,学会应对“失去”,提升处理不良情绪的能力,对儿童来说尤为重要。
从情感上讲,死亡教育能够教儿童学会关爱他人。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可以使他们更了解失去的痛苦,从而产生同理心,知道如何去关心那些需要面对失去的人,这对儿童的认知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同理心的产生,表明儿童实现了去自我中心,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进入了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
死亡教育不应当浪漫化
一般来说,我们有两种方式将死亡概念化。一种是从死亡的生物意义上给儿童解释死亡。这是指死亡的必然性、普遍性、不可逆性、因果性和生命停止等。另一种则是从宗教或者灵性的角度来解释,如佛教中的轮回转世,基督教中的天堂等。从死亡的生物性角度来解释死亡,是基于科学的认知、事实和生物的理解,更加强调对死亡本身的属性理解。而后者从宗教或者灵性角度解释,更强调死亡之后的情况,比如人去世后就去了天国地府。尽管儿童因为割舍不下对去世亲人的情感,而更倾向从宗教和灵性的角度来想象死亡后的状态,但我们仍然需要从生物学角度给儿童解释死亡。
其一,儿童很难区分想象与现实,很多时候,会将想象中的事物认为是现实存在的。如果儿童接触了关于鬼神的故事,却无法理解鬼神的存在只是人想象出来的,就容易产生恐惧和心理问题。再比如,基督教认为人死后会去到天堂,会与上帝一起生活。这种认识可能导致儿童出于好奇而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比如想去体验死亡。
其二,基于生物角度的阐释,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树立科学、合理和健康的死亡观。儿童理解了生命是一段不可逆的旅程,更能让他们学会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那么,儿童能够理解看上去比较抽象的“必然性、普遍性、不可逆性、因果性和停止”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学者测量了5?7岁儿童对死亡的生物学理解,并与父母对儿童理解死亡的预测进行了比较。总体而言,孩子的表现比父母预测的情况更好。特别是对于死亡原因,死亡后身体功能停止以及死亡不可逆的问题,儿童的答案比父母预期的更为正确。也就是说,其实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基本上能够理解死亡的生物意义。
死亡教育可采用多种途径
死亡教育怎么来开展呢?我们可以将它作为教学内容,结合幼儿园的资源和实际情况,放入课程主题中,比如可以放在“认识身体”这样的主题下。教师通过呈现不同年龄人的照片,请儿童对比人体成长和变化的特点,让儿童了解到生命的不可逆性、普遍性、必然性;对于生命的停止,教师可以为儿童介绍人死亡时的物理特征;对于因果性,可以通过让儿童收集资料,探讨导致死亡的原因,目的在于引导儿童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和更加健康地生活。也可以通过给儿童讲与死亡相关的绘本,引发儿童对于死亡的探讨。
除了通过正式课程开展死亡教育,还可以依据时机随时开展。儿童可能随时随地面对“失去”,大到失去亲人,失去一段友谊,小到失去自己的玩具,都会让儿童产生悲伤、焦虑和痛苦等情绪。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关注的是儿童自己的情绪控制,而非死亡本身。要让儿童认识到面对失去,尤其是面对一些不可逆的失去,负面情绪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儿童明白不可逆性,并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方面。比如,“虽然你的外婆去世了,你还有外公、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很多爱你的人”“虽然小明搬去了外地,你们不能经常一起玩了,但是你可以跟小明视频联系,更何况,你也可以跟小冬一起玩”“虽然你的玩具车被同学不小心弄坏了,但同学送给你了玩具飞机,你相当于玩了两个玩具”。当儿童在面对失去的时候,教师引导他们正面积极地看待,也会使他们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积极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
从广义上来说,死亡教育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并且教育的内容并不仅仅是面对死亡,更重要的是,帮助儿童学会如何面对失去,尤其是调节面对失去时的情绪。同时,培养儿童的同理心,使他们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他们的情绪,给予别人关怀与爱。死亡是冰冷的事,而死亡教育却可以很温暖。(何畔系香港教育大学博士;杨德蕴系墨尔本大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