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思想家阿伦特把存在于人们之间,为人们所共有的世界比作一张圆桌。当人们围桌而坐,圆桌使人们既联系又分离,她认为公共世界就是介于人与人之间的这个“之间”,在此“之间”,主客体关系得以构成。北师大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借助阿伦特的“圆桌”概念诠释日前举办的名家圆桌之“思想与学术40年”青年专场。他说:“我们都在一个公共世界中,这个公共世界就像一个圆桌,既把我们聚到一起又把我们相互分离,如果没有这个圆桌我们就撞到一块儿了,当然没有这个圆桌我们也聚不到一起。我们聚在一起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但又各有角度,互为参照。”
作为主办方,北师大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继2017年先后举办两次“名家圆桌:思想与学术40年”学术讨论会之后,本次的青年专场会聚了王轶、王庆丰、陆铭、蓝江、张荣强、张大伟、吴冠军等十余位知名青年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围绕“思想与学术40年”发表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教授以历史为经,以民法为纬,以思想与学术为内核,引用冯友兰先生“照着讲”和“接着讲”的哲学概念,通过几部比较典型的法律,如《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以及“民法典”的编撰,讲述了民法的演进史和几代民法学人的奋斗史。他认为,“民法典”的编撰表达了站立在民法典背后的国家和民族对人类所面对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看法,体现了一个民族能够达到的文化高度。同时,他认为,40年来,中国民法及相关法律的制定也反映了国家和*的政治决断。
南京大学哲学系蓝江教授围绕数字资本主义,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我们当前所处的数字化生存、虚拟依赖和人工智能极度发展的时代。他通过对“人工智能”“虚体”“加速主义”“社会行动网络”等概念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作为一个学者,应该立足于社会存在的转变,并将其作为一个思想基点重新思考经典理论,着眼于现实的最前沿,关照当下思想学术。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刘悦笛从理论上介绍了思想和学术之间的张力,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与学术之间此消彼长的历程,并评点了在40年当中重要思潮、重要人物的代表思想。他认为,思想和学术是人类智慧中的两个倾向,思想注重创造性,学术注重累积性,思想一定要以一定的学术为根基。
在总结发言中,沈湘平解释了当今时代更需要思想的三个原因并强调,“思想与学术40年”更多的是展望未来,不仅要迎接和开创一个思想重于学术的时代,进一步创造思想解放的条件,而且应该学会成熟理性地进行思想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