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关于工资改革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工资改革提

思而思学网 2023-12-11 04:39:24

全国两会关于工资改革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工资改革提案

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占了一半。其中,“收入分配”以29675票成为网民最关注的改革关键词。“住房问题”则以7.3%的高关注率位列第四。

“收入分配”和“住房问题”仍是民生热点

在光明网两会调查共计24万余次的投票中,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占了一半。其中,“收入分配”以29675票成为网民最关注的改革关键词。“住房问题”则以7.3%的高关注率位列第四。

在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看来,这一调查结果不出所料。“增加收入一直是百姓最强烈的诉求之一。收入分配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新常态下要用新思维解决民生问题,把‘提低、扩中、限高’落实好,要精准发力,多些雪中送炭,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是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提速之年,包括国企薪酬改革、公务员工资改革、工资集体协商等一系列政策都将加强落实。今年两会收入分配改革如何破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坦言,收入分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完善其他相配套的制度,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调整。“关键是落实,要让百姓能感受到,有获得感。”

“住房问题”连续3年蝉联光明网两会关注度排行榜的前5名。对此,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周运清教授分析说:“住房问题持续多年受民众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住房问题太复杂,既包含传统住房问题,又有新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群体的新住房问题;既涉及公平,又涉及房价,多种因素杂糅,聚焦了网民的关注。”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怡建教授指出:“解决住房问题的核心在于首先要搞清楚住房问题是什么,住房是政策问题,房价是市场问题,不能混淆。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在城市的住房问题要通过政府加大保障房、公租房建设来解决。”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740万套,基本建成511万套,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的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目标任务。

针对3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周运清点赞:“这就是解决住房问题的开始,政府有必要对不动产做一个摸底,只有清楚了底细,出台政策才更有针对性。期待今年两会能顺着这个思路,厘清住房问题,一步步去解决。”

网友期待:今年“从严治党”有看头

本次调查中,有11%的网友关注了“从严治党”。不少网友投票后,还积极留言,写下对从严治党的看法与期望。

网友“东海行”说:“一只虫会致死一棵树,一棵树会殃及一片林,一片林则可能给整个绿色生态带来毁灭性的破坏。治树这样,治党也是同样。希望两会期间有更多的代表、委员关注这一领域,带来更多建设性的见解。”

网友“珍心雪莲”是一名基层公务员,他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平时最痛恨那些失职渎职的官员,最近一年,我发现身边的公款吃喝、收受贿赂等奢靡腐败现象少了很多。全国两会,我希望党中央加大继续推进‘从严’力度,以正党风!”

目前,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上海市开展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并在上海试点,这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行动。来自上海的“沪上川”是一名生意人,他在跟帖中写道:“从严治党能够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公平竞争空间。希望党中央继续深化推进党内建设,为老百姓创造公平正义的良性环境。”

十八大以来,铁腕反腐,涤荡四风。每一次“老虎”落马都在网络上引来无数点赞,这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成果。来自北京的大学生“飞都”说:“希望两会期间有更多的代表委员关注反腐。”

网友“红”说:“在微博上看了《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这部大热的宣传片,在交错的时空中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的新变化,绝对激动人心!中国的发展与前进需要党强有力的领导,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正值两会召开之际,从严治党被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让人充满期待!”

焦海洋绘

网友热议:百姓感受的“经济新常态”

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类传播媒介中,“新常态”出现的次数绝对高频。

本次两会调查共1.9万名网友把票投给了“经济新常态”,在18个选项中,它的关注度位列第三。3210名网友回答了“你眼中的新常态是什么”的提问。从居民消费增长看,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实惠,真切地体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消费选择更多,消费次数更频繁,而且消费形态新、增长猛。

成都网友“?雅”在回复中晒出了一家五口春节期间去塞班岛旅游的美照,网友纷纷点赞。她说:“出境游现在很火,不光我,很多同事也选择在‘五一’‘十一’带家人孩子出国旅游。”数据显示,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人数首次破亿。出境游从1998年的843万人次到突破1亿人次,增长了10.8倍,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北京网友“朋小豪”则算了自己的观影票根,一共39张。他摆出几个数据:“平均每月看3.25场电影。电影票都是团购,价格区间在9.9元到48元;都是和同学朋友去看,人数2到7人不等;比2013年多看了15场,比2012年多看了29场。”全国文化、娱乐、休闲等服务消费增长在新常态下不断加快。仅电影一项,2014全年电影总票房就达296.4亿元,较2013年的217.69亿元,增长36.2%

多位来自地方国资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透露,所属省市的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已经成形,报国家相关部委审批后将陆续进入实施阶段。了解到,相比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是员工平均薪酬的7到8倍,一些省市将会“卡得更严”。

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一季度末前上报

梳理31个省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已有北京、上海、湖南、河南、广东、重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山西、宁夏、云南、海南等22个省份明确,今年将对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进行改革。

“方案已在省里获得通过,并报到人社部审批。”一位熟悉情况的地方国资系统全国人大代表告诉记者,方案是参照此前出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并结合地方实际所做,“预计大约一个月后就会对外公布并进入实施阶段。”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人士此前曾向记者透露,根据中央部署,紧随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中央部门所属企业以及省属国有企业薪酬改革将于今年内实施,各地具体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须在一季度末以前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核后实施。

一些地方国企负责人降薪幅度平均或将超30%

那么,即将开始的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将会涉及哪些人?薪酬标准又将如何确定?记者了解到,按照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系统性要求,其他央企负责人、中央各部门所属和地方所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也要参照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精神积极稳妥推进。

今年初开始实施的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主要涉及中央企业中由中央管理的负责人,包括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监事长以及其他副职负责人;改革后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薪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到8倍。

与之相仿,地方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也主要集中在各省份国资委负责监管的国有企业母公司层面,所涉及人群主要是企业党组班子成员;根据记者了解,不少地方改革后的国企负责人薪酬也将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洋浦开发建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磊说,事实上包括海南省在内,各省省内国企行业情况不一,有的国企负责人目前薪酬与员工平均工资差距在10倍左右,有的也就7倍左右。但改革后普遍都会降低到7倍以下。

不少国企系统人大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粗略计算,改革后一些地方国企负责人薪酬或将平均下降30%以上,而且一些省份将会比央企“卡得更严”。

调薪同时推用人制度改革

注意到,各省份关于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的措辞不尽相同。比如,北京是“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上海“统筹推进企业*员薪酬制度改革”,河南、四川等省“合理确定国企管理人员薪酬水平”。

一些地方比如上海、广东等四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薪酬制度改革同时,还明确将推进包括“选聘职业经理人试点”在内的用人制度调整。

根据广东此前印发的《关于深化广东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将参照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情况和广东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对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形成合理规范的企业负责人薪酬体系。同时,这轮改革中将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市场化方式来选聘国企高管。

“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不是一个简单的升降概念,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才是最终目的,是升是降应该按照企业参与市场的程度区分对待,对于完全竞争性企业,它的劳动力是商品,薪酬应该由市场决定,由责任传导,按效益考核。”全国人大代表、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保民说,当然,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是前提。

三问国企负责人代表国企薪酬改革

紧随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地方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将于今年逐步实施。国企负责人如何看待可能出现的降薪?降薪会否影响工作积极性?老总降薪,员工薪酬怎么动?……

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来自各地国资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

一问:降薪会不会影响工作积极性?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保民说,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一部分,作为企业肯定会坚决贯彻中央文件精神,不存在是否影响工作积极性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洋浦开发建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磊说,中央及各省“降低”国企负责人薪酬,实质上是对这一群体的薪酬进行规范管理。十年前,国企负责人薪酬水平相对比较规范,“最近几年有点失控,的确需要规范管理,建立一个基本依据标准。”

二问:高管的薪酬降了后,会不会降员工薪酬?

一位来自国资监管部门的全国人大代表表示,根据相关精神,国企负责人薪酬改革不能搞“层层降薪”,不过,企业内部员工薪酬,监管部门将不会干涉,将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

张磊说,国企主要负责人和班子薪酬要规范,但不一定全员都要降。地方国企中层员工薪酬与市场接轨,如果全员降薪,势必影响企业的稳定,中下层员工薪酬还是要保持稳定。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公卒说,管理层可以降,职工不能降。管理层也是适当做一些调整,因为农垦集团的薪酬原本不算高。

李保民说,员工“受牵连”层层降薪是绝对不可能的,江铜员工近几年每年都会保持一定比例的收入增幅,究竟增多少,则要视每个单位的经营业绩和每个岗位工作完成情况而定。

三问:负责人降薪后如果企业出现薪酬倒挂现象,怎么办?

张磊说,国企负责人降薪,极有可能会出现企业内的薪酬倒挂(一般员工工资超过高管工资)现象,但这也应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一些技术人才的薪酬较高,纯技术岗位的员工薪酬不能压缩,“我国创新能力还比较弱,企业应该提高尊重技术和人才的氛围。”

李保民说,江铜对下属子公司管理层的绩效考核下了大力气做,真正跟每个岗位的业绩挂钩,效益好、业绩好就多拿钱,业绩不好、效益差就少拿钱。事实上,“有些岗位的薪酬待遇已经超过我本人和总经理的标准。”

周公卒说,有的企业现在考虑更多的不是降薪问题,而是如何采取更多政策激励人才留下来。海南农垦本身薪酬水平不高,已经感觉到吸引人才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为留住人才,企业会对奇缺岗位、特殊人才实行合同薪酬,采取吸引人才的特殊政策。

国企薪酬改革,要降高管“薪”也要做合理“账”

引人关注的国企薪酬改革将迈出更大的步子。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份明确将对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进行改革,这意味着社会一直关注的“国企薪酬改革”按下了“快进键”。

尽管措辞表述不同,去年下半年启动的央企薪酬改革和今年将陆续启动的地方国企的薪酬改革还是体现了基本一致的思路,那就是统筹推进、完善机制、合理规范确定薪酬水平,绝不是单纯的高管降薪,更不是借机加薪。

近年来,国企高管的薪酬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尽管一直在进行改革,却每每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是,不管是公务员还是国企负责人,不少人提到薪酬改革总会陷入单纯“涨薪”或者“降薪”的误区。而这种思想于改革无益,也与市场经济精神不符。

客观地说,当前不少国企负责人的薪酬水平确实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也与本人对企业、社会的贡献不符。特别是近两年来,一些国企业绩下滑甚至亏损,高管待遇薪酬不降反升,甚至涨幅惊人,更是备受争议。这些人自然成为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薪酬制度改革,既是反腐倡廉精神的体现,也是为收入分配改革迈出关键的一步。

但是,不管是企业还是机关单位,其薪酬制度应该明确一个原则:体现价值并鼓励先进。因此,必须加大考核监督,对不合理的偏高甚至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同时,还应考虑效率,对确实有贡献的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水平相当的薪酬,以避免挫伤相关人员的积极性,甚至造成人才流失。要做到这些,最为根本的措施应该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包括法人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及市场化的薪酬分配机制。

薪酬改革既要回应社会关切,体现公平公正,更应以此激发体制的活力,让长期以来养尊处优却活力不足的国企不断增强竞争力。总的来说,薪酬改革就是要让有能力、有责任、有贡献的人员拿到相应的薪酬,而对于那些能力有限却尸位素餐的人员薪酬,则予以明确的降低,最终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