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提案委员建议取消中考解读

思而思学网 2024-01-17 09:33:51

全国两会提案委员建议取消中考解读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何水法提出了上述建议。

“中学阶段正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上正处于青春期最为活跃的时期,心理上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最为重要的时期。然而,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止于初中阶段,严峻的中考压力将教育指向了唯分数的升学考试。为了考入所谓的‘重点高中’,大部分的初中学校压缩教学进度,三年初中课程二年半即上完,孩子们提前备考,严重的校外补课使得休息时间被大量挤占。而中考对‘副科’(历史、音乐、美术等科目为主)的轻视,也让本应属于孩子的副科教育时间被占用,这不利于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何水法说。

何水法曾对艺术类考生做过一项调查,很多能够考取高分的艺术类考生,综合人文素养却不一定很高。追踪他们的“学艺”之路,发现他们往往是半路“出家”从艺,在提升综合素质关键时期的初、高中阶段,基本都是在不停地做题和繁重的重复考试中度过。

在何水法看来,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当前完全有能力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实行12年义务教育。“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取消中考,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无疑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何水法建议,取消中考,将教育的指挥棒真正指向素质教育。实行普通高中就近入学,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同时,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杜绝设立重点学校、重点班,让孩子真正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政协委员何水法:挤占素质教育 建议取消中考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何水法提出,“建议将9年义务教育制度延长为12年义务教育,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围,推行高中阶段(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全免费教育”。

何水法说:“中学阶段正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上正处于青春期最为活跃的时期,心理上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最为重要的时期。然而,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止于初中阶段,严峻的中考压力将教育指向了唯分数的升学考试。为了考入所谓的‘重点高中’,大部分的初中学校压缩教学进度,三年初中课程二年半即上完,孩子们提前备考,严重的校外补课使得休息时间被大量挤占。而中考对‘副科’(历史、音乐、美术等科目为主)的轻视,也让本应属于孩子的副科教育时间被占用,这不利于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在何水法看来,中国当前完全有能力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实行12年义务教育。何水法建议,取消中考,将教育的指挥棒真正指向素质教育。实行普通高中就近入学,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杜绝设立重点学校、重点班,让孩子真正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京学院院长任芳:

不能只简单取消中考要改变初中升高中选拔方式

“我比较支持取消中考的建议,随着教育改革进行,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昨日,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京学院院长任芳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是简单地取消也不够,更重要的是改变初中升高中的选拔方式。

任芳说,“十三五”陕西要实现十三年免费教育全覆盖,届时,每个学生都有权接受高中教育,在这种情形下,中考作为一道升学的门槛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她表示,目前高考选拔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有,但已不是简单的选拔考试,而是作为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选择方式,中国的中考应该向综合测评来改。

“到202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要达到60%,加上职业教育,也就是说未来只要上高中基本上都能上大学。”任芳说,在高等教育普及的情况下,初中教育是打基础,高中教育就应该提前与大学教育对接,在课程设置上为上大学做准备,因此初升高应该按照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采取不同的选拔方式,“所以中考不是简单的取消,更重要的是改革选拔方式,同时改革高中教育内容设置”。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总商会会长蔡世杰:

自己有过中考经历现在想起来都是不愉快的回忆

“在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把中考作为一种选拔的门槛显得没有必要。”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总商会会长蔡世杰表示,无论从素质教育本身,还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取消中考都有必要。

蔡世杰说,自己有过中考的经历,那时为了准备中考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现在想起来都是一段不愉快的回忆。“从给孩子一个快乐成长的环境来讲,取消中考也有益无害。”他表示,取消中考可以把学生的精力从应付科目考试中解放出来,发展更多的兴趣爱好,这对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也有帮助。同时,取消了中考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全社会“追名校”的风潮。

蔡世杰表示,当下,教育部门就应该着手考虑取消中考后的选拔办法,及早部署,使得中国的义务教育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政协委员建议取消中考 实行12年义务教育

取消中考,实行12年义务教育怎么样?这个建议一提出,就收获一片好评。看来中考、高考真是把大伙儿给折腾坏了,以至于听闻这样的选拔性考试可能被取消,出现了网上罕见的舆论一边倒。

“浙江在线”3月2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何水法提出了上述建议。他的理由是,中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现行义务教育止于初中阶段,严峻的中考压力导致教育指向了唯分数的升学考试,学生课程提前学完,大量时间用来备考。何水法认为,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完全有能力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取消中考,将教育的指挥棒真正指向素质教育。他还建议,实行普通高中就近入学,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同时,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杜绝设立重点学校、重点班,让孩子真正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何水法教授提出的这个建议,规范化水平要高于其他很多代表、委员提交的建议、议案和提案,简直就是个模板呢。他的建议,首先谈到了现有初中教育以中考为导向,严重枯燥无味,让学生丧失学习热情等现状的不合理性;然后论述取消中考、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可行性;最后还谈及了保障教育公平的配套措施。

这番建议之所以会引起网友的热切共鸣,就是因为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体系,的的确确是以应试为导向,凡是有利于拆分为可量化评估题目的知识点,就成为重要的考点,无论是教材的编制者还是教育官员、教师,对于学生只学到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而缺乏对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实际意义的整体视野,都漠然视之。这样的教育,当然不利于培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质疑精神、创新意识的人才。

纯粹从政策操作的可行性角度来看,延长义务教育至12年,由此新增加的社会成本并不会膨胀到财政无法担负的水平。延长义务教育,理论上将有助于提升国民知识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用时髦的话来说,这就叫增加有效供给。

何水法教授建议中提出了一连串的配套政策。这其实才是问题的关键。无论在一个城市、县城范围内,还是扩大到全国,都要看到,高中的办学资源(含师资力量)的配置并不均衡。在高考竞争中,高分考生主要集中在少量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学、示范高中。这些学校之所以能够几乎做到包揽高分考生,除了硬软件资源遥遥领先,更重要的原因是,能够通过中考,以“掐尖”的方式,将所在县(区)甚至一个市的优秀初中毕业生都集中到本校。这样的办学模式和录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不公平的,比如对于非重点、非示范学校,师生无论怎样努力,考场上都不是重点校的对手,很多学生因为没能进入重点校,学习自驱热情受到打击,等等。

当然,从考试竞争的角度来看,除了少量的、一部分的“关系户”,要想进入重点校,就得靠分数说话,这当然具有很强的公平性。比如一个地级市、一个县城的范围内,一些天赋异禀的农村孩子尽管面临不佳的学习起点和环境,却仍然能以高分升入本地的重点高中,虽然未必能够肯定在三年后考入重点大学,但至少保留了这样的可能。

取消中考,延长义务教育至12年,实行高中就近入学,至少在目前而言,就意味着将有很多农村孩子、居住在偏远城郊的孩子,失去了升入重点高中的可能,要想获得未来竞争大学名校的录取资格,几率就更低了,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教育不公平。何水法教授所说的“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以及“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说实话,近二十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推进,但推进实施的成效是不敢令人恭维的。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尽管从教育部到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的确致力于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但这也仅仅能够实现弱势地区、农村教育的保底发展,这期间,先发地区、城市教育发展水平和名校办学水平提高得更快,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变大了。

至于说何水法教授建议取消中考、延长义务教育至12年,能不能起到给初中的孩子减轻负担的问题,这得问问全国各地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家长们:既然没有小升学升学考试,为啥家长们还得逼着孩子去参加一堆的补习课程呢?难道这也是因为中考+高考的存在?是不是把中考和高考都取消了,孩子们就不用到社会辅导机构去补课了?高考也不考钢琴、长笛和舞蹈啊……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