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引思”课堂教学心得体会(一)
“让学引思”是市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总体要求。“让学”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生学习活动正常展开和学习行为真实发生。要切合学生实际创设具体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操作以及完成真实情境中的任务等活动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掌握充分的自主学习资源,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引思”就是要引发、引导、引领学生思考,在形式和本质上保证学生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要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设计科学、合理、有价值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体验、建构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要指导学生在系统的学科学习中,养成思考习惯,增强思维品质,提升思想境界。
我们历史学科如何来“让学引思”,提升课堂效益呢?
第一、课前引导学生主动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先学”彰显了学生学习主体的角色,尊重学生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些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倡导的。
课前先学,历史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设计好提纲,让学生“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认真阅读课文。用点、划、批、注,找出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借助教师提供的工具书,参考资料,网络信息等学习资源,了解历史外延知识,初步领会课文中揭示的历史内涵知识点。教师在设计提纲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避免无效、低效的学习。要对学生课前先学情况,及时检查、反馈,准确把握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自主发展水平,以便在课堂上实施差异性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课前自学预习,是教学过程中基本的一环,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也可以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活动,了解学习内容。
第二、课中引导学生互动学。
在课前学生主动学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质疑研讨,主动获取新的知识。由于学生知识面和知识迁移能力相对有限,在课前先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为学生扫清“知识障碍”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教师的启发因素,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合作探究、质疑解惑,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①学生质疑:教师鼓励学生踊跃、大胆地提出“自学”阶段未能解决的问题(包括问题提纲中的问题和先学中产生的新疑问)。
②课堂释疑: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释疑。对学生提出的较复杂且较具代表性的问题,可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也可通过教师的启发性点拨或重点精讲,解难释疑。对学生提出的较易解决的或不具代表性的问题,可让已懂的学生释疑,或采用个别解答的方式来解决。
③巩固归纳: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复述重点内容、回答提问、解答练习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更加深化和系统化,同时教师也籍此反馈教学效果。在课堂释疑基本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使学过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系统化,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④多元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欣赏学生的成功,分享学生的快乐,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的历程。
第三、课后引导学生延伸学。
课后学习不仅仅是有巩固性、检测性的作业,更应该有拓展性、探究性的延伸。教师应当是“为迁移而教”,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迁移练习题,指导学生查阅与教材相关的网站文章或参考书籍,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衔接。让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
“让学引思”课堂教学心得体会(二)
4月28日,我怀揣梦想走进了响水县第一小学,参加了“盐城市小学数学课堂“以生定教,关注常态课堂;让学引思,聚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暨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共12节数学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其感想如下三个方面:
1、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体现了生本课堂。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教学”,这就体现了数学的基础性。因此,12位参赛选手凭借对新课标理念及“让学引思”内涵的独特理解,他们深厚的功底、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精炼的语言,让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更让我近距离的感受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采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例如,盐城市第二小学王琴老师的“相遇问题”一课,学生初步尝试列式后,老师并没急着对学生的答案下定论,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明和小芳两家相距多远”,通过独立思考,画图整理和列表整理,小组交流后,学生找到了“数量”关系,总结出了画图和列表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再如射阳县解放路小学徐兆洋老师的“确定位置”一课,留足了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与讨论“数对”,并通过规律淮确地找到用“数对”表示出物体的位置方法,在展示交流中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徐老师教学有个性,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在教学设计上有新的突破,课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在听课过程中,确实感到教师的课堂组织水平、普通话水平、应用多媒体上课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都充分展示出执教青年教师良好的教学基本功,课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如果脱离实际来学数学知识的话,其学习的意义不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数学的真谛。如响水县实验小学王苏娅老师的“确定位置”,创设了生活情景,让学生从班级的同学中提取出了数学信息,通过呈现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室里有序排列的座位场景,激活学生头脑中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学习研究,掌握了方法,并用于解决生活中的此类问题。再如响水县第一小学夏琪老师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至始至终都是联系身边的实例进行学习研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3、着力渗透数学思想,体现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教什么,怎么教?也许是赛课,似乎偏重于怎么教了,而对教什么的考量总有些遗憾。有的课,老师注重多媒体的华美与精巧,却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学什么,怎么教?因为是借班,所以更偏重于怎么教了,而对于什么是学生预习时可知的,什么是学生不知或知之不深不透的把握不够,学生可知的已知的课堂重复演绎的过多,都值得我们反思,更重要的是需要不断锤炼我们的教学技术,灵动我们的教学艺术,积淀理论,激动智慧。最新修订的新课标中把“双基”扩展成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基本思想”,不仅更加强调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更加突出了数学的学科性质。涵盖了丰富数学思想的课,是有蓬勃生命力的数学课,它给人以启迪和深思。如盐城市实验小学嵇瑶老师的“确定位置”和大丰区幸福路小学茅娟老师的“相遇问题”,都注入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都让学生经历了遇到复杂问题可以简单化的思路,通过研究简单问题找到规律,得出结论,再来解决复杂问题。嵇谣老师还提炼出了“知难而退”的解题观点,以退为进找寻解题方法,理解“列”和“行”的含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总之,12位数学老师向大家展示了12节异彩纷呈的“让学引思”数学课,老师们成熟与精湛的教学技艺、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们活跃的思维、踊跃的发言,使学生主体地位在精彩的“让学引思”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淋漓的体现,可谓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他们的课堂有诸多值得我学习、深思的地方。同时,聆听了江苏省优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周淑娟主任对“让学引思”的12节课一一作了精彩而客观的点评,市教科院游基宏老师对本次“让学引思”研讨活动的总结,感觉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