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六倡导六反对心得体会【多篇】

思而思学网 2024-01-13 20:34:45

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才能从思想上不越线。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作风建设六倡导六反对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作风建设六倡导六反对心得体会1】

对党员干部来说,纪律、规矩、底线都是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的准则。党的纪律是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保证全党行动一致而要求党员必须遵守的各项规定,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其中党章是总规矩、党纪是硬约束、国法是铁规则。底线是确保思想和行为不发生质变的红线,党员干部的底线包括政治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等。党员干部守纪律、守规矩、守底线,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靠信心站稳立场

党员干部在该坚持原则、立场的时候没有坚持,往往是因为信念不够坚定,思想上没有树立起理想信念这根“定海神针”。理想信念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责任、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对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心。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坚定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拥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强大定力。

靠忠诚坚守品格

忠诚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就是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下力气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不忠诚,私下说怪话、传播一些所谓的政治笑话、段子也是不忠诚。锤炼忠诚品格要慎独,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不做“两面人”,不做“稻草人”,真正做到“诚于中”“形于外”。

靠敬畏抵御诱惑

*同志一再告诫我们要有敬畏之心。共产党人要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要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总规矩和总遵循,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经常躬身自省,对标道德高线、不触纪律红线、守住法律底线,时刻保持清醒警觉,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靠戒慎防微杜渐

做人做事最怕在细、小二字上疏忽。一些党员干部崇尚大事讲原则、小事论感情。其实,小事不讲原则恰恰是危险的开始。很多落马者都是从失小节、存小过、犯小错开始,由量变到质变,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自毁前程。古人修身提倡“慎厥身修思永”,就是要做到慎欲、慎权、慎独、慎微。因此,党员干部要谨言慎行,不做失德失范之事,坚守党性原则和做人操守。

靠平常心摆正自我

手握权力,容易滋生高高在上的心态,容易迷失自我,不把纪律、规矩、底线当回事。党员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对于权力职位切不可头脑发热、利令智昏,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摆正人民公仆的位置。

【作风建设六倡导六反对心得体会2】

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党员干部能否严守人生“底线”,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品质,纪律观念的“标尺”,更是实现人生安全“不出事”的重要“标志”和“平安大道”。

底线,是做人立身之本,做事思想根基,处世根本标准。人生路上,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本色,不断积蓄正气,牢牢坚守底线。底线,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其线愈牢,其行愈正,其志愈专。底线,是不能突破的道德警戒线。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提到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是党员干部应该守住的底线之一。道德底线托着人的良心,谁挣脱了它,谁就会掉入罪恶的深渊。底线,也是不能触碰的法纪高压线,谁碰谁吃亏。

底线,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也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规程”。党员干部处于单位管理层,是单位建设发展的“火车头”,手中有权力,肩上有重担,身后有资源,按不按《党章》这个“规程”操作,照不照要求办事。反映“觉悟”,体现“党性”,也是党员干部是否为一名合格的党员的“试金石”。倘若,连“底线”都守不住,也就丧失了党员“资格”,逾越了身份“底线”。若再道德败坏、蜕化变质,则会身败名裂,自尝苦酒,最终会难逃党纪国法制裁。

党员干部要守住底线,就是要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无论做人做事,我们都要保持本色,积蓄正气,坚守底线,这样才能立足于世,行高于人,德惠于众。严守人生的“底线”,必先从坚定理想信念做起。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要当成“大德”来坚守。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时刻补“钙”,使之成为立身做人,躬身实践的行动指南。成为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良药”,始终做到知而后行,知行合一。严守人生的“操作规程”,还在于自我警醒。人无完人,难免不足。党员干部只有时刻“明镜高悬”,时刻警醒警惕,时刻如临深渊,时刻如履薄冰,坚持做到“言出思微过,行前否三回”,才能在执行“规程”的过程中少出或不出差错和失误,才能防止误入违规的“雷池”,跌入诱惑的“陷阱”,滑入犯罪的“深渊”。

严守人生的“底线”,更在于历久弥坚。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进步成长,都是一级级干出来的,一步步走上去的。而从人民公仆沦为贪官污吏有时则只是“一念之差”或“一步之遥”。党员干部要以党和国家的利益,单位建设的发展,个人家庭的幸福为重,始终如一,持之以恒,严守人生的每一时每一处“规程”,努力实现从官路上的从始至终的“零事故”。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忠诚和诚信是太难得的品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坚持好做人的底线,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严格遵规守纪,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将来才不会因此而后悔。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