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实施异地中考政策的内容

思而思学网

5月即将过半,不少初三学子应该正忙于中考备战吧,近日,广州出台了新的中考政策,考生们可以异地中考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今年,广州全面实施异地中考政策。根据广州市招考办数据,符合“四个三”条件的异地借读生有16550人,比去年人数减少。业界预计优质民办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或将提高。近日,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院长赵卫平在一场中考志愿填报大会上分析指出,今年是广州中考实施“指标到校”政策的第二年,流标率或会有所降低。

符合“四个三”条件非户籍生减少

2017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需满足“四个三”条件方可报考公办高中。根据广州市招考办数据,2017年广州中考共有93232人报名,其中户籍人数63370人,较上年减少8316人;非广州户籍人数29862人,较上年减少3924人。今年各公办、民办招生计划尚未出来,从去年数据来看,全市公办高中招非户籍生比例不超过8%,共提供4414个公办学位,民办高中的招生计划是4928人,比2015年增加了507人。参考至2017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基本上稳定在6万人左右,预计今年计划亦不会有大的波动。

记者对比往年数据发现,广州户籍考生人数近年一直减少,而非户籍人数五年来首次下降。其中今年满足“四个三”条件非户籍生只有16550人。由此看出,符合“四个三”条件报考人数大幅下降,报考普通公办高中的录取比例会有所上升,各批次录取分数可能会适当降低。不符合“四个三”条件考生选择面变窄,压力较2017年明显加大,报考优质民办高中难度越来越大,预计优质民办高中录取分数会适当提高。

指标到校,今年流标率可能降低

今年是指标到校实施的第二年,示范性高中将招生计划30%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2017年指标计划录取中,全市指标计划总数9189人,指标计划录取总数7656人,流标率16.68%,而省市属学校指标计划总数2013人,指标计划录取总数1372人,流标率高达31.84%。其中六大名校的流标率也较高。如华附流标率达到40%,省实39%,广雅29%,执信35%,二中32%,六中32%。造成流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部分初中学校考生达不到省、市属示范高中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二是中考成绩拔尖的初中学校,考生放弃部分区属示范指标计划。

到底指标到校会带来哪些影响?赵卫平分析,首先,中等偏下层次学校的学生也能考上名校,省市属学校录取覆盖281所初中学校,较去年多79所,占比为59.53%。海珠区某示范性高中校长一语道出:“指标到校对于符合指标生资格且成绩较好的考生来说双保险,也让中间层次学校更加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其次,低于提前批最低控制线的学生获益最大,如低于提前批最低分数被录取的有1352人。占比17.66%;最后,2017年流标率可能降低,提前批统招部分学校录取分数线或会提高。

延伸阅读:广州中考改革:考试科目由6门变6+

随着高考改革的出炉,中考改革也在开学不久揭开神秘的面纱??从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评价方式、招录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变脸”。按照教育部试点时间来算,这次改革受影响的是目前在读的小学生,广州中考科目有可能由6门必考“套餐”,变成6+的“自助餐”,而综合素质评价也将作为录取的依据之一……这些变化,将对未来的考生和家长带来什么影响呢?

中考将改革 目前在读小学生将受影响

按照教育部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中考改革)的要求,中考改革试点是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现在的初中在校生、非试点地市仍执行原来的考试招生办法不变。

据了解,广州何时成为试点城市还是未知之数。如果广州在2017年率先成为试点城市,那么,2017年入学的初一学生(目前在读的六年级学生)将参加改革后的首次中考。这次中考改革影响的主要是现在在读的小学生。

或增加开考科目 杜绝不考不教、不考不学

这次改革的重头戏是考试科目构成。按照方案设定,把初中所学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范围,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情况。而在具体的操作上,把语、数、英、体育纳入统一录取计分项目,而其他科目可以由试点地区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自主确定哪些纳入“录取计分”。也就是说“全科开考,部分计分。”

从广州的情况来看,初中阶段学习12门文化课,而中考只考语、数、英,物理、思想品德和化学六门,生物、历史和地理、音乐、美术、计算机则不考。据业内人士透露,改革之后,很可能把部分如今没有考试的科目都纳入选考范围。

据新政设计者透露,为了防止增加学生负担,改革进行了综合设计,比如在考试内容上,减少单纯记忆内容,重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而在成绩呈现方式上,鼓励通过等级方式呈现。值得一提的是,没有纳入总成绩的科目只需合格就可以了。

“所有科目都要考,届时负担到底如何,则要拭目以待。”广东省特级教师、卓越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卫平说。

广雅实验学校校长钟秀平认为,对于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学校来说,全科开考不会增加很大负担,但是如果把电脑、艺术纳入计分的话对农村学生并不公平,所以建议纳入中考计分科目数量应该相对稳定,不宜增多。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录取 影响或不大

教育部要求,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让以往处在从属、参考地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主角,在高中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为此,对综合评价的内容、重点和程序都做了细化规定。

记者了解到,此前各地的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录取中几乎都是走过场。广州一中副校长何茹称,“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已纳入中考参考,但是只是给录取之后的高中学校做参考,中考还是按照成绩录取。”

那么改革后综合评价对录取的作用有多大?以教育部较为肯定的浙江嘉兴的方案可见:其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从品德表现、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等四个维度开展,采用等第赋分制,最终把3年评价总分折算后的分数纳入中考总分。其设置四个等第。A等20,B等17,C等15,E等12,各学校的等第比例相同。比如A等不超过25%,B等不超过50%等,E等不超过5%。

“这样的方案广州是否会借鉴还是未知数,但综合素质评价对中考的影响有限。”赵卫平说:“综合评价的过程可以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评定过程繁复,一些城市的评价流程包括自评、互评、老师评、家长评等环节,对于日常工作繁忙的老师来说,要写出不是千人一面的评语已经很难,更何况要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艺术、创新、公民素养,要综合评价真的比写评语难得多,教师的精力不足会让评价失真。这样其信度和效度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为引发新的不公”,他说,“有智慧的家长一定会关注孩子的素质和特长发展,但是不要指望这个评价对你的孩子升学有很大的影响。以浙江方案为例,综合评价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只有几分,所以影响真的不大。”

无独有偶,广东省政府督学李伟成认为,综合评价的过程受教师的专业性以及学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而且主观性强指标难以量化,所以一直没有成为录取依据。“浙江的方案把综合评价量化具有操作性,但是其科学性还是要打个问号。如果整个班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等级比例应该如何划分呢?” 他认为,广州可以借鉴但是应该避免把问题简单化。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