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关注十三五创造新生活手抄报资料字少点的简单漂亮

思而思学网

“十三五”期间,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中国经济处于“叠加期”、转型期,有很多发展难题需要破解。面对发展难题,需要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大胆担当。*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下面是快车教育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注十三五创造新生活手抄报内容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关注十三五创造新生活手抄报内容资料】

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战略指引下,中国经济航船已经稳稳行驶在世界第二的位置。新形势、新角色,中国已经整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新理论、新实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结构的变革者;新理念、新思想,中国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发展的推动者;新战略、新措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关键时期的关键点上,中国迎来了第十三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虽然规划还没有发布,但是,“学习中国”小编判断“十三五”规划至少有十三个第一。

一、新一届领导集体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行程表”,五年计划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三五”规划是以*同志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个规划又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点上,所以,*等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据媒体报道, “十三五”规划和以往不同,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提高了规划的期望和要求,前期工作不仅采用了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中国社科院等传统“智囊团”,还首次邀请来自业界和民间的智囊加入,甚至听取了亚开行、经合组织等“外脑”的意见。

4月,中央就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大约有52名专家参与计划的编制工作,为了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此次入选的专家,超过半数都是 “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央层面成立了三个专门工作小组,国家发改委前期牵头成立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起草小组,中财办牵头成立规划建议起草小组。编制规划有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即10月份提交十八届五中全会讨论、全国两会提请审议,前后历时约两年时间。

据参加过计划编制的专家介绍,编制计划在内容上也有两个重要节点,分别是制定党中央关于规划的建议和制定规划的基本思路。两者分别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牵头,最终会同合力,以《纲要》形式来囊括中央指导意见和各界建言,以提升规划的可预见性和可执行力。

*等中央主要*在公开发表的讲话中,数次提及“十三五”规划编制。3月份,*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团组讨论时说:“我正在集中思考‘十三五’规划。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规划,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规划。”

3月16日,*会见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时,主动提及“十三五”规划,“相信在新的规划中我们会找到中欧合作的契合点和新机遇。”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与超过18个省份党政负责人的座谈中都将“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作为主要议题之一。5月27日,对浙江考察时,*召集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就“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召开座谈会。6月18日,在贵州召集西南7省区负责人谈“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7月17日,在长春考察时,*又召开东北4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多个场合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去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编制“十三五”规划曾专门召开过会议。

二、完成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全民小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整整奋斗了10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内涵却大不一样。

首先是覆盖的人群要全面。要覆盖13多亿中国人,这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涵。一再强调:“全面小康是要惠及13亿人民的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是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

其次是覆盖的领域要全面。全面小康应覆盖所有领域,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要让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可见中国的全面小康不仅是“经济小康”,还必须是“政治小康”、“文化小康”、“社会小康”、“生态小康”。

再次是发展要全面。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要全面,一方面,中国现在发展进入新时期、新形态。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持续保持三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期,中国已经连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正孕育着革命性的转变,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发展要真正走上追求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要瞄准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做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也要全面。关注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作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注重人的发展,体现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追求,体现的也正是我们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要求。

为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主席开创性地制定出精准扶贫战略并把扶贫减贫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就任三年来,去的最多的就是贫困地区,每到一处总是支持、扶持贫困地区发展,鼓励贫困地区人民奋发奔小康。如1月20日,*同志到云南调研,专门把独龙族的群众请到宾馆接见并对他们说:“我来见大家,就是鼓励你们再接再厉,也是给全国各族人民看: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他多次对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三、圆梦征程上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引导下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中,立足国情、顺应民意而形成的理想追求,“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多种场合对中国梦做过多次不同维度的概括和描述。6月6日,*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广大海外侨胞有着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起来,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团结一心奋斗,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梦想的强大力量。”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5月,*在接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等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时回答到:“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 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

如何实现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会上*坚定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用三个“必须”勾画出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

四、经济新常态下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新形势、新实践,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第一个五年规划。“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30多年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作用的客观体现。

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11月 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峰会上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7月20日,*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时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只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只是意味着速度要下一个台阶,而不是意味着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即使是7%-8%的中高速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仍是名列前茅。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同志牵头起草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断,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新目标。“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积极倡导在全世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征程上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十八大报告指出:“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十八大以来,*主席深刻思考人类命运,准确把握世界大势,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进行阐释。

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第一次向世界传递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说:“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强调:“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二十国集团*第八次峰会上,*指出:“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峰会时*说:“我们要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各经济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表示要把上合组织打造成“成员国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成员国共谋稳定、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和战略依托”。

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4月22日,*在亚非*会议上指出:“各国应该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加强亚非合作,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 ”9月28日,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讲话,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联合国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21世纪更好回答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六、新发展观指导下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同志站在世界制高点,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对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不仅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战略,而且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十三五”规划是在*的新发展观指导下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计划。*的新发展观强调永续发展、绿色发展、和平发展和共同发展的和谐统一。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3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上*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为了实现亚洲和世界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资源环境得到永续发展,我们亚洲各国应该统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维护世界和平,保证世界各国都有和平的发展环境,同时还要坚持平等发展和正确的义利观,相互尊重,和平发展。中国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讲话中指出:“要改善国际发展环境,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坚持共同发展。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足够大,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一些国家越来越富裕,另一些国家长期贫穷落后,这样的局面是不可持续的。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时,应该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七、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下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下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同时也将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发展中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攻坚克难,唯有改革。只有以全面深化改革主动适应新常态,才能更好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

*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据统计,自1月第一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召开至今,中央深改组会议共召开17次,审议及审议通过 84份文件,即平均每隔1个多月就会召开一次会议。这84份文件虽然各有侧重,但都直指改革中的“硬骨头”。中国改革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改革是一场革命,一旦发动就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从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重要指示,中国的改革开放一直在路上,不懈怠,不停滞,更不会倒退。

八、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下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一届领导集体管党治党新方略,也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是这一新形势下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

*在其上任伊始的首个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12月,在江苏考察时,又在“从严治党”前面加了“全面”两个字。1月13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深化拓展,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党是的领导核心,只有一个强大的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从严治党不能松解。3月5日,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 3月6日,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

九、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下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下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将是全面贯彻法治理念的规划,同时,全面依法治国将为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的法律保证。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法治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设,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8月19日,*在*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的重要保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是解决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保持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势头,不断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紧密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夯实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制基础。”

10月20日,*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时指出:“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目标就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法治体系,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

十、“一带一路”战略下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将是第一个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制定的五年规划。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将与“开放”紧密相连,全球资源都将被“请进来”与中国资源相配置,而中国也将“走出去”参与全球的资源配置。而“一带一路”将是“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大通道和接待场,“十三五”规划也将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中国在‘十三五’期间要成为全球最大市场,要带动更多周边国家奔向它们的小康。中国的发展不仅有示范效应,更能帮助它们规划,为它们提供资金援助,提供市场。

建设“一带一路”,是以*同志为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3年9月和10月,*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正由构想变为现实,合作取得长足进展。10月15日,*在北京会见了出席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的外方主要代表。*指出:“两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6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正在逐步收获早期成果。‘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奉行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宗旨,将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十一、创新驱动战略下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下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因此,“十三五”规划也将全面体现创新理念,将是一个创新的规划。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将创新战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3年7月17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时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结合实际坚持运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2013年9月30日,在主持*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8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他在会议上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十三五”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战阶段。3月23日,*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四个坚持”和一个目标:坚持需求导向、人才为先、遵循规律、全面创新。到 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保障。

十二、互联网+战略下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是国家互联网+战略下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因此,规划将是充满“互联网味”的规划。*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对互联网的重视,既有现实考虑,又有战略考量。

2012年12月7日,*考察腾讯公司时指出:“现在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月27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讲话:“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两会期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7月4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了11项重点行动和7方面保障支撑措施,提出了发展目标。“互联网+”行动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使其成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十三、坚持“三个自信”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自信”科学论断指导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一个充满*自信的规划。十八大报告指出:“,,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报告关于“三个自信”的重要论述,“三个自信”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高度政治自信,清晰地表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走、坚持和制度的决心和信心,对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必将产生极为重要的精神推动作用。

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我们党的道路自信,主要取决于我们选择的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富裕之路、民族复兴之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自觉做的坚定信仰者。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正确与否,是直接关乎党的性质、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党的理论自信,主要来自于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并发展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强大精神力量。理论是行动指南。90多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而理论上自信则是我们战胜困难、挑战风险、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自觉做的忠实践行者。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推进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就是制度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完善制度,用制度保障、改革、发展的成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不断开创了新局面,赢得了新胜利。实践充分证明,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集中体现了的特点和优势,这些成功实践也更有理由让我们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捍卫制度,就是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捍卫*成果;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自觉做制度的坚强捍卫者。

以*同志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与时俱进新理念、紧跟时代新思想、高瞻远瞩新方略、实事求是新举措,精心谋划的“十三五”规划即将出台,它不仅将给中国人民带来诸多幸福的“第一”,也将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向人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即将在“十三五”规划的引导下,,昂首迈上民族复兴的新起点。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