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准扶贫培训心得体会汇总篇

思而思学网

导语:我们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不搞大而化之地大水漫灌,在扶贫对象、产业项目、资金安排和规划措施等方面,要做到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有针对性地精准扶贫之策。下面是思而学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精准扶贫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一:关于精准扶贫培训心得体会

省扶贫办在武汉举办了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精细化管理暨扶贫宣传调研培训班,各地市、州及重点县扶贫办分管副主任和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

一、培训情况及体会

此次培训,省办在课题设计上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所请授课专家、学者及领导均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人士。7个学习课题分别是:省办副主任讲的《学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讲话的几点思考》,省办处长讲的《扎实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省办处长讲的《老区插花贫困地区项目管理》,省委办公厅处长讲的《如何做好当前的信息工作》,经济日报记者站站长讲的《新闻策划与宏观决策》,省办副主任讲的《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几个重点问题》以及省外宣办王中桥主任讲的《新型媒体发展的动态与管理》。

通过此次学习,我个人觉得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主要体会有以下五点:一是提高了认识,二是受到了启发,三是增强了信心,四是明晰了思路,五是学习了实际工作要领。特别是在听了省办、两位主任的讲课后,进一步了解了当前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明确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找到了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掌握了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相关实用技巧与方法。

二、关于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结合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两少一多”(扶贫资金少、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多)这一客观工作实际,我就如何做好插花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浅薄的思考。

1、在争取领导重视和提高基层干部群众认识上下功夫,努力消除对扶贫开发工作的“五论”认识误区。目前,针对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着“五论”认识误区,即:次中心论、无碍大局论、弹性任务论、施舍即可论、低保养活论,而这五种认识误区在我们插花贫困地区显得尤为明显。如何消除这些认识误区,我认为要从两个层面下功夫:一是对上要多向领导汇报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性、目标任务及当前形势,积极争取领导的高度重视,消除领导心中扶贫开发工作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次中心论和无碍大局论的思想观念。二是对下要多向基层干部群众宣传扶贫开发的政策、目的、要求及措施,让他们消除弹性任务、施舍即可论和低保养论这些认识误区。要通过对上、对下两个层次,汇报和宣传两种形式,让全社会认识到扶贫开发、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的本质要求,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梦想,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要求,是一面旗帜、一项事业、一种责任、一个挑战、一种荣耀。

2、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增强扶贫开发的靶向性和目的性。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难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五难”,即:对象识别难、缩小差距难、规划落实难、产业培育难、资源整合难。如何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五难问题,就需要我们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靶向性、目的性以及对象瞄准的精准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加以探索:一是找准扶贫对象,明确扶贫靶向,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插花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力量薄弱造成对象难以找准的问题,可以与民政部门的低保年度核查进行有机结合,利用民政部门基层工作人员和力量,在进行年度核查时来解决扶贫对象找不准、靶向不明的问题。同时将扶贫信息系统进一步做实、做强。二是通过改“大水漫灌”的方式为“精确滴灌”的方式,抓好开发到村、扶贫到户工作,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针尖上,切实起到引导和示范带头作用。三是针对扶贫开发过程中项目分开、资金分割、部门分权、领导分心的工作现状,要充分利用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协调能力,最大限度地整合各部门、各行业的扶贫帮困资金、资源,重点投入到老区和贫困的镇、村,消除扶贫开发工作中“扶强不扶弱”的现象,减少贫困人口“被富裕”的情况。

3、在产业扶贫上做文章,提升能力的同时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也是难点。在进行产业扶贫时要遵循规模化、工业化、市场化、特色化的特性,同时结合我市特色支柱产业,找准产业扶贫的着力点和项目支撑点,进行重点扶持。就我市而言,建议从以下特色产业进行扶贫开发:一是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目前,我们的邻居潜江已经发展出小龙虾的完整产业链,对此,我们可以在郑场、毛咀、?河等邻近乡镇发展小龙虾养殖,通过“借船出海”的方式,做出自己的特色。二是发展藕带种植业。利用我市彭场、沙湖、杨林尾等镇藕带深加工这一本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藕带种植,进一步拉伸产业链,为贫困农民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三是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以长?口、胡场、三伏潭现有种植基地为龙头,引导和扶持有意向和能力的贫困户开展大棚蔬菜种植,并对他们进行定点帮扶。四是发展生态畜禽养殖。利用郑场、毛咀、郭河三地已经形成的生态畜禽养殖规模,采取养殖大户带贫困户的方式,引导和带动贫困户进行生猪、蛋鸡和蛋鸭养殖,为贫困户打开脱贫致富之门。

篇二:关于精准扶贫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X月,作为一名位于XX山区乡镇的主要负责人,我有幸参加了国务院组织为期X天的扶贫干部XX培训班,亲耳聆听了全国知名专家、学者、领导的授课。几天来,我沉浸在老师们精彩的讲解中,思想上受到了强烈振憾,理念上有了全面的更新,知识又得到了充实提高,培训班的课程学习让我感触良多。

一、几点启示

这次培训班举办得非常及时,很有必要。培训班上安排的各位专家学者的讲座讲解,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意深远,针对性强,对我们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对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打好扶贫连片开发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培训学习,我深有感触,深受启发。

一是必须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要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形势和任务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坚持和完善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做法,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必须完善扶贫工作的新体系。在长期实践中,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表现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和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扶贫开发工作体系。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做好本地区本单位的扶贫开发工作。

三是必须构建扶贫工作的新格局。中央确定了专项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面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这为新阶段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作方地方政府,我们一定要适应新形势,对接新政策,立足国家大扶贫格局,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坚持做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统筹兼顾,合力并举、全面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格局。

四是必须建立扶贫开发的新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强化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重点扶贫地区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改革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考核办法,调动各级部门推动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协调指导,积极推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新格局,特别要注重搭建运行规范的平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建立完善贫困地区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监督。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营造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今后工作思路

XX镇是典型的山区大镇、贫困地区乡镇,辖国土面积X平方公里,X个行政村、X个村民组,X万人,其中特困人口达X人,占人口总数的X%;贫困人口达X人,占人口总数的X%;并村前贫困村达X个,占总数的X%以上,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边远的贫困山区。近年来,各级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XX镇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强镇”目标,把突显区域特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保持优良生态,统筹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的定位,坚持以旅为基,突出转型跨越,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我镇以整村推进为载体、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易地扶贫为补充,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新农村建设为基础,不断增加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使全镇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成绩只能过去,扶贫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今后,XX镇将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扶贫工作中心,重点抓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重点工作,围绕我镇美好乡村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继续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尽快推动农村主导产业的形成,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进一步理清扶贫开发工作思路。XX镇“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形结构,拥有临近天柱山的区位优势、山灵水秀的生态优势、特色基础牢固的农业优势。按照潜山县发展规划建设西部生态旅游区的要求,只能走生态发展之路,旅游业、特色农业、资源环保型加工业是XX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做好XX镇自身的扶贫开发,我们必须始终坚定“新兴产业抓培育、特色产业抓优势、传统产业抓提升、创优环境抓招商”的产业转型思路,以产业升级为突破口,加快兴旅、特农进程,加大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

二是继续组织实施“整村推进工程”。XX镇将对未脱贫的重点贫困村实行分批安排,在工作中谁地积极性高,就支持谁。激发重点贫困村的干群要求支持的积极性。在整村推进项目开展以来,我镇先后有七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解决了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平均每村投入30?4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或以工代赈资金达80%。并适时把整村推进工作与新农村试点、选派干部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决策、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提高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效。

三是加快推进产业化扶贫进程。要大力扶持发展农特产业,努力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一是加快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设。培育和壮大具有产业基础的茶叶、瓜蒌、蚕桑、食用菌、旅游等产业化进程,实施好“一村一品”工程。二是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争取政策性资支持。三是加快产业化扶贫基地是建设,加大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四是做大做强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景区创建力度,做好品牌营销,促进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农民外出打工奠定坚实基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人而宜、分类培训、多渠道就业的原则,实现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意向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采取订单、定点、定向培训等多种方式,抓好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努力实现稳定就业,为贫困人口拓宽致富渠道提供保障。着力实施好“阳光培训”、“雨露工程”等民生工程,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各类培训班,助推农民思想意识的改变,着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加强农村建设主体的素质。

篇三:关于精准扶贫培训心得体会

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像对待家人一样,以一种既有责任又有感情的担当精神,一户一户、一人一人地帮扶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大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突出责任倒逼,落实各项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压紧压实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是强化一岗双责。市、县区、乡镇都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靠实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的主责主业,特别是落实各县区的主体责任、重点扶贫工程专项方案牵头部门的主抓责任、其余市级部门单位的参与责任,做到职能工作与脱贫攻坚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一岗双责、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党建保障。实施党建扶贫工程,出台党建扶贫21条硬措施,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各级扶贫干部,特别是通过从严从实选配、从严从实履职、从严从实监督、从严从实考评全面加强第一书记工作,注重选派递进培养学员和后备干部担任第一书记,落实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和干部保障。利州区、青川县对每个乡镇增派1名扶贫副乡镇长。全市每个乡镇都落实了1名扶贫专干,每个贫困村都落实了1名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平均年龄38岁,其中后备干部占55%。

三是强化督查考评。加强跟踪问效,每月督查通报1次进展情况,及时落实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驻村干部考核情况与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考评挂钩。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和典型事例。分类制定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销号、贫困户减贫的具体标准,精准考核扶贫成效。对完不成脱贫任务的县区和市级部门,年度绩效考评降低一个等次,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近期,结合“走基层”活动,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集中对全市739个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

四是强化激励引导。落实激励政策激发集聚各级各方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对提前2年摘帽的县区奖1000万、提前1年摘帽的县区奖500万;对如期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提升村三职干部报酬,延续产业扶持、技术培训、兜底保障等政策支持;对下派任职的第一书记,保留原机关工资福利,同时享受每月300月至400元的艰苦边远乡镇津贴;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参与脱贫攻坚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营造全社会重视、参与、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朝天区对完成脱贫任务、达到小康标准的村三职干部提高补助标准,与社区干部享受相同报酬。

二、突出问题导向,补齐制约短板。在推进脱贫攻坚中,我市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特困户扶持难、农村整体发展慢等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增添举措,正逐步加以解决。

一是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增加投入。要全面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减贫任务,5年大约需要硬投入250亿元,对于我们这个“吃饭财政”的市来说压力巨大,只能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投入和社会投入,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地方财政投入10亿元,对接省10个专项方案争取80亿元,金融投入10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60亿元、扶贫小额信贷3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收益债10亿元),吸引社会资金30亿元,群众自筹30亿元,基本可以解决扶贫投入的问题。60亿元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上报省农发行。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评级授信面达86%,授信额达26亿元。旺苍扶贫小额信贷经验全省推广。

二是以“三分红两保障”促进特困户脱贫。针对1.88万户无劳动技能的特困户,采取耕地林地产权流转入股分红、财政扶贫资金股权量化有偿使用分红、种植业托管养殖业寄养理财分红增加特困户收入,整合农村闲置空房保障特困户住上廉租房,实施十大救助制度保障对特困户的救助救济。旺苍县盘活闲置资产为特困户提供廉租房的做法得到了省委农工委认可。

三是以“两轮驱动”促进农村同步发展。针对我市北部山区农村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同村同院落与建卡贫困户差距不大的临界贫困户,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区域攻坚”两轮驱动战略,既大力解决水、电、路和增收产业等区域共性问题,又切实解决看病、住房、子女上学等农户个性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农户共同发展。

三、突出综合施治,体现脱贫成效。在精心谋划今后五年脱贫攻坚的同时,扎实推进今年的扶贫工作,我们坚持“创新机制、完善路径”统筹推进、“开发式扶贫、救助式扶贫”综合施治、“区域攻坚、精准扶贫”两轮驱动、“项目扶持、智力扶持”双管齐下、“依法扶贫、社会监督”有效结合,促进贫困群众稳步脱贫、逐步奔康。

一是增收减贫成效更加明显。今年计划实施的扶贫项目基本完成,新发展猕猴桃、核桃、茶叶2.6万亩,养殖生猪、山羊、土鸡15万头(万只),开展农业实用技能技术培训8万人次,实现创业就业1.2万人,初步统计,贫困群众当年人均增收近1000元,截至目前,今年已减贫6.35万人、占目标任务的105.52%。

二是群众幸福指数较大提升。152个贫困村脱贫解困有力推进,新建通村入户路435公里,解决安全饮水2.46万人,改造农村危旧房1.5万户,群众普遍反映,通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真帮实扶,现在的农村“道路平又宽,吃水不用担,打米不愁电,房屋换新颜”。得到实惠的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更加高涨,“政府扶,干部帮,自己还有手一双,不等不靠建家乡”成为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三是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加快。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的成效更加明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平稳发展。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4.43亿元,增长8.7%,增速居全省第8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7.59亿元,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66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80元,增长10.8%。探索实行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等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农业部等国家部委领导的肯定,突出“五个坚持”推进脱贫奔康做法得到曲木史哈副省长的肯定性批示。

四、扶贫要扶智,教育扶贫作为脱贫“五个一批”工程之一,肩负重要使命。要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扶贫基础性工作,着力扩大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针对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精确帮扶,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要构建全领域结对帮扶关系,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精准帮扶要全面覆盖贫困地区每所学校、每位教师、每名学生。对留守儿童要跟踪接力关爱帮扶,使贫困地区孩子上升有通道、就业有技能、发展有希望,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精心组织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必须落实到每村每户每人,从源头上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要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地方病、慢性病的防控及艾滋病干预力度,强化乡村医生培养,实施远程医疗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保障贫困人口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扶贫攻坚提供健康保障。听取四川医改工作汇报时,她要求进一步聚焦改革重点,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线,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尽快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理顺药品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