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为心得体会最新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18 23:56:42

导语:为官不为现象当然不是时至今日才突然冒出来的。只不过,随着改革步入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随着高压反腐的一路高歌猛进,为官不为的积弊和危害也逐渐凸显出来。下面是思而学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2017为官不为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帮助!

2017为官不为心得体会(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大地的行政官员中间,"为官不易"的声音渐渐多起来。其原因有二。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规范各级干部行为的多项禁令密集出台,立规矩、纠"四风",执纪监督空前严格。一些官员感到"为官不易";二是"为官不易"对一些官员来说,旧方式尚存依赖,立新更是不易,形势的快速发展也让其感到了本领恐慌和问责的压力。

其实当今官员感到"为官不易"是好事。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如果做好都是不易的。做官也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高诱惑的职业。目前,绝大部分官员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疲劳"及"压抑"心理。常怀"为官不易"之心,既是对中央三令五申的敬畏,也是既不循规蹈矩,又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的内心真实写照。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是民生改善,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重大。往深处推进改革势必对既定利益格局进行重新调整,会遇到较大阻力。改革的这些复杂性、艰巨性、紧迫性都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巨大考验。一个敢于做事、勇于担当的党员干部,发出"为官不易"的感叹,是对当前发展大势的清醒与自觉。有所知,才会有所畏,才会如履薄冰,不易之感才会沛然心间。

为官诚然不易,"为官不易"可以不为官,但既然选择为官就不能不作为。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从本质上讲,"为官不为"是一种典型的官僚主义。在反"四风"的背景下,也许会有官员认为约束多,越"不为"出错机会就会越少。在新的政绩观考核下,抓项目做决策,不但要看官员干了什么,而且还要看效果,决策失误,甚至还会被问责。"为官不易"不能成为"为官不为"的借口,正如刘云山所言,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

为官要为,而且要愿为、能为、善为。社会发展到了一个矛盾叠加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分配不公的问题以及就业难、住房难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矛盾重重叠叠。在各种矛盾之间,要游刃有余,就必然要求党员干部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感到"为官不易",就要在不易处补课,加强修养,提高学识,不断把不能为的事情变成能为、愿为的事情。

2017为官不为心得体会(二)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总结出为官不为“五型”:“打盹型”,精神萎靡不振,遇事装聋作哑;“木偶型”,工作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太极型”,有问题左躲右闪,遇矛盾上推下卸;“比划型”,用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说唱型”,动口不动手,务虚不务实。

这描述的是为官不为的客观表现。那么,导致为官不为的主观因素又是什么?结合实践分析,四种不良心态值得警惕。

其一,畏惧。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压反腐成为新常态,“打虎拍蝇”战果丰硕。这在极大震慑腐败分子的同时,也让一些领导干部患上了“反腐恐惧症”:有问题的人惶惶不可终日,无心推进工作;没问题的人则抱着“明哲保身”的错误观念,把反腐倡廉和干事创业对立起来,不去推进工作。比如争资立项,以前是千方百计跑资金、全力以赴争项目,现在却以“风声紧了,要求严了”为借口,不跑不争了,甚至有些资金给了、项目批了,也拖着不落实甚至设法推掉。

其二,迷茫。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旧体制没有完全废除,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一些领导干部不学习、不钻研,对新常态严重不适应,思想迷茫、行动失据,于是就抱着“不干事不出事”的心态,尸位素餐、等待观望。

其三,撒娇。正如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所说,过去,一些干部无利不起早,没利不当官;如今,他们对“新底线”“新规矩”表现出不适应,大谈所谓“为官不易”,“这其实是在撒娇”。现实中这种状况确实不罕见。一些官员眼看制度笼子越织越密、作风管束越来越严、违规成本越来越高,索性满地打滚、为官不为,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

其四,顶牛。本届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简政放权,一年多来,国务院提前完成了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三分之一的目标,一些地方行政权力最多减掉了近七成。简政放权,原本是既突出“放”又强调“管”,一些患有权力“依赖症”的官员却因为对“放”心怀不满,于是便任性地“一放了之”,以怠行职责的方式搞消极对抗,跟中央顶牛。结果是,乱伸的手缩回来了,监管的眼也闭上了……

2017为官不为心得体会(三)

自中央八项规定执行以来,“脸难看、事难办”的机关作风大为改观,吃拿卡要、胡作非为之风大幅收敛。在这种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的大环境下,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为官不为的“太平官”现象却有所抬头。许多老百姓抱怨,有些干部手不伸了,钱不拿了,事却比以前变得更加难办甚至不办了,推诿扯皮、拖卡慢蹭的情况也多了起来。应该说这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如不解决对事业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为官不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居功不为型。这种人工作时间较长,年龄较大,资历较老,有的已接近退休年龄,升迁无望。他们觉得自己过去作过贡献,现在已“船到码头车到站”,该“歇歇脚、享享清福”了,于是乎工作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只求不出事,不想再干事。

第二,无利不为型。这种人信奉“无利不起早”,遇事先打利益算盘,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甚至在作风建设面前消极怠工,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疲疲沓沓混日子。

第三,无胆不为型。这种人怕字当头,怕为人先,怕担风险,怕担责任,怕得罪人。他们认为,干事就会有风险,就难免出错,就会得罪人,改革容易失范,创新容易出事,进取容易受挫,只求不出事,宁可不干事,但求平安无事。

第四,激励缺乏型。干部需要激励。一个地方如果有优良的政治生态,在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奖励上公平公正,对干事创业者能给予及时的提拔重用和褒扬奖励,则主动干事创业自然会蔚然成风。反之,如果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不好,用人不公,赏罚不明,甚至出现“逆淘汰”现象,让贤者不如亲者,干的不如看的、跑的、送的,则为官不为行为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

不良表现有三:

“慢作为”:推诿拖延、效率低下。

“庸作为”:把关不严、监管不力。

“懒作为”:消极怠工、纪律松弛。

产生原因有四:

一是信仰缺失。少数党员干部对领导交办的事就“为”,而对群众的事情就“不为”,漠不关心,这是“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用”认识降低和淡薄的表现。

二是责任缺失。少数党员干部丧失担当认识,工作因循守旧保守固化,不想创新不敢干事,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忘却了自身岗位应尽的职责。

三是能力缺失。一些党员干部因为不学习、不研究,存在着“能力恐慌”、“本领恐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无所适从,自然难作为。

四是制度缺失。“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由于缺失合理公平的考评考核体系,也导致一些党员干部丧失工作激情。

主要措施:

一要定岗、定员、定编、定责。为官不为主要原因是职责不清,如果职责定位清楚,知道自己做什么,这一问题会很好解决。

二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担当精神。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宗旨认识和从政道德教育,使党员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是公职,职责是公务,待遇是公定,牢固树立 “当官须为民、为官须有为”、“当官与发财应当两道”、“干部的价值就在于担当”、“不干事也是腐败”的理念,以干事创业为荣,以为官避事为耻,引导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干其事,建其功。

三是完善用人机制,引导为官有为。通过完善用人标准、完善考核办法、加强干部交流工作、建立和完善干部退出机制,及时撤换那些精神懈怠、能力滑坡、不思进取的庸官懒官。

四要强化监督机制,克服为官不为。包括加强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把为官不为作为监督的重点,严格执法执纪,让为官不为者及时受到问责和惩戒; 加强群众监督,主动开展群众问政、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工作,督促干部认真履职,扩大人民群众对干部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加强网民以及媒体监督,及时褒扬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干部,鞭挞为官不为的干部,在全社会营造干事创业的优良氛围。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