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信案件心得体会精选【二篇】

思而思学网 2023-12-20 10:10:03

 杨信在担任大庆市市长、齐齐哈尔市市长、齐齐哈尔市委书记、齐齐哈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严重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接受礼金,违规买卖股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杨信案件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杨信案件心得体会1】

自古至今,官商勾结已经成为腐败的“高发区”,权钱交易成为一些官员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一些官员为了一己之私,利用手中权力涉租寻租,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侵吞国有资产,大搞利益输送、大发不义之财。官商勾结,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干群关系,百姓怨言颇多,整治官商勾结已经刻不容缓。

官员贪污腐败的最关键因素是缺乏道德信仰,缺乏法律意识,党性觉悟较低,所以必须加强官员的学习教育,加强行使权力官员的思想拒腐性。权利干部要在认真学习党章中加强党性修养,要在学习党章中提高党员自身修养和素质。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应始终如一、言行一致地为人民服务,坚决抵制金钱的诱惑,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官商勾结,贪污腐败,而腐败产生的根源是“失去了制约的权力”。反腐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长效机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下功夫。抓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坚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对“官商勾结”的现象,发现一例,严查一例,绝不姑息。

官商勾结是官员腐败的重要源头。在党中央高压反腐态势下,部分领导干部顶风违法违纪,官商现象勾结凸显,损害党和国家利益,造成恶略的经商环境。笔者认为,杜绝官商勾结要坚持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并行,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根源上杜绝“官商勾结”。

【杨信案件心得体会2】

历朝历代,“官商勾结”都是滋生腐败的重要根源之一。随着十八大以来各种官商勾结的腐败案中不难看出,奸商们通过“权钱交易”,利用手中的“钱”,得到了官员们收中的“权”,获得央企大单、政府支持、经营政府特许资源,甚至侵占国有资产、抢占国家资源等等为自己谋取暴利的工具,从而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损害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官员有权,奸商有钱。“权钱交易”在这样的、特定的温床中很容易生根发芽。因此,要治理“官商勾结”,要治“奸商”,更应“治官”。

可喜的是,随着高压反腐态势从中央向地方的深入推进,不仅拉出了一大批“小老虎”、“大老虎”、“老老虎”,也拉出了一个个隐藏于“老虎”身后的“商业圈”。如此大阵仗的廉政反腐败行动,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世钟”,特别是对一些长期渴望进入“圈子”的领导干部形成了震慑,让他们彻底地断了念想,从思想深处与不正官风“说再见”。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想都不要想,一触即跳,才能守得住底线。”这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警示告诫。而无数事实也证明,要想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除了抓出“老虎”和“苍蝇”, 谨防“狐假虎威”式的“官商勾结”也非常必要。各级党员干部只有时刻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要为人民用好”,才能使官与商在阳光下交往,并肩前行。

领导干部要敬畏权力,摆正位置。敬畏权力,说到底是以人民的敬畏,是对责任的敬畏。体现的是一种自律意识,胸中有底线,行为有操守,所谓“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由此可见,能否做到敬畏权力,核心在于把人民摆得正不正、公仆位置站得对不对。只有用权为公的责任,没有以权谋私的特权。领导干部慎用权、为人民掌好权,既需要升华精神境界,更需要付诸行动。

同时,要始终坚持铁腕反腐、“零容忍”,保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要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要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古人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惩贪治腐、激浊扬清,要从眼前问题抓起,抓早抓小抓苗头。反腐败不是毛毛雨,抓作风也不是一阵风,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工夫,既要打改进作风的攻坚战,又要打改进作风的持久战,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地敲下去,把抓作风建设变成常态,发现反弹立即严肃处理。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