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担当有作为心得体会三篇【优秀】

思而思学网 2023-12-05 09:33:36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为各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关于担当的指示要求,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强化知责思为、履责善为、尽责而为的担当意识。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敢担当有作为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一:敢担当有作为心得体会

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坚持“抓发展、抓民生、抓党建”工作布局,确立了“8528”总体发展战略、“四个工程”体系和以“实干”的鹤岗城市精神。工作目标已定,思路已清,措施已明。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需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特别是要大力增强担当意识,以敢于担当的境界、主动担当的勇气、能够担当的信心、善于担当的能力、积极担当的行动,来推进工作落实。否则,再好的部署也会落空,再好的目标也难实现。

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品质和基本素质,是过硬工作作风和良好精神状态的具体体现。*同志在6月28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市委全会《报告》明确提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面对挑战和难题的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冲上去、攻下来。”

担当,是一种境界。“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是内心深处价值追求和思想境界的具体表现。在担当面前,最能反映一名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党性修养。不敢担当,软、怕、躲、退,说到底还是因为个人得失之心太重,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忧的不是不辱使命,而是个人名利;虑的不是事业进展,而是个人“进步”。安心不尽心,在职不履职,坐失良机,贻误发展,让组织失望,让群众寒心。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只有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才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敢于担当负责。担当不易,行为的背后是领导干部行使权力价值的体现,是政治品格和人格魅力的体现,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人民福祉不断提升的重要精神支撑和强力保证。这也正是担当的可贵之处,更是领导干部矢志追求的境界所在。

担当,是一种责任。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责任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一言一行,一岗一位,一时一刻都能见责任、见担当。勇于担当,源于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面对市委全会“8528”总体发展战略和“四个工程”体系等安排部署,是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还是畏惧风险、墨守成规?是创先争优、争创一流,还是甘于平庸、甘居人后?是面对困难冲锋陷阵、靠前指挥,还是推脱躲闪、消极应付?是严细深实、一抓到底,还是粗枝大叶,敷衍塞责?责任和担当,就体现在对这些“选择题”的解答中。只有敢担当,才能视责任重于泰山,把市委的部署、本职的责任、群众的期盼放在心上,挑在肩上,日夜谋之,全力行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才能遇到矛盾不上交,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不退缩,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出色完成工作任务。

担当,是一种能力。勇于担当不仅是一种官德、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本领,一种力量,一种能力。“大事难事看担当”,越是有挑战越考验干部的担当精神,越是有困难,越体现干部的担当能力。成功的机会,总是留给勇于担当者。当前,发展形势严峻,工作任务艰巨,安全稳定压力增加,贯彻落实好市委全会安排部署的各项任务,很大程度上是啃“硬骨头”,打“攻坚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敢于担当中切实提高自身岗位职责的胜任力和抓落实的执行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接受工作任务不讲困难、不讲代价、不讲条件,只讲马上办、现在就办、一定办好。进一步弘扬“实干”精神,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到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放到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上,放到解决民生的紧迫问题上,放到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放到解决安全稳定突出问题上,确保市委全会确定的工作任务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到实处。

“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在贯彻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的实践中,敢不敢于担当,善不善于担当,能不能够担当,就是“疾风”和“烈火”。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敢于担当,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努力成为推动鹤岗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劲草”和“真金”。

篇二:敢担当有作为心得体会

凤山巍巍、龙河滔滔。在安徽萧县这片热土上,曾激荡起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声,缭绕着我军将士冲锋号角的嘹亮回音。如今,这片革命老区更加充满生机活力。该县军地始终牢记建强武装、固我国防的神圣职责,坚持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同频共振,坚持创新发展与继承传统相辅相成,聚焦强军目标、聚力基层武装,以敢于担当的昂扬状态立起武装工作威信。

想干事,制度创新谋发展

初,萧县召开武装工作会议。会后,一位地方干部闲聊时说:“武装工作事不多,经费倒不少。”不经意的一句话,让该县人武部政委赖朝兵心里五味杂陈。为此,人武部党委对“事不多、钱不少”这句闲话进行反思,部长李敏深有感触地说:“人武工作本来应该是军地齐抓共管的,可长期以来我们人武部唱独角戏,反倒让少数地方干部忘了应尽职责。”就此,人武部党委形成共识:打开门窗,让地方各级干部广泛参与武装工作,营造起“想干事”的浓厚氛围。

于是,该县军地研究出台了《武装工作告知制度》,明确县乡两级党政主要领导、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要告知对象。此后,该县人武部积极协调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县委议军会、军地联席会,下发情况通报、约谈主要领导、印发《武装工作简报》,及时通报武装工作大项任务和各单位落实情况。同时,该县兴建一批国防教育宣传墙,发放“国防在我身边”宣传彩页,组织领导干部过军事日活动。据该县龙城镇党委书记赵永介绍,他将武装工作告知内容收集存放,一年时间竟积累了厚厚一摞。他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武装工作一年到头竟有这么多事要做,告知制度让我明确了应尽职责。”

能干事,心中有责抓落实

10月,萧县籍现役战士刘祥跑因家里发生宅基地纠纷向县人武部求助,人武部立即联系县公安局调查案情,协调法院提供法律援助。这本是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可是调查审理却进展较慢,几番周折,事情才得以解决。事后,该人武部领导意识到,要想及时妥善解决涉军维权纠纷,就必须建立高效的军地联合维权机构。通过军地协调,该县涉军维权法庭在县法院挂牌,并开辟绿色通道。触类旁通,涉军维权是这样,其他武装工作也是如此。基于这一认识,该人武部协调县委县政府,建立军地相互挂钩制度,武装工作需地方有关部门协助的,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挂钩;地方建设需动用军事资源的,由人武部领导牵头,军地有关部门领导具体负责实施。

大家都明确各自的责任,各项工作就能落实到位。秸秆禁烧,这是个让地方领导伤脑筋的问题,由人武部领导挂钩,派出流动车辆宣传,组织各村民兵巡查,该县很快就实现了田野无火点、秸秆无焚烧目标。民兵训练,一个落而不实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钩,各项机制有效运行,使民兵参训率和训练质量大幅提高。

干成事,用活资源兴武装

今年5月15日,该县县长、县国动委主任王共伟主持召开2015年征兵宣传工作会议。看完人武部拟制的征兵宣传方案后,与会的县委宣传部部长率先表态,县电视台每日黄金时段播放征兵宣传片和征兵广告;经信委主任接着表态,移动、电信、联通公司群发征兵信息,会后就办;交通局局长说,他们要让全县公共汽车都载着征兵宣传海报运行;城管局局长表示,他们要让全县的LED屏滚动播放征兵标语和信息。就这样,征兵宣传在该县形成了多渠道、立体化、全覆盖的局面。

以前,该人武部开展武装工作,从筹划、组织到实施,大多是单打独斗,效果常常不理想。“横吹笛子竖吹箫”,多元的方式才能满足多样的需求。为此,该县研究决定,着力构建武装工作军地联动、统分结合、纵横贯通、齐抓共管的格局,努力让武装工作“火”起来。随即,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出台:征兵工作由政府主导,人武部主抓,卫生局负责体检,公安局负责政审,各司其职;涉军维权,人武部和公安局、法院携手;国防教育,人武部同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共抓……从包揽到统分,从单一到多元,该县形成了“上下一条线、左右连成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武装工作良好局面,从而树立起很强的武装工作威信,有力推动了该县武装工作的创新发展。

篇三:敢担当有作为心得体会

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担当善作为是领导干部基本的政治品格和素质要求,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由党员干部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我们党从成立开始,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诠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责任担当。当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有肝胆、有担当,以严的精神和实的作风,直面矛盾问题、勇于挑起重担,尽心尽责、善做善成,真正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敢担当善作为要有在党爱党在党为党的忠诚心。党员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只有信念坚定、党性坚强,才会有担当作为的勇气和自觉。有信念、讲党性,核心是对党绝对忠诚,这是党员干部首要的政治品格。忠诚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入了党就始终保持不变,必须通过刻苦修身、立根固本,才能真正扎根在思想里、融入到血液中、体现在行动上。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要深入学,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和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同志为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时刻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经常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当个人利益同党性原则相抵触的时候,必须毫不犹豫地站稳党性立场,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敢担当善作为要有实事求是谋事干事的踏实劲。担当作为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决策科学、做事靠谱,谋事有基、成事有道。那种不问青红皂白、不管山高水低,一拍脑门、二拍胸脯,甚至搞虚假政绩的“胡担当”“乱担当”,不仅污染社会清风正气,也将贻误事业发展。明确指出,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这为我们谋事创业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求实务实,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不让工作和事业耽误在自己的手中。谋事干事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规律,搞好调查研究,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弄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切实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措施和办法。谋事干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谋事干事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注重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情做起,落细落小,保持韧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多积尺寸之功,积小胜为大胜。

敢担当善作为要有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的真情怀。担当作为体现了领导干部亲民爱民的高尚情怀。党员干部必须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群众满意作为干事创业的目标,发自内心地谋划为民之策、躬行为民之举。要自觉接受党的优良作风教育,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以天下为公、以人民为念、为人民担责。要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办事情、解难题,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都贴近实际、符合民意、惠及群众,特别要解决好吃穿住行、子女上学就业、看病就医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工作当成领导干部份内的事,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敢担当善作为要有能够挑起千斤重担的铁肩膀。责重山岳,能者当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难度远远超过以往,能否担当作为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破解难题的能力、较真碰硬的底气。有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就是要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改革当中深层次的难题敢于涉险滩、探盲区,勇于自我革新,跳出条条框框限制,敢于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实际问题。有担当作为的真本事,就是要提高理论素养,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把握政策走向、提高决策水平,加强实践锻炼、讲求工作方法,努力丰富应对特殊复杂情形所应具备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落实措施。有担当作为的硬底气,就是要增强正人先正己的行动自觉,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常看一看党的政治准则、组织原则执行得怎么样,看一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得怎么样,看一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贯彻得怎么样,始终用党章等制度规定从严规范自己的言行;坚持慎始慎独慎微,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管得住小节,把事业看得重一点,把得失看得轻一点,保持淡泊名利的平常心;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常提醒、严要求,做到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友不为友用权;自觉接受监督,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正确对待批评和反映,闻过则喜,有过则改,不断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敢担当善作为的底气和胆气。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