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蚂蚁型员工如何管理

思而思学网

“懒蚂蚁”型员工的管理技巧

某研究小组曾做过一项实验,对三个黑蚁群活动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无所事事、东张西望,被称为“懒蚂蚁”。研究人员随后为“懒蚂蚁”做好标记,并断绝蚁群食物来源,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立即显得慌乱无序,而“懒蚂蚁”们却带领众蚁向其早已侦察到的新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侦察和研究上,有学者将该现象定义为“懒蚂蚁效应”。

任何一个组织中,都存在“懒蚂蚁”型员工。他们懒于杂务,更喜欢用更多时间去读书、思考、探求和积累。在办公室,他们显得游离又格格不入,却往往能审时度势,对业务工作和组织的长远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想法丰富,洞察深刻。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或在一些关键的时刻,他们却能把握时机,将平时不易被他人察觉的自身价值展示出来,为组织带来难以想象的价值和效益。

管理“懒蚂蚁”型员工的态度和方法 1开明的“人本主义”心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更需要秉持的是一种开明的管理心态,即“因人而异”的人本主义管理理念。良好的管理建立在对员工及其动机的担忧、恐惧、渴望、爱好和厌恶等人格基础之上。对于“懒蚂蚁”型员工,他们只是组织中的少数,但又代表了一种迥异于常规的较为特殊的类型。

作为管理者,对待此类员工更需要放宽视野,虚怀若谷,明朗开阔,善于发现,全心接纳,并悉心了解其人格特点,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完善健全沟通机制,全力培养,适时地挖掘潜能,激发巨大的创造力,使其全心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敢于和勇于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并快速有效地执行,更好地实现其个人价值。

2“扬长避短”在一个分工协作的组织内部,勤者与懒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大量勤者的存在,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一个组织的持续发展,还需要有懒于具体事务却勤于思考创新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指挥者。组织内没有了这群“懒蚂蚁”,传统型的勤劳者就极易无所适从,头绪紊乱,工作事倍功半。

彼得德鲁克说,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惟一目的。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缺点和短处,而缺点和短处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但可以设法使其不发生作用。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以共同完成任务。

因此,在人才的运用和配置中,首先需要分清类型和特点,而后加以合理运用,置于恰当的岗位,盘活并优化人力资源。

3“相互依托”的管理模式勤与懒相辅相成,作为一个组织来说,在用人时,既要选择脚踏实地、扎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勤蚂蚁”,也要任用运筹帷幄,对大方向有清晰头脑的“懒蚂蚁”。并且尽量遵循帕累托80/20效率法则(“勤蚂蚁”型员工与“懒蚂蚁”型员工与的比例控制在8:2),保持“懒蚂蚁”型员工合理数量,信任其创造力和特殊贡献。针对其知识型劳动价值的特点,制定不同于一般员工的考核标准,使“懒蚂蚁”充分发挥能力和价值,与传统型的“勤蚂蚁”一起相互支持,相互依托,和谐共处,并携手确保组织安全、稳定和深入地发展。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