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思而思学网 2024-05-05 23:56:31

蚌埠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为李佐臣、常遇春、桓温、桓玄、蒋济、年羹尧、林之望、程良、朱能、刘凤鸣,具体名单见下文。

一、蚌埠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李佐臣:

李佐臣,本名廷辅,出生在凤阳县长淮卫(今属蚌埠市郊)一个药商家庭。民国25年,凤阳一带疫疠流行,死亡者越来越多,一些乡镇一片凄凉。许多医生因惧怕传染,不敢冒然进入疫区。李佐臣不顾危险,毅然而入,用中草药救活了不少病人,疫疠得到控制,被当地群众誉为“活神仙”。

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可惜,常遇春只活到40岁,就病死于柳河川。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们美称他为“天下奇男子”。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故六泉口又有“开平寨”之称。

桓温:

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桓温曾在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但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实现。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桓玄:

桓玄,字敬道,小字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晋将领、权臣,大司马桓温之子。

形貌瑰奇,风神疏朗,袭爵南郡公,世称“桓南郡”。先后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除掉执政的司马道子父子,把持朝权。历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州刺史,相国、大将军,晋封楚王。大亨元年(403年),威逼晋安帝禅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桓楚,改元“永始”。不久,刘裕举北府兵起义,桓玄败逃江陵重整军力,遭西讨义军击败。试图入蜀,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时年三十六岁。博综艺术,善属文,著有《桓玄集》二十卷。

蒋济: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孔岗)人。三国后期曹魏名臣,历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

蒋济在汉末出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后被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属,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魏文帝时期,蒋济出任东中郎将,代替曹仁统率大军,后升任尚书。魏明帝时期,蒋济出任中护军,封侯关内,功勋颇多。景初年间担任护军将军、散骑常侍等职。

曹芳继位之后,转任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又代司马懿为太尉。正始十年(249年),蒋济随司马懿推翻曹爽势力之后,晋封都乡侯,同年卒(一说为蒋济觉得失信于曹爽,不久后自责忧愤而死),谥曰景侯。

年羹尧: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令自尽。

林之望:

林之望,字伯颍,亦字远村,清代安徽省凤阳府怀远县人。为清季末叶本县重要历史名人、诗人、高级官员之一。祖籍福建莆田,明末因避沿海倭寇之乱而迁至凤阳,后迁至怀远。数代书香门第,所谓“九龙世泽”。祖父晋奎公,以萃科官贵州司马,品学兼优,素为乡里称颂,文章锦绣,收载《本朝百二名家集》,事迹见诸《皇朝经世文编·循吏传》,著有《洗蓬仙馆诗·文集》等。父名士佑,庠生,淡泊明志,隐逸不仕,生平著有《绵汾潇湘诗赋》等。

程良:

程良,安徽省怀远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1905年由倪映典、郑赞丞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 年与熊成基、宋玉琳共谋安庆新军起义。1909年赴南京,与宋玉琳相誓约,同赴广州。1911年随宋玉琳赴广州,在赵声部进行革命活动。广州起义前,宋玉琳设立机关部,程良伪装哑人往返香港、广州间,充当联络。4月27 日,程良与宋玉琳同至小东营出发攻督署,转战华宁里。

终年28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朱能:

朱能,字士弘,徽州怀远(今安徽怀远县)人。明朝初期名将。

起家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从燕王朱棣征伐漠北,骁勇善战。参加靖难之役,夺取北平九门,击败耿炳文和李景隆,俘虏平安等南军名将,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

刘凤鸣:

刘凤鸣,出生在安徽凤阳长淮卫一个民间艺人的家庭。他原名刘东山,8岁从艺,跟随父亲学习吹唢呐。15岁那年,赴凤阳县城高氏乡绅家里办事,与另几个唢呐班子“对棚”,东山使出浑身解数,大展吹奏技能,“吹”败了所有在场的唢呐班子,名噪一时,有“东山喇叭”之誉。从此,他改名为刘凤鸣,有在凤阳一鸣惊人的意思。其所创作的《百鸟朝凤》、《欢乐曲》,被录制成唱片,在国内乐坛上名声大噪。

二、蚌埠历史沿革

 史前时期,今蚌埠(含市区及所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下同)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

春秋战国时期,今蚌埠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邑地。

秦王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怀远、蚌埠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

至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灵璧、五河、怀远县分领,五河县属泗州。

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宿州及怀远、灵璧、五河、凤阳县。

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淮泗道。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五河、怀远等县分领。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蚌埠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伪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脱离凤阳县,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怀远县、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个县。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仍属宿县专区。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7月,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划属蚌埠市至今。

三、蚌埠简介

蚌埠,地处淮河中游,古乃采珠之地,誉称“珠城”。现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四个行政区,国家级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蚌埠经济开发区两个功能区。截至2022年末,辖区总面积595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约969平方公里,全市总常住人口330.9万人。

蚌埠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百个宜居城市、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城市、安徽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

蚌埠是淮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7300年前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被确认为我国文字的重要起源之一;治水英雄大禹在此劈山导淮、召会诸侯,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传说;奠定大汉基业的垓下之战,演绎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留传至今的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花鼓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蚌埠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1911年津浦铁路开通,蚌埠一跃成为南北通衢、水陆枢纽、物流重镇。蚌埠站是京沪铁路一等客站,京沪高铁蚌埠南站是京沪线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京台、宁洛高速公路在此交汇,蚌埠机场为4C级军民两用机场,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蚌埠(皖北)B型保税物流中心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

蚌埠是安徽省第二科教资源大市,拥有中国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7所国家级研究院所、安徽财经大学等6所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7所和一批地方科研机构,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一极。

蚌埠产业基础雄厚,已经形成了以硅基新材料为龙头,生物制造、智能装备制造、高端电子器件为主导的“1+3”创新产业体系。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园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