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思而思学网

武汉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为钟子期、熊廷弼、叶名琛、项英、黎元洪、冯京、谭鑫培、陈銮、何金寿、朱鲔,具体名单见下文。

一、武汉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1、钟子期

重要事件: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相传钟子期遇见伯牙,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这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影响:钟子期以其与伯牙的至交被后人传颂,成为中国文化中知音的代表。

评价和争议:钟子期被后人尊为“知音”,被视为一位典型的隐士文人。但也有人对知音的概念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关系是一种虚幻的美好,实际上并不存在。

2、熊廷弼

重要事件:熊廷弼是明末“辽东三杰”之一,善于用兵,有胆略,且善射。崇祯元年(1628),魏忠贤伏诛,工部主事徐尔一等上疏为熊廷弼,不果;第二年五月,大学士韩再上疏成功,崇祯帝诏许其子持头归葬,始得昭雪。其遗著有《熊襄愍公文集》。

影响:熊廷弼是明末重要的军事将领,有着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他在辽东的军事成就被后世传诵。

评价和争议:熊廷弼是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名将,但其在历史上也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他在明朝末年的政治斗争中表现得不够果断,导致最终的失败。

3、叶名琛

重要事件:叶名琛是清朝中后期著名疆臣,官至两广总督。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俘,自诩“海上苏武”,人称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影响:叶名琛在清朝末年的政治生涯中,曾经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评价和争议:叶名琛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声誉,但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表现被一些人质疑。有人认为他在被俘后的表现不够坚决,有些过于软弱。

4、项英

重要事件:项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之一,抗日名将。

影响:项英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早期的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革命精神和抗日事迹被后人传颂。

评价和争议:项英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声誉。但是他在历史上也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对党的建设和军队的发展贡献不够突出。

5、黎元洪

重要事件:黎元洪曾历任北洋海军、湖北新军、首义都督、三任民国副总统和两任民国大总统。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人物。

影响:黎元洪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他的政治生涯涉及到许多重要事件,包括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等。

评价和争议:黎元洪在历史上存在着很多争议。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心的政治家,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政治观念和行为不够坚定,甚至有些动摇。此外,他在历史上也被指责为“第一代军阀”之一,对中国政治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6、冯京

重要事件:冯京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是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状元,也是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历官翰林学士、扬州、江宁知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罢知亳州、成都等地。

影响:冯京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他的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立场和观点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影响。他在政治上的坚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为后人所称道。

评价和争议:冯京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立场和观点,一直被后世所称道和赞誉。但也有人认为,他的反对是出于官僚团体的利益考虑,而不是真正为民请命。此外,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也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忠臣,有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顽固派、守旧派。

7、谭鑫培

重要事件:谭鑫培是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京剧谭派艺术的创立者。他在1905年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该片为黑白无声影片。

影响:谭鑫培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他创立的谭派艺术,一直是京剧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此外,他还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价和争议:谭鑫培被尊为京剧界鼻祖,是京剧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对京剧艺术的贡献和成就被广泛认可,但也有人认为他在艺术上过于追求新意和创新,有些作品在传统艺术界遭到了一定的争议和批评。

8、陈銮

重要事件:陈銮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道光十九年后,又署理两江总督兼江南河道总督,陈銮亲自督察巡阅。陈銮官至江苏巡抚,署两江总都,赠太子太保衔。

影响:陈銮是清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他在官场上的表现也备受称赞。他在担任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期间,对地方经济、民生、治安等方面都有所改善和提升。

评价和争议:陈銮在历史上被认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清官,他在官场上的节俭、廉洁、勤政、爱民等品质备受称赞。但也有人认为,他在治理时期过于严厉,对一些地方产生了不良影响。

9、何金寿

重要事件:何金寿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文化人物,工诗文、书画,兰竹师赵孟俯(子昂),山水小景师王石谷。光绪八年七月闹旱灾,何金寿光着脚为民祈祷求雨时,中暑得病,不久就暴病身亡,以身殉职,临终留下遗言,嘱令不得接受商人赙赠一钱。

影响:何金寿在文化艺术领域有着较高的造诣和成就,他的书画作品创作精湛,被誉为“清代书画第一人”。他在临终前的遗言和殉职精神,也赢得了后人的称赞和敬仰。

评价和争议:何金寿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成就和贡献被广泛认可,但他的遗言和殉职精神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批评,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过于极端和不必要的表现。

10、朱鲔

重要事件:朱鲔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军事将领,是绿林军起义的首领之一。在绿林军分兵之后,朱鲔与王匡北入南阳,号新市兵,称将军。公元23年(地皇四年),拥立大汉宗室刘玄为帝,刘玄登基后拜朱鲔为大司马,但朱鲔以汉高祖有约“异姓不得封王”,而没有接受封赏。

影响:朱鲔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重要军事将领,他在绿林军起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没有接受刘玄的封赏,但他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当时仍然相当显著。

评价和争议:朱鲔在历史上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革命英雄和民族英雄,有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叛乱头目和武装匪徒。他的反对接受封赏的立场和观点,也被一些人指责为过于刻板和固执。

二、武汉历史沿革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其考古发现有东湖放鹰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烧土、石斧、石锛以及鱼叉。市郊黄陂境内的张西湾古城遗址为4300年前古人类生活的重要遗存。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属楚国管辖。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吴黄武二年(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隋朝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此后经宋以迄明、清,均为历代州府治所。

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驻防鄂州(今武昌)八年,在此兴师北伐。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省一级)的治所。

明朝,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明末清初,汉口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天下四聚”,又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汉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咸丰十一年(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这些租界独立于中国政府管辖之外,在界内分别设置工部局、巡捕房、领事法院(庭)等迥异于中国政治体制的管理机构。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分汉水以北地置夏口厅,治所即今汉口。至此,汉口与汉阳城区、武昌城区统称“三镇”。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武汉成为革命中心。

民国元年(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民国三年(1914年),同属江汉道。据民国九年(1920年)5月16日《日日新闻》:当时汉口人口为40万人,汉阳8万人,武昌31万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湖北省在武昌设立市政筹备处。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12月成立市政厅),夏口县与汉阳县城区并为汉口市。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4月16日,武汉市政委员会成立,武昌市政厅撤销;三镇首次统一行政建制。民国十八年(1929年)武汉分治,武昌、汉阳县城划出,汉口仍为特别市。汉口为省辖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为特别市。民国十八年(1929年)6月21日,湖北省政府组建武昌市政委员会。民国二十年(1931年)4月,武昌市政委员会改为武昌市政筹备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武汉光复。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1日,武昌市政府成立,市辖区域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176379人,市区范围东北至任家路,西南至白沙洲,东南至洪山口,西北至长江中线,辖中正、大朝街、宾阳、粮道街、胡林翼、积玉桥、金白洲、徐家棚8个镇公所。12月1日,将镇公所改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汉阳城区划归武昌市管辖。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一八师解放汉口,17日,四野一五三师从葛店进入武昌市区,武昌解放,同日下午,江汉军区独一旅从蔡甸进入汉阳城区,汉阳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

1950年,武汉市改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中南军政委员会驻汉口。1952年,武汉市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并为其驻地。1954年,武汉市改为湖北省辖的省会城市。

两江交汇 三镇鼎立武汉长江大桥武汉东湖武汉东湖东湖雪景楚天台铁板洲府河湿地公园东湖放鹰台晴川阁江汉关钟楼武汉新港集装箱港区东湖龙舟竞渡东湖绿道阳逻港

1992年7月,武汉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

1993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

2007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东湖高新区为继中关村科技园后中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0年11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3月更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5年,武汉市被国家定位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同年7月,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内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

2016年3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武汉列为超大城市。

2016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要求武汉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际知名的美丽宜居城市。

2017年4月,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在东湖高新区挂牌。

2018年11月,*、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三、武汉简介

【地理位置】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湖北省省会。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在平面直角坐标上,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武汉的最东边在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边在蔡甸区侏儒山街国光村、最南边在江夏区湖泗街均堡村、最北边在黄陂区蔡店街李冲村。

【行政建置】2020年,武汉市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13个行政区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化学工业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新港等6个功能区。区下辖156个街道、1个镇(新洲区凤凰镇)、3个乡(洪山区天兴乡、蔡甸区消泗乡、黄陂区木兰乡)、2个行使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的办事处(蔡甸区桐湖农场、江夏区金水农场)。全市群众自治组织3236个,其中,社区居委会1431个,村民委员会1805个。全市土地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建城区面积885.11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武汉历史悠久,早在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民们就在这水网之域繁衍生息。位于黄陂区盘龙湖畔的盘龙城,筑于商代,距今约有3500年的历史。自汉以降经南北朝至元、明,武汉逐渐发展为水陆交通枢纽、商贾辐辏。明成化年间,汉水主道改由龟山北入长江,由此而形成汉口新镇,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明末清初,汉口以商业大镇卓立华中,与北京、苏州、佛州并称“天下四聚”,又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政府在汉阳门外白鳝庙下设“常关”,征收国内商货通过税。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汉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861年3月,汉口正式对外开埠。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分汉水以北地置夏口厅,治所即今汉口。

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建立了湖北军政府,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926年12月,国民政府迁都武汉。1927年元月,汉口、武昌合并为武汉市,划为京兆区。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武汉市正式建置。三镇合并建制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6月改为湖北省辖的省会城市。1975年12月原属孝感专区的武昌、汉阳两县划归武汉市管辖。1983年8月,增辖黄陂、新洲两县。1984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计划单列市。1992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92年、1995年、1998年,分别撤销汉阳县,武昌县及黄陂县、新洲县建制,分别成立武汉市蔡甸区,江夏区及黄陂区、新洲区。

2007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发文批准设立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2010年1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东湖高新区)成为继中关村后中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中部地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11月,武汉吴家山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3月,武汉吴家山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武汉市正式形成了依托三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三镇鼎足开发的局面。

2016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同年,《武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正式获国务院批复。6月,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重点布局三大城市群,将武汉列为超大城市,打造为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之一。

【自然资源】武汉市植物区系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地带。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的蕨类和种子植物有106科、607属、1066种,兼具南方和北方植物区系成份。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是全市典型的植被类型。主要树种,长江、汉江以南以樟树、楠竹、杉木、油茶叶茶、女贞、柑橘为代表,长江、汉江以北以马尾松、水杉、法桐、落羽松、栎、柿、栗等为主。

武汉市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畜禽、水产渔类、药用、毛皮羽用、农林害虫及天敌、野生动物等动物资源。畜禽动物主要有猪、牛、鸡等10余种、70多个品种。鱼类资源有11目、22科、88种,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青、鲢等20余种。“武昌鱼”(团头鲂)是经济名贵鱼种,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水禽有雁、鹳、鹈等8目、14科、54种。其中,白鹳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特种水生物有白鳍豚、江豚等,白鳍豚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武汉市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湖泊库塘星布,滠水、府河、倒水、举水、金水、东荆河等从市区两侧汇入长江,形成以长江为干流的庞大水网,水资源丰富。水域总面积达2217.6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6.1%。市域内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5条。有湖泊166个,其中,城区内有湖泊43个。有各类水库277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6座,总容量9.25亿立方米。共有塘堰8.51万口,蓄水能力3.3亿立方米。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万千瓦。

全市已发现矿产33种,矿点154处,潜在经济价值8400多亿元。其中,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储量最大,拥有全国最大的熔剂石灰石、白云岩、石英砂岩基地,膨润土矿储量1.18多亿吨,居全国第一位。优质矿泉水、热泉已发现8处。

此外,还发现金矿点11处,铜矿点9处,锰矿、磷矿点各2处,并有5处发现石油、天然气的“油气显示”。

【地震状况】据史料记载,武汉地区自1345年以来发生大于3级、小于5级的地震共31次,平均20年左右一次,虽然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曾遭受域外28次中强地震的袭击。1999年以前,湖北省内共有11次4.5级的中强地震波及武汉,其中,强度最大的一次是1932年发生于麻城黄土岗的6.0级地震。省外共有17次强震波及武汉,如1986年,台湾花莲发生7.6级地震,武汉有强烈震感;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武汉近百栋高楼发生摇撼;1999年,台湾发生百年最大地震,再次波及武汉。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波及武汉。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武汉有明显震感,这是70年来对武汉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2010年4月6日22时54分23秒,在武汉市蔡甸区军山镇(东经114.09°、北纬30.43°)发生2.2级地震,武汉市局部地区有震感。2019年12月26日18时36分在湖北孝感应城市(北纬30.87°、东经113.40°)发生4.9级地震,武汉有震感。武汉已被列为13座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

【人口分布】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64.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1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54.1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4.56%,比上年末提高0.25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34.1万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8.2万人,出生率8.97‰;死亡人口5.4万人,死亡率5.90‰。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