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剖析发言材料【范文精选】

思而思学网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搜集的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剖析发言材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我做起剖析发言材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按照中央指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这些年来,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未能得到根治,成了一种顽症,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两大顽症严重干扰党的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影响党的事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挫伤群众的积极性,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败坏党的形象和社会风气,已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大障碍。能不能有效克服两大顽症,是关系党的生命和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

群众目前对党的作风问题反映最大的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当前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和少数党员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严重败坏了党的声誉,危害着党群关系。

形式主义是指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质的工作作风,或只看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其表现形式繁多,要害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它把一切正确的理论、原则、政策都变成毫无实际内容的口号、程式和过场,具体有以下表现:

第一,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装点门面的饰物。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旗帜和行动指南,无产阶级要获得彻底解放并顺利建设,一刻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是形式主义者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认识工具,而把它当作装饰品,时不时引几段语录,说几句晦涩难懂的废话,做报告、写文章八股习气浓重,夸夸其谈,洋洋洒洒,尽是些大话、套话、空话,言之无物,了无新意。他们最看不起通俗易懂的东西,不管你的文章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也不管它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只要文字冗长,语言艰深,就认为你有马克思主义气派。否则,在他们眼里一钱不值。

第二,热衷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学风不正的问题仍然严重存在。有的缺少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强调没时间学,却成天忙于不必要的应酬。有的学习不刻苦,不钻研,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有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照本宣科,不去用或者不会用理论武器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有的断章取义,各取所需,甚至把自己的不正确解说成是邓小平理论的原意和中央精神。有的摆样子,做表面文章,甚至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学习不刻苦、浅尝辄止不行;学习虽然卖力,不敢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实践也不行。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形式主义者不愿意在这方面下苦功夫,他们热衷于把学习搞得热热闹闹。于是,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会议走形式,处理工作、检查和总结工作走形式。形式主义者不是在那里真正组织理论学习,而是在做表面文章给上级看,糊弄老百姓。

第三,理论与实际脱节,言行不一。理论学习与党性修养,本来是内在统一的关系。通过学习理论,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党性觉悟提高了,又能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的理论,更好地掌握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活的灵魂。但是形式主义者硬是把这两方面割裂开来,只讲理论学习,不讲党性修养。用老百姓的话说,他们是会上穿靴戴帽,会下另搞一套;对已有利的大讲特讲,对己不利的扭曲变样;只用理论要求别人,不用理论解剖自己。一些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由人民公仆堕落成为人民罪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学习上搞形式主义,知而不行,言行脱节。

第四,只图虚名,不干实事。沉湎于文山会海,热衷于送往迎来,偶尔到基层去,也多是为了做做样子。浮光掠影,不接触群众,不了解实情,不解决问题;唯上唯书,照抄照转,遇事不动脑筋、不想办法,开过会议、传达完文件就心安理得,既不调查研究,也不检查督促,工作有始无终。现在发生的一些严重的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工作不落实、不扎实、不切实。工作部署了,没有抓到底,口号提出来了,没有落实。结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实效。更有甚者,滥提所谓“新思路”、“新口号”,名曰解放思想,实为哗众取宠,不顾客观条件,干一些劳民伤财的事;急功近利,为了求得眼前一时之效而不惜损害长远和全局利益,等等。

形式主义一旦腐蚀了干部队伍,就会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搞形式主义,必然会诱发干部的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的积极性。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切实反对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作风,可谓一种顽症。它是一种腐蚀剂、一种惰性力量,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和改革时期,都曾给我们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我们党历来重视同官僚主义作斗争,但官僚主义现象至今仍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时时危害着党的事业,处处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要把新世纪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努力改进党的作风。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我们不仅要认识它的危害性,而且要深刻认识它产生的根源。这为我们坚决破除官僚主义指明了方向。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有了一切。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不少为官者奉行一切以能为官、为高官、保住官为转移的人生信条,并以此为标准去决定自己的言行。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及其危害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的官僚主义。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不愿接受新事物,从而导致许多不应出现的怪现象,使条条、框框多了起来,随风倒的现象多了起来,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他们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认真学习领会,政治上缺乏敏感性和鉴别力,工作缺乏计划性,抓不住大事,浑浑噩噩,忙忙碌碌,打不开工作局面。可见,这是官僚主义在思想上的表现。

第二,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这是当前最普遍的表现形式。我国有很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专制的官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只允许上级管理下级,而下级却不能制约上级,广大群众更无权过问、了解和监督各级官员。这种“金字塔”式的官僚等级制度所造成的官僚作风,其影响就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成为一部分领导干部发扬民主、联系群众的枷锁。在工作中乐于搞各种“达标”项目、“政绩”工程,劳民伤财,沽名钓誉,甚至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好说空话,脱离实际,官气十足,动辄训人,压制民主,欺上瞒下,甚至对待不同意见的下级和群众进行打击报复。

第三,滥用权力、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在社会,权力的本源和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我们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他们被人民推选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本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向群众负责,一心为群众着想。而官僚主义者却不是这样,他们对工作无所用心,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掌权者自居,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他们为官处世或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但求无过;或滥用权力,营私舞弊,贪赃枉法,为党纪国法所不容。这些人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没有事业心,在其位不谋其政,对上情一知半解,对下情模糊不清,靠拍脑门决策。“情况不明决心大,胸中无数点子多”。这种人处理问题无所用心,敷衍塞责,办事拖拉,长期不决;来文件不看就批,错了责怪他人。

第四,人浮于事、办事拖拉的官僚主义。办事只是满足于开会发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讲空话套话,做官样文章,搞形式主义,装门面,走过场,应付差事,敷衍群众。不读书,不看报,不接触实际,不了解情况,坐而论道,“一杯茶水一根烟,一张小报看半天”;把秘书当“拐棍”,大事小事无不靠秘书代劳。

这些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影响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制约着改革开放和的进程,已经到了非清除不可的地步了。江泽民同志强调,官僚主义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优越性的发挥。这种状况如不革除,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会更加严重地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搞不好就会出乱子。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有的干部无所用心,有的作威作福、欺压群众,引起了干部和群众的强烈不满。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严厉批评了这两股歪风,要求必须引起全党上下的高度重视,必须痛下决心把这两股歪风刹住,越快越好。这既是对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又是在新世纪之初对全党上下的殷切期望。

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

“当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中的这段论述,切中时弊,既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又对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发出了重要警示。对于“一大祸害”的论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首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思想根源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形式主义作风漂浮,脱离实际,沉溺于文山会海,习惯于官话套话,唯书唯上,照抄照搬,做表面文章,把一切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都变成了口号和过场。官僚主义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精神萎靡,无所用心;或安于现状,不学习新知识,不研究新问题,无开拓创新之意;或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拍板,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总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反映,是我们开拓创新、实干兴邦的严重障碍。

其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的干部心目中没有群众,他们想的和做的不是如何与群众同甘共苦,带领群众致富,而是讲排场、比阔气,热衷于名目繁多的达标活动、徒有虚名的检查评比、应付上级的变味汇报。表面上看工作搞得热热闹闹,实际上不能给群众带来任何实惠和好处,反而劳民伤财,无端增加群众的负担;有的不顾本地区、本部门的承受能力,搞“形象工程”、“贴金工程”,急功近利、寅吃卯粮,从根本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现实生活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祸国殃民,甚至付出血的代价的例子已经不少。近年来,全国各地火灾、爆炸及交通运输方面的重大事故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认真分析起来,这些重大事故的背后都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

最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在工作作风上,根子却是头脑中的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意识。它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干工作的目的不是出于公心,而是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为了谋官、保官、升官。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有的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有的只会做官不会做人,挂着“公仆”的招牌,干着以权谋私的勾当。还有一些人为了达到提拔重用的目的,不择手段,以虚假的“政绩”糊弄官僚主义者;而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的领导干部习惯于听汇报,看简报,报喜得喜,报忧得忧,致使踏实工作的干部被埋没,作风不正的干部却得到提拔。这种反面的“示范”作用,影响十分恶劣,必然带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风气,成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种腐蚀剂。

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

我们党历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形象地把官僚主义者比喻为泥塑的神像,说它是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还尖锐地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东西,号召全党“必须揭破它”,把这种“毛病切实改掉”。邓小平要求全党“防止领导机关官僚化的危险”,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他还认为,官僚主义除表现为命令主义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主要又表现为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并告诫全党“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一切不符合党的事业发展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不良习气,都应坚决克服。当前,特别要注意克服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状况,克服种种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歪风。”但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为一种痼疾,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一些地方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久治不愈的顽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官本位”意识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既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也形成了不少腐朽没落的封建糟粕,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就是其重要表现。这种落后的思想意识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像幽灵一样依附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使一些同志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俘虏。有了这种意识,就会只图虚名,而不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会只对自己、亲属或小团体负责,而不对党和国家的事业负责,不对人民的利益负责;就会做官当老爷,官气十足,而不去为群众办实事。

其二,个人主义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温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党性原则淡化,宗旨观念淡薄,利己之心太重,把商品交换法则运用到领导活动中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条件下,在权力、金钱、名誉和地位面前,一些人被名缰利锁弄昏了头脑,迷失了方向,干工作、办事情、想问题,不是以国家为重、大局为重,而是以一己私利为重,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热衷于搞“假、大、空”;为了迎合上级机关或某些领导的口味而盲目决策立项,强迫命令,劳民伤财;为了捞取荣誉、职位,不惜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这些都是个人主义恶习膨胀的结果。

其三,主观主义作怪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根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割裂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际的联系和统一,追求表现形式,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不是从实际出发,不关心群众切身利益,而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

其四,体制的不完善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改革开放正在深化,正在建立和完善,许多方面的制度还不健全,干部政绩的评判标准和体系还不够规范,干部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这就给少数执掌权力或接近权力的意志薄弱者搞以权谋私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样,往往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诱发懒汉习气、投机心理,助长华而不实、虚夸浮躁,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得以蔓延。

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对策

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的新形势下,如果不坚决铲除“官本位”意识,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而任其滋长泛滥,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就不能得到全面贯彻,党的工作就会受到干扰,党的形象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甚至会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政权的巩固。我们如何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是一项艰巨、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特别是通过抓教育,从提高思想觉悟入手,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还要注意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首先,要抓教育,从提高思想觉悟入手。要通过学习和教育,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懂得,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要坚持立党为公、勤政为民。这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使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党员和干部的头脑中深深扎根。要像江泽民同志所要求的那样,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当做什么,将来身后应留点什么。要练“实功”,不要搞“花拳绣腿”,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要养成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的好习惯,切不可浮躁虚夸。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立场和感情的问题解决了,工作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摆正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会失去滋生的基础和存在的市场。

其次,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症,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言行,对下级和群众起着示范和表率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头带好了就是无声的命令。古人说“己不正,焉能正人”,群众也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是个硬道理。好的作风是一级一级带出来的。一个地区、部门、单位风气的好坏,大都和那里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有关。很多事实说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作风好,那个地区、那个部门的风气就正,即使有歪风邪气,治理起来也容易得多。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决定》所提出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这样,就会有力地推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解决。

其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症,必须完善体制机制。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减少层次,精减人员,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同时狠抓各项制度的健全和落实。这是有效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蔓延的重要措施。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政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让那些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人担当重任,让那些喜欢做表面文章、夸夸其谈、不干实事的人没有市场。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奖惩制度,鼓励和表彰那些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干部,批评和处罚那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干部。要坚持调查研究制度,带着问题到群众中去,和群众一起研究解决问题。要坚持群众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要亲自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切实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克服“衙门”作风。

其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症,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注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症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抓住了制度建设,就抓住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紧紧围绕“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展开论述,立意高远,论述深刻,具有很强思想性。同时,《决定》又牢牢抓住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这些措施大多来自各级党组织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可以说,强调通过制度建设来推动党的作风建设,是《决定》的显著特点。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项制度:

一是,理论学习的制度。如理论学习的领导责任制度、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在职自学制度、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定期脱产进修制度和新进领导班子成员到党校、行政学院和各类干部培训机构学习的制度,等等。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决定》强调指出,要把学习情况特别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这就避免了“学用两张皮”的现象。

二是,调查研究的制度。如县以上党政主要领导自己动手撰写调研报告的制度,省部级主要负责人每年向中央报送调研材料和决策建议的制度等。《决定》还对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的天数作了规定。

三是,联系群众的制度。如省地(市)县领导干部建立工作联系点的制度、党政领导机关的群众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亲自处理来信来访的制度、领导机关干部到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锻炼和帮助工作的制度,等等。

四是,公务活动和公务接待制度。《决定》提出,要从中央做起,压缩会议经费,控制会议规模,提高会议质量,减少文件简报。党政领导干部不参加各种名目的应酬性庆贺、剪彩和迎来送往活动。领导干部下基层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不准超标准接待。

五是,党内监督的制度。如定期向上级报告工作和廉洁从政情况的制度、中央和各省区市党委巡视下级工作的制度、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借鉴“三讲”经验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评议的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等等。《决定》还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抓紧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六是,依法行政的制度。《决定》对依法行政提出了一些原则要求,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深化财税、投融资、金融体制改革,规范财经秩序,强化资金监管;推行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制度;落实重大责任追究制度,等等。

七是,与干部生活作风有关的制度。尽管这方面问题比较复杂;《决定》还是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和规定。如禁止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消费娱乐,禁止巧立名目出国旅游,不得违反规定修建楼堂馆所,强化预算管理和审计监督,加强财政专户管理,逐步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的财政综合预算,清理和取消“小金库”,严禁设立账外账,以及上级机关不得向下级机关、党政机关不得向企事业单位以各种方式转移费用负担,等等。

八是,干部人事制度。如干部考察预告制度和差额考察制度,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地、县党政领导班子正职任职制度,干部任免表决制度,干部交流、轮岗和回避制度,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度,领导干部的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到党员、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其中一些制度不是专门为作风建设制定的,但是,只要我们严格遵守这些制度,按照党章党规要求自己,党的作风建设就会有一个大的进步,全党同志的精神面貌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党领导的事业就会取得更加辉煌的伟大成就。

其五,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症,还要注意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是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和外在反映。要下决心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消除“文山会海”。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党政领导干部要按照《决定》的要求,不参加各种名目的应酬性庆贺、剪彩和迎来送往活动,下基层要轻车简从。这些都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措施。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