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扶贫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全文】

思而思学网

贫困户要脱贫,靠给钱给物等输血式帮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终要靠致富产业来支撑。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班子扶贫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班子扶贫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1】

秭归县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努力实践,走出了一条精准到村和精准到户相结合的扶贫方式。

一、秭归县实施精准扶贫的做法

秭归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大县。就县级层面而言,开展精准扶贫,主要是把贫困村的扶持和贫困户的帮扶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探索建立精准扶贫机制,使扶贫项目、资金、措施更加精确地瞄准了扶贫对象,使贫困村、贫困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扶持,五年累计解决贫困人口脱贫35000人。

(一)瞄准贫困村,整村推进推出新气象。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秭归县把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无增收支柱产业、无集体经济收入、农民非常贫困的48个村确定为整村推进贫困村,集中资金、集中力量,给予重点扶持。大胆创新扶贫责任落实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119”整村推进扶贫模式,有效破解资金整合困局。“1119”扶贫模式是由1名县委常委或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挂帅,1个有实力的队长单位牵头,1家规模企业与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9个县直单位结对帮扶1个贫困村,每年轮换一次,实行集团式扶贫。以往扶贫部门“个人独奏”变为“多部门合唱”。实行项目资金硬捆绑,集中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整合行业部门资金,集中投入整村推进贫困村。5年共为48个整村推进贫困村投入项目资金3.5亿元,村平投入达到720万元,强有力的资金投入,促进了贫困村经济社会大发展、基础设施大改善、村容户貌大变样。

(二)瞄准贫困户,差别扶持扶出大成效。为打破“一刀切”的传统扶贫方式,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秭归县对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探索实施差别式扶贫模式,有力破解了扶贫到户难题,让扶贫资金真正扶到了穷人。5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500万元,受益贫困农户8500余户。

一是择贫而扶。为增强扶贫措施的瞄准性和针对性,采取由群众评定贫困户的办法,更为准确地把握了扶贫对象,全县共确定贫困户2.71万户7.58万人。建立党员干部帮扶机制,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开展与1200多名精准扶贫对象“结穷亲、一帮一”帮扶活动,实行点对点负责、手把手帮扶,确保帮扶一户、脱贫一户、致富一户。

二是扶其所需。在扶持项目的选择上,结合当地实际和贫困户意愿,实行一户一策、一户一扶、一户一帮。对贫困家庭“两后生”实施“雨露计划”,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就业,帮助提高脱贫致富本领;对务农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帮助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对贫困劳动力创业予以扶持;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安排养殖业、种植业等增收致富项目;对需要改善居住环境的贫困户,实施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同时,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病残等弱势群体实行低保兜底,保障基本生活。

三是极贫重扶。提高贫困户项目补助标准,实行极贫重扶。出台精准扶贫到户文件,明确要求当年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产业发展项目扶持贫困户的数量必须占扶持总户数的50%以上,受扶持的贫困户资金补助标准高于一般农户。县扶贫部门每年为10个贫困村安排专项到户资金100万元用于500个贫困户精准扶贫,2015年专项到户资金提高到200万元,并将贫困户搬迁建房补助标准由每户1.2万元提高到2万元,贫困户到搬迁居民点建房,除享受搬迁补助政策外,为迁入贫困户每户减收地基费5000元以上。“十二五”时期,秭归县共整合项目资金5734万元,完成农村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和生态移民6836户、22215人,其中扶贫搬迁975户、3444人。

二、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难点

当前,秭归县通过实施“1119”扶贫工程,贫困村的问题基本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剩下的贫困户都是自我发展能力差、脱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的硬骨头。立足精准扶贫、实施分类指导、实现精准脱贫,仍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一)从户的层面看,贫困对象识别难。一是贫困人口规模大。秭归县38.2万人,贫困人口7.58万人,贫困发生率高。基本上是普遍贫困,需要扶贫的人口数量大。二是贫困程度难以鉴定。在贫困规模确定的条件下,由于缺乏刚性标准,农民收入渠道多且难以核算,要把贫困家庭贫困程度进行排列并作比较是一件较难的事情。三是贫困户识别后矛盾多。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实行差别扶持政策,使贫困户“贫困帽子”的含金量越来越大,贫困富裕程度相差不大的农民因利益问题互不相让,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二)从村的层面看,扶贫产业找准难。要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贫困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一个地方要找准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的特色主导产业十分困难。

一是种养殖业周期长产品市场行情可预见性不强。种养业从投入到可收益通常是相对长期的过程,且种养产品市价相对不稳定,难以形成可靠的市场预期,给扶贫产业的选定带来较大的困难。生猪养殖就是典型的例子。

二是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差和观念落后扶不起来。新发展一种特色产业,需要打破传统,运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事实上,众多的贫困村因地处偏远、发展不足,稍有能力的青壮年大都选择了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几乎是老弱病残,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抵御风险能力差,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就变得难上加难。

三是扶贫到户项目见效慢地方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扶贫到户项目特别是生产发展项目,见效很慢,周期很长,工作量也很大。长期以来受政绩观的影响,一些基层干部缺乏“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习惯于搞基础设施建设,习惯于搞普惠制,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认为产业扶贫工作量大、难度大,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多数人不愿意搞。

(三)从县的层面看,扶贫资金统筹难。实施扶贫开发,开展精准扶贫,资金投入是保障。

一是县级财政有限,扶贫对象多。秭归县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返贫度也较高。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1万户7.58万人,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每年要解决5500户15000人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对这么多人实施精准扶贫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现有的扶贫资金又十分有限,实施难度很大,难以实现全覆盖。

二是农民稳定增收缺来源,培育产业投入大。在秭归县半高山地区,人口比较稠密,土地又比较少。多年来,县委政府一直致力在半高山发展产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因受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直未能形成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产业,产业收入比较效益较低。

三是资源区域性贫困问题仍很突出。多数贫困村属于区域性贫困,区域性越贫困,个体贫困问题越突出。这些地方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资源贫乏。要解决这些地方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解决制约区域性发展的瓶颈问题。秭归县屈原镇九岭头村就是典型,通村公路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要修通一条在山崖上的公路最低要投入600多万元,如果不修路,群众什么也发展不了。

三、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

(一)识别精准为精准扶贫奠基。实施精准扶贫,必须准确清楚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扶贫重点在哪里、难点是什么,优势怎么发挥、短板怎么补。采用“比选”方法,建立和完善帮扶对象的识别认定工作机制,可以为精准扶贫奠定良好基础。

一是逐户调查摸底弄清底细。由县扶贫开发机构牵头,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通过户户见面、调查问卷和座谈交流等方式,逐户进行摸底调查,初步掌握每家每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支出构成情况和发展意愿等,摸清贫困家庭的真实底子。

二是村级民主评议并予公示。以摸底情况为依据,综合考虑村民住房、教育、健康、外出务工等情况,由村民小组会和村民代表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逐一比选、民主评议、张榜公示,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把收入低无劳动能力的确定为低保户,做好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在比选过程中,应严格保护村民在帮扶对象选取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是严格动态管理控制数量。实行严格的数量管理,定期调整帮扶对象,做到帮扶对象有进有退,防止帮扶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降低帮扶效率。

(二)产业精准为精准扶贫造血。依托资源优势,坚持产业驱动,不断增强扶贫开发的“造血”功能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围绕产业发展建好基础设施。多数贫困村属于区域性贫困,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发展产业是难上加难。秭归县近几年每年扶贫资金在4000万元左右,因需要扶持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多,这些资金无法满足贫困地区建设需求。为了不让贫困群众在小康建设进程中掉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议中央、省、市各级财政要大幅增加扶贫资金投入,继续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围绕产业发展,着力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找准优势产业。根据本地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情况,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有利于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农业资源丰富的地方,重点发展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深入推进“一村一品”,逐步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

三是提高贫困户自身发展积极性。长期以来,扶贫项目补助标准偏低,需要农户自筹资金过多,使得绝大多数贫困户无力自筹而不能享受扶贫政策。因此,提高贫困户项目补助标准、转变其发展观念、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其发展积极性就变得十分重要。同时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提升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实现资金、技术、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动合作,建立企业、合作组织、金融机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地受益产业发展。

四是分门别类提高贫困户能力素质。加强贫困人口致富技能培训,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贫困群体,分类制定和实施教育培训计划,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掌握一项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增强就地发展产业、进城进园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通过就业创业来脱贫致富。

(三)机制精准为精准扶贫护航。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改“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如期稳定脱贫。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主要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精准识别是指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村和贫困户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精准帮扶是指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建立“一对一”扶贫到户工作机制,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精准管理是指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精准考核是指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奖优罚劣,营造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让贫困县的党员干部放手去抓扶贫工作,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实实在在地创造扶贫业绩。

(四)队伍精准为精准扶贫掌舵。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关键在扶贫干部的执行力。

一是选准村支书、建强党支部。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切实发挥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进能人治村,打造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在精确识别上发挥审核把关作用,在精确帮扶上发挥指导参谋作用,在精确管理上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二是选准驻村工作队、不脱贫不撤退。选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期驻村开展扶贫工作,转变过去“重投入,轻深入”的做法,真正扎根贫困村,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能力建设等扶贫项目,实行“不脱贫、不撤队”。

三是选准扶贫干部、助推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扶贫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在于扶贫干部必须有肝胆、见担当。特别是精准扶贫,基层扶贫干部更是关键。实践表明,无论是开展精准识别,还是实施精准帮扶、精准管理,都离不开基层扶贫机构和扶贫队伍的执行力。

【班子扶贫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2】

随着全县整体脱贫时间的临近,如何进一步发挥产业在扶贫中的作用,确保扶贫产业稳定、高效、健康发展是急需破解的难题。带着这些问题,我经过外出学习、下乡调研,与乡村干部、贫困户、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对光山县产业扶贫之路有了一些思考。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带贫情况

(一)第一产业基础牢固,产业扶贫根基稳定

一是农业基础地位稳固。成功实施了超级杂交水稻“百千万”示范工程,全县粮食生产持续提质提量。二是特色种植业蓬勃发展。茶叶、油茶、苗木花卉、中草药等特色种植业蓬勃发展,并实施了人均“1亩药、1亩油茶、1亩中药材、1亩果蔬”特色产业扶贫行动。三是特色养殖业方兴未艾。2017年,全县麻鸭出栏397.4万只,还发展了孔雀、鸵鸟、天鹅等特种养殖,引进了一大批养殖大项目。四是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势头强劲,带贫成效显著。目前,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00家,农业龙头企业57家。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采取提供用工岗位、提供产业技能服务、土地流转增收、股份帮扶增收、农产品“订单”帮扶等方式,2017年共带动13002名贫困人口脱贫。

(二)第二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动力强劲

一是产业集聚发挥效应。官渡河产业集聚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2017年以来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7个,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大量的用工岗位。二是农产品深加工业不断发展。依托粮油、茶叶、红薯、油茶果等本地特色资源,涌现了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三是羽绒产业转型升级。全县约20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羽绒服装及关联产业,年产值70亿元以上。

(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扶贫活力迸发

一是电商产业做大做强。农村淘宝全面启动,全县共有网店5000余家,电商带动73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二是金融保险快速发展。加强政银联动,创新金融扶贫模式,2017年共对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等发放助农扶贫贷款12.7亿元。县政府与中原农险合作,为全县贫困户办理医疗保险、房屋保险、生活风险保障、人身意外保险和生产风险保障等系列保险。三是劳务产业健康发展。通过精准统计、精准培训、精准对接,发展劳务产业扶贫。目前,全县贫困人口共有28004人外出务工增收。四是全域旅游全面推进,全县已形成红绿旅游线路环绕、智慧文化游点缀其间的全域旅游模式,覆盖了大量的贫困村。

二、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不平衡

一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产业发展不平衡,带贫能力有较大差异。新成立的农村经营主体土地成本高,做大做强周期长,必将导致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二是三产之间不平衡。产业结构优势不强,第一产业占比过高,第二、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稍显滞后。

(二)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不健全

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弱,应对风险能力差,扶持项目实施难,独立发展产业风险大。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项目资金直接扶持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缺乏规范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约束,贫困户很难长期稳定受益。

(三)缺乏名牌意识,品牌效益不高有品牌无名牌。

目前全县农产品基本是自产自销,走出去的少,缺乏全省乃至全国名牌。品牌使用管理不规范,没发挥出优势效益。一些以地名命名的农产品品牌无统一的品牌标识,缺乏有效的管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四)人才和技术短缺

一是对贫困户的技术培训还没真正建立长效机制,贫困户的整体技术素质较低。二是返乡成功人士和本土能人示范带动效应不强。目前,有不少返乡成功人士和本土能人创办了新型经营主体,但大部分没有真正与贫困户融于一体,在产业发展和技术指导方面服务贫困群众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意见建议

(一)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进三产融合

一是合理规划,精准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改变扶贫产业分散发展的传统做法,按照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的原则,打造有特色竞争力的扶贫产业体系,结合茶叶、林果、养殖、蔬菜、中药材和乡村旅游等重点领域,集中建设一批特色产业片区。

二是培育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粮油产量大县的优势,引进和培育一批精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擦亮以“光山十宝”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努力打造几个全国驰名的品牌,以名牌开拓市场、吸引资金、人才,带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

三是强化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技术水平。以当地新型经营主体为平台,加强政企合作,多形式、多方位地对贫困劳动力开展精准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的素质。

四是创新平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服务业,依托农村淘宝等平台,实现电商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无缝对接。大力发展餐饮服务业,以光山“四大名菜”为特色打造光山菜品牌,发展订单农业,与贫困户签订种养协议,解决农副产品销路问题。

五是整合资源,壮大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如在规模较大、发展较好的产业基地建设环山徒步栈道、产品加工体验中心、产品售卖点等设施,打造观光游示范点。

(二)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提升村级组织扶贫实力

盘活资产存量。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村利用集体资产联合创办或投资参股经济实体,发展特色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利用涉农资金中的产业扶贫资金,建立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专项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构建牢固的利益连接机制

一是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帮助龙头企业争取各级对扶贫和农业的支持政策及项目。加强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参与度,保持土地流转关系稳定;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加大扶贫贷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力度,帮助它们发展壮大,提高带贫能力。

二是构建牢固的利益连接机制。优化产业扶贫资金的使用。把贫困户精准受益作为对新型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资金扶持的前置条件,确保其真正承担扶贫责任和义务。村集体统一管理产业扶贫资金,以村集体的名义入股新型经营主体,配股到户,并固定分红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