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教育工作者事迹材料【集锦】

思而思学网 2024-01-15 16:31:30

教师是山,学生是水。山光水色,相互映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先进教育工作者事迹材料【篇一】

认识体育老师刘益田的人都说他好相处。刘益田说话风趣幽默,但工作起来毫不马虎,作风严谨。他总是能坚守原则,认真做事,清白做人,给同事和领导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3年起,他到离家十几公里外的塘栖第二中学担任副校长。由于家离学校远,他每天提前到校上班,基本上早上六点半已到校,经常下班时间到了还在办公,为的是为师生多做一点事情,多解决一点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多关注学生在校的德育品行教育。有付出有会有回报:2013学年,他分管下的塘栖二中德育、安全和音、体、美、劳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田径在区第43届运动会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获是余杭区第18届中小学艺术节团体二等奖,乒乓球队获得余杭区余杭区男、女团体总分冠军,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全校中考体育平均分达到28.04分,全区名列前茅。荣获浙江省中小学乒乓球联赛女子团体二等奖等,学校被评为余杭区5A级平安校园,浙江省健康教育促进铜牌学校,余杭区首批特色品牌学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益田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敢为人先。他多次执教省市体育教学研讨课;多篇论文在国家公开杂志刊物上发表;在德困生放弃学习时,主动长期结对联系,帮助他们,使德困生获得了新生。

刘益田的身体力行是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好诠释。

先进教育工作者事迹材料【篇二】

倪xx是一名普通党员教师,中学生物一级教师。自2008年8月调入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一直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等工作。他在工作中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工作中不辱使命,并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绩。

一、“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学习楷模

身教重于言教。他班上的学生很少迟到,每天清晨他在6:20之前到校组织学生晨读,晚上即使没有晚自习,也会在校办公一段时间才回家。家人住院治疗,虽经常晚上在医院陪护,但第二天早晨,即使打车他也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也从未落下一节课。天道酬勤,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所带班级高一(12)班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普遍进步较大,受到了校领导、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情感渗透”,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甚至亲生儿女,用一颗赤诚的爱心去关心和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干班主任工作已有10多年了,倪老师一直坚持在做着一件小事:每逢同学过生日的那天他都会悄悄的送上一张写满祝福语的贺卡和一件小礼品,在送上生日祝福的同时,给予每位同学生活、学习上的关心,激励每位同学面对困难不要畏惧,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中学生。

三、“潜心教学”,做同行的领头人

倪老师作为备课组长,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带领组员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集体备课、公开课、教研活动等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师徒结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 研究教法,向课堂要质量

(1)注意精讲精练,教学资源合理共享。

(2)重视学习方法指导。

2. 无私奉献,开展义务补差工作

3. 辛勤耕耘,学科统考成绩优异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倪老师所带高一五个班生物学科,在历次考试中成绩均名列前茅。在2015年2月的期末南京市统考中,我校高一生物均分、合格率、优分率均位居全区公办高中第一名。另组内成员成长迅速,孙锁、倪xx老师被评为新一届“区教学带头人”。

工作之余,本人勤于思考,善于动笔,本年度撰写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论文《浅析XY型生物单基因遗传病类型及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在核心期刊《生物学教学》发表;论文《关于“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两点教学思考》在《新课程研究》发表。

教育是终身奉献的事业,倪老师将以更加踏实的工作作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献寸心于三尺讲台,忠实于人民教师这一高尚的职业。

先进教育工作者事迹材料【篇三】

教师是山,学生是水。山光水色,相互映照。师生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真情。我知道成长的路途中没有一步登天的魔毡,你的双脚必须坚实地踏在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将在甘苦相伴中体味教师的价值,只有懂得付出才会拥有收获,心中才会荡起幸福的涟漪。但愿这样的幸福不断充盈着我的教育生活。

十九年来,他作为一名出色的园丁,在教育这块希望的田野上,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工作着。他把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他以不屈的品格和执着的追求,在教育的征途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他就是东胜区华研中学的李小刚老师。

一、爱岗敬业,无私贡献

他1997年毕业于原伊盟教育学院,后又取得内蒙古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学历。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伊旗第三中学参加工作,1999年调到达拉特旗耳字壕镇中学任教,通过农村学校几年的磨砺,和农村单纯而又质朴的孩子的生活学习,他逐步地成熟起来且自己感觉到深深地爱上了这份事业。2004年通过东胜区教师招考投身于东胜教育事业,被组织分配到了东胜区二中任教,短短的六年时间,稍纵即逝,出色地送走了两届学生。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任班主任的他,在带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9年5月,他带的初二(288)班被评为东胜区先进班集体。2010因工作的需要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东胜区二中这块沃土,投身到比较薄弱的学校??华研中学,至今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且担任教导副主任职务。

他担任教导副主任一职后,他以校为家,常常加班加点,他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深化管理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努力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惯、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常规及教科研工作改变和推进,华研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学环境和教学习惯得到了全面的改善。激发了华研中学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了老师们的自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东胜教育的发展,他一直默默地奉献着青春和智慧。

当他从大学毕业后,步入教师队伍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将人生的支点定格于“三尺讲台”,因为,他觉得当老师能使他的人生充实、精神愉悦,也因为这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托起的是明天的希望。他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在他的心目中,教育工作是最神圣最光荣的职业,他热爱教育事业,并把它视为自己的生命。“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自己也深知这句话的份量。在19年艰辛的奋斗历程中,他也在践行着这句话。“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他把这作为自己每天工作的信条。每当他走上讲台,望着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他浑身便焕发出一种无穷的力量,忘记了工作的辛苦,忘记了生活中的烦恼,迸发出无比大的激情。课堂上,他精心讲解,解答学生一个个疑惑,课堂下,他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学生的作业他认真批改,还时常写上一些鼓励的话语。他总是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力争教好每一个学生,决不放弃一个学生。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精益求精。

在他多年的努力工作中,他获得了应该属于他的荣誉。2006年9月东胜区第一届骨干教师,2008年8月 区级家教先进工作者,2008年9月东胜区优秀骨干教师,2008年11月,东胜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09年5月,本人带的初二(288)班被评为东胜区先进班集体,在此过程中,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2010年9月在华研中学又担任了一届区级骨干教师。1997年至今他的学生多次获全国英语奥林匹克竞赛奖。他的学生在历年中考中成绩优异。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他把学校看作比家更重要,把学生看作比自己的孩子更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待每一个孩子,他用自己的真情和真心去感化教育后进生,用无私的奉献精神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我从不歧视他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励他们一步一步自我完善。他的班的刘宇同学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经常不交,课上、课下纪律不能保证。但是在慢慢的接触中我发现这个的孩子并不是想象中的笨孩子,他脑筋灵活,热爱劳动,并且他的画画的不错,发现了这些优点之后,我总会有意识的在班里经常表扬他,鼓励他,扩大他在绘画和劳动当中的优点,培养他的自信心。我还动员学习好的同学帮助他,组成学习小组,带动他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郝宇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他时刻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以挚爱的慈母心感染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在教师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多年的教育实践使他认识到,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关爱学生。热爱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教师的爱。

三、执着追求,勇于探索

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是一名爱学习、肯钻研,并且是善于搞教科研的教师。做一名学习型、科研型的新型教师一直是他追求的目标。也正是这一目标激励着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研究。就专业知识而言,他酷爱学习英语。英语一直是他从学生时代起最喜爱的学科,每当他学习英语的时候,他会感到兴奋,感到余味无穷。他常常把他学习英语的感受告诉他的学生,鼓励他们热爱英语,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有时他还把他学习的内容,比如新闻、历史人物等拿到课堂上和他的学生一同欣赏,有时干脆用作教学的素材、练习的题目。通过不断的学习,他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课堂教学也紧跟时代步伐。每每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他都争取参加,他曾多次到山东、北京、加拿大等地参加培训。他学习了许多地方的教学模式,吸取他们教学方法中的精华,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仅仅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水平。因此,在教育教学的同时,他一直坚持理论学习。他反复学习《英语教学与研究》一书,他曾经阅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多部教育专著,通过学习,他还掌握了大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他撰写的《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之我见》在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国内公开发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获内蒙古现代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被《东方青年》评为国家教研成果一等奖。

回顾走过的教育历程,虽然曲曲折折,但充实有益。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无怨无悔地行走下去!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