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全文

思而思学 2023-11-07 03:16:38

及时出台稳增长27条政策措施,持续加强稳增长督查。全力实施“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加快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进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不断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推动投资持续回升。

启动“云上云”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消费等为主的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全部工业增加值达3925亿元,增长6.7%。单位GDP能耗下降7.8%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6169亿元,增长9.6%。

综合交通三年攻坚战圆满收官,“五网”建设五年大会战全面启动。新改建农村公路2.19万公里,181座“溜索改桥”项目基本完成。新开工建设43件重点水源工程,建成50万件“五小水利”工程。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等稳步发展。粮食产量达1876.4万吨。加快培育涉农企业“小巨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地345万亩;完成营造林665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160万亩。农业增加值2098亿元,增长6%。

成立省城乡规划委员会,加强对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滇中新区获国务院批复,管理体制机制得到理顺。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8.69万套,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51.43万户,鲁甸地震灾区7.78万户受灾群众搬进新居。推进“新房新村、生态文化、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实施精准扶贫,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加快民族、边疆、革命老区脱贫、小康步伐。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就业问题,城镇新增就业40.9万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覆盖,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逐步提高。10件惠民实事全部办结。

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电力体制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取得进展。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批,红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出台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指导文件。开展多种形式招商活动,引进省外到位资金6488亿元,直接利用外资29.9亿美元。

及时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布60家省级单位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取消和下放投资核准事项31项。

2015“十二五”我们这样做

回眸“十二五”

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云南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坚持民族团结进步 必须坚持依法治省


抓实9项工作 开好头起好步

1、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扩大有效供给。加强制度和政策创新,转变供给模式,提高供给质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着力打造品牌、增加高端产品供给。推动产业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

增加有效投资。抓好20个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继续放宽准入条件,鼓励省内外社会资本参与PPP模式建设项目。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

释放消费新需求。继续实施重点领域消费工程,落实鼓励消费政策和带薪休假制度,挖掘需求潜力,优化消费环境,发展信用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扩大进出口贸易。推进外贸向优进优出转变,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和跨境物流业,力争进出口总额增长12%。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及时研究推出更具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的政策措施。

2、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破解发展瓶颈

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确保沪昆客专、云桂铁路建成通车,实现云南通高铁,加快成昆、广大等铁路扩能改造和玉磨、大临、大瑞、丽香等在建铁路建设,力争新开工南昆铁路扩能、渝昆铁路。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300亿元以上。

加快新一代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宽带接入网和骨干网、城域网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实施下一代广播电视接入网络、移动宽带网覆盖等重大项目,新建光缆1.8万公里,实现100%行政村通光缆,100%行政村通宽带互联网。

加快能源保障网建设。确保梨园、观音岩等电站投产发电,推进乌东德等一批大型水电站项目建设。加大电网续建和新建力度,抓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西电东送、云电外送通道和售配电网建设。推进天然气支线管网建设,提高天然气使用量。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争取滇中引水工程年中正式开工,抓好主体和配套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大中型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新开工建设40件骨干水源工程,完成50万件“五小水利”。力争完成水利投资300亿元。

3、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启动“中国制造2025”云南行动计划。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集中力量推动重点产业园区发展,明确主导产业定位,发挥园区对各类经济要素的集聚作用,打造一批具有云南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解决企业分散和土地无序开发等问题,提高园区投入产出效率。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发达地区合作,创建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云上云”行动计划,落实大数据行动纲要,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重点发展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科技、品牌、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

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等方式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激发传统优势企业活力。深入推进“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行业“小巨人”培育工程。

4、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改革开放

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原产地商标注册,保护和有序开发生物资源。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速国资国企改革,分类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加快实施一批重大改革重组项目,改组和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实行经营性国资集中统一监管。有序放开教育、医疗等服务价格,稳步推进水、成品油、天然气等领域价格改革。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办好第4届南博会暨第24届昆交会,第14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各类展会。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泛珠三角、港澳台等区域合作交流,提升滇沪等省际合作水平。力争全年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增长11%以上,利用外资增长5%以上。

5、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切实抓好“三农”工作

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任务。年内实现12个贫困县摘帽、120万贫困人口脱贫。

加强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切实加强农业生态治理,抓好农田水利改革发展经验推广,新改造中低产田地300万亩以上。扶持发展涉农企业“小巨人”、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覆盖,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抓好以污水、垃圾处理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清洁家园、田园、水源等活动,促进农村绿化美化净化。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统筹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50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万公里。

6、突出规划引领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进以人的新型城镇化。发挥昆明辐射作用,加快滇中新区和滇中城市群建设,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区域中心,加快一批中小城市发展。落实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力争户籍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全面提高城乡规划质量和水平,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综合性,强化规划的引领与协同促进作用。抓好省域空间规划的编制,加快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规划及地下管廊专项规划,扎实推进“多规合一”,促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强化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地下空间开发。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和城市停车场,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多措并举缓解拥堵。

7、创新公共服务增进民生保障

全力促进就业创业。继续实施“贷免扶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打造“双创”示范基地。实施家庭服务企业“千户百强”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以上。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完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构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养老保险政策体系。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加强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稳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法制化、精细化建设,完善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8、加强环境保护治理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推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深化国家低碳试点省和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加强生态治理修复。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推进以滇池、洱海、抚仙湖为重点的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

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森林云南”建设,抓好天然林保护和城乡绿化造林重大工程建设,完成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165万亩。

9、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弘扬民族文化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继续抓好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抓好怒江州脱贫攻坚整州推进,重点加快贫困民族乡整乡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聚居区整族、整村推进。在迪庆、怒江率先实施14年免费教育。

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实施民族文化“双百”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加强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之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展示中心和传习场所的建设和管理。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实施第二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创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示范乡(镇)和示范社区。

  2016“十三五”我们这么干

砥砺奋进“十三五”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贯彻发展新理念 努力实现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开放创新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将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协调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发展的本质要求,努力让各族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使各族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现实获得感。

全面消除贫困 全面建成小康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乡因族制宜、因村因户施策,聚焦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面实施“五个一批”脱贫计划,加大资金整合和投入力度,实行更严格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贫困地区都不掉队、一个兄弟民族都不落伍、一个贫困群众都不落下。

  加快“五网”建设 强化基础设施

力争到2020年,铁路运营里程超过5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000公里;投入运营和在建民用机场20个;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到3.7万公里,油气管道长度达8200公里以上;新增蓄水库容20亿立方米以上;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光纤,城镇、重要场所和行政村4G网络全覆盖,实现光缆全省覆盖。

  着力转型升级 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云南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云上云”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步伐,实施军民融合发展,集中力量培育现代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大力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和服务制造,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加强城市工作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转变发展方式,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优化生产力布局 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统筹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做强滇中、搞活沿边、联动廊带、多点支撑、双向开放”的发展格局,着力构建“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区域发展新空间。加快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步伐,更好地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进一步优化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布局,打造一批产业大市、大县、大集团、大园区、大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区达到10个、超百亿园区达到50个。

大力推动开放 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内外需协调、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加强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推动双向开放,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强开放载体建设,发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作用,建设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

  突出改革创新 增强发展新动力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政务环境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体系,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人才向基层、边远、贫困地区流动。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着力营造绿色山川,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城镇,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绿色云南、七彩云南。有度有序利用自然,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以九湖为重点的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大气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目标。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建设幸福云南

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继续实施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和示范创建等工程,加大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保护发展繁荣民族文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2016十件惠民实事

1、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全省完成减少贫困人口120万、1253个贫困村和125个贫困乡脱贫出列、1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目标。完成5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推进1000个省级重点建设村建设。

2、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完成1.6万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任务。

3、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从水源保护、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管理保障等方面,完成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

4、实施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提升工程:提升100个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为3000个村卫生室配置健康一体机。

5、实施“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全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7/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41万人,乳腺癌检查3.8万人;为8万名6-24月龄幼儿免费发放营养包;为22万对农村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结婚登记人群婚检率达到70%;新生儿疾病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率达到75%、听力筛查率达到70%。

6、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建设8个县级体育场(馆)、100个村级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为200个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配建全民健身路径器材。

7、开展残疾人关爱行动:为全省2万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补助;为1万名贫困残疾人免费提供辅助器具;按每户补助6000元的标准,为10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对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对被评定为一、二级残疾人且需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8、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改扩建20个城市公办养老机构、80个农村敬老院、300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新增养老床位1.6万个,向全省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

9、推进全省旅游厕所建设:在主要旅游城市(镇)及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交通沿线、加油站、铁路沿线客运站、旅游扶贫乡镇、主要乡村旅游点、部分贫困地区旅游景区,建设、改造旅游厕所771座,并全部对游客和公众免费开放。

10、开展证件办理惠民服务:简化居民身份证办理程序,确保办理时限由现在法律规定最长60天(边远地区可延长30天)缩短到30天内;开辟特殊绿色通道,确保15天内完成居民身份证紧急业务办理。在保留群众自愿选择到出入境窗口领取证件方式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因私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免费快递服务。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