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关于净化政治生态理念学习心得3篇【精品】

思而思学网

把净化政治生态作为首要任务,狠下决心拔烂树、治病树、扶歪树、种新树、护森林,坚决清除腐败土壤,灭菌消毒,改善条件,精心树木,这样才能打造出人民群众满意,省委放心,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净化政治生态理念学习心得一

今年7月,一封反映某省管干部春节期间赴海南休假、坐头等舱并公款报销等问题的信访件,引起了辽宁省纪委注意。经核查,该干部并未使用公款报销路费,但外出休假讲究排场,有损干部形象。

辽宁省纪委在信访“要信摘报”中摘录这一线索,及时报送省委书记李希。随后,李希约谈了涉事干部,该干部也进行情况说明并作出书面检查。

谈话,是辽宁省委履行主体责任、实践“四种形态”的重要抓手。从压实责任出发,辽宁研究提出省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省委常委带头对分管领域省管干部轻微问题线索进行谈话处置、纪委严格落实监督责任并抓好组织协调等相关工作机制。一年多来,省委书记李希同志带头谈,与省纪委书记共同谈,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按照分管工作分别谈,目前已有100多人被约谈。同时,谈话函询更是成为省纪委领导班子成员日常工作。截至今年10月,辽宁已对96名省管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

为避免“四种形态”落实力度层层衰减,辽宁省委、省纪委多次组织会议专题学习,增强行动自觉。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陈小江逢会必谈“四种形态”,要求在思想观念、工作措施和方式方法上及时跟上中央要求。

在省委、省纪委指导和推动下,各地对党组织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的责任内容进行明确细化,通过厘清“责任清单”切实加大谈话函询力度。

今年7月,辽宁省本溪市委出台履行主体责任谈话暂行规定,就党委实践“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作出制度安排。截至目前,本溪市委书记先后谈话66人次,同比增长32%;今年1月,沈河区以区委1号文件印发“践行 四种形态 ,推进抓早抓小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党委“责任清单”,建立小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工作机制……

随着实践深入,辽宁省纪检监察机关还探索以严格考核倒逼党组织压实主体责任、实践“四种形态”。党组织履责不力,就面临被约谈或问责的后果。

净化政治生态理念学习心得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既有重大理论问题,也有重大实践问题,既有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权威阐述,也有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理论拓展,既有对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刻阐述,也有对具体实践问题的精辟分析。特别是关于党的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逻辑严密,语言朴实,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博大精深,涵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力量、增强全党信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认真学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感觉收获很多,受益很多。

下面我主要就关于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良好环境的重要论述谈谈学习体会。{净化政治生态自查报告}.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我个人认为,提出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他在讲话中提到共产党人要清正廉洁,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我个人认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就是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就是干事创业、求真务实、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关于政治生态的涵义,栗战书同志曾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由此可见,政治生态不仅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党性、觉悟、作风的综合体现。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状况,直接决定着政治生态的好坏。正因为如此,栗战书同志强调指出,良好的政治生态,可以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可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可以集中精力、形成合力。

俗话说,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可见,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政治生态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好坏。对于当前存在的不少不良风气,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现在有一种倾向,好像批评是不得了的事情,批评谁就是得罪谁,出现批评的人不敢批评、被批评的人也不愿被批评等现象,有的与其说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还不如说是表扬与自我批评。这是一种不好的风气,甚至对党组织的肌体健康是有危害的。他还指出:现在,社会上奢靡之风、奢华之风很甚。另外,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危害,舌尖上的浪费和车轮上的铺张,令人触目惊心。党内不同程度存在的不敢讲真话、不肯说实话、不愿说心里话的现象,同样也令

人担忧。要消除这些不良风气,只能依靠净化政治生态,不断铲除不良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只有真正铲除不良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政治生态,才有可能从根本净化政治生态。因为很难确保,一颗好的种子在严重污染的环境中能够健康成长,也很难确保,有谁掉入染缸中能够出而不染。

正是清醒认识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存在及其严重危害,领导中央政治局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优良的党风政风转作风促民风,从而引导社会风气,净化政治生态。在他的积极倡导下,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条例》等等,部署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全党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作风建设的成果惠及群众,真正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为净化政治生态、努力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而敢于动真碰硬。

净化政治生态理 念学习心得三

天津市委最近针对中央巡视组指出的“圈子文化”的顽疾开展专项整治,市司法局200名局处级干部,有440名亲属在本系统工作,负有责任的33名干部已被严肃问责。正在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也展现了“圈子文化”的剧情,一个汉大帮、一个秘书帮,小圈子勾连成腐败的黑色链条,触目惊心。

“圈子文化”或潜或明,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有些党员领导干部,总是谋人不谋事,动不动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要么把权力视为私产,拿干部当作家臣,将上下级关系看成人身依附关系,用亲疏远近组建个人王国;要么整天琢磨找门路、套近乎、抱大腿,网罗亲朋故友、攀附同乡校友,进了班子还要挤进“圈子”。

找靠山、搞依附、拉关系,各级组织一旦染上小圈子、小山头这种“癌细胞”,就会侵蚀党的肌体、恶化政治生态。当山头代替了组织、圈子代替了班子,民主决策变成摆设,干部选拔只论亲疏、唯“圈”是举,党性原则何存,党组织的战斗力何在?因利而聚的“圈子”,从抱团取暖到抱团腐败,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出现“塌方式腐败”和“系统性违纪”也有不少“前车之鉴”。

“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针对“圈子文化”、山头主义等,划出了严格禁令: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准在党内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只要有人踩底线、越红线,严格依纪依规处理,坚决刮骨祛毒。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人情社会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但中国文化更强调君子团结众人而不结党营私。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推进,“圈子文化”必然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还同志情谊清清爽爽,还政治生态绿水青山。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