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二侧】

思而思学网

消除贫困是制度的本质要求,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更是推进经济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收集的农村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1】

曾强调:“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湖北的贫困人口同比下降11.7%减少,全省共解决69.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扶贫开发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剩下的贫困地区多是区位较差、交通不便、生态脆弱地区,特别是秦巴山片等深山区,贫困程度较深,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扶贫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加快贫困地区同步小康步伐,就必须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

“精准识别”夯实基础。“精准识别”即解决“谁是贫困户”的问题,旨在为消除贫困人口提供准确靶向。因此,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就要以攻坚的态势做实建档立卡这个“一号工程”,按照“精准扶贫”的原则,不仅扶贫对象要明确到村到户到人,而且减贫人员也实现到户到人,通过一户一台账、一家一规划,真正把扶贫之水真正浇到“穷根”上。 另外,对确实难以脱贫的特殊困难群体,可考虑变努力“扶贫”为直接“济贫”,予以兜底解决,并努力提高生活水平。

“精准帮扶”打通管道。驻村帮扶是确保各类扶贫资源直接传递到贫困村、贫困户的重要管道,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选派好扶贫工作队,确保每个贫困村有工作队长驻、每个贫困户有党员干部帮扶。同时,进一步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维联动的“大扶贫”格局,把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另一方面,按照“因地制宜、因户制宜”的原则,走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发展道路,进一步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就业条件,提升其发展能力。

“精准管理”突出导向。精准扶贫要靠科学的保障和考核机制,只有改变考核“指挥棒”,严格奖惩,才能解决“帮扶成效如何”的问题。因此,要建立省对市、市对县、县对乡镇和部门的考核奖惩机制,突出考核的精准度,充分体现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既不提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目标,也不随意降低工作标准。要将扶贫考评情况作为各级干部提拔任用、年度考核等次确定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位子,干成事的有地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重实干、创实绩、求实效的浓厚氛围。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务必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抓紧抓好”。随着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剩的时间越来越少,扶贫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都逐年递增,各级领导干部要求真务实、敢于担当,进一步聚焦“精准”二字,在“精准”上做足功夫,从加大投入、融合扶贫、兜底“济贫”等多方面入手,用“硬措施”啃“硬骨头”打好扶贫攻坚战。

【农村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2】

“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十八大以来,湖北各级党政把扶贫攻坚当作头等大事,稳步推进片区攻坚,筑实精准扶贫底盘,紧紧瞄准扶贫对象,启动实施12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共有约200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是湖北党员干部履职担责、主动作为的结果。

抓好发展第一要务、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就湖北省而言,既有秦巴山、大别山等几个连片的特困地区,又有不少零散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扶贫开发依然面临着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问题。达成“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注定了只能是一场又一场的攻坚战,其间不能有丝毫侥幸、更来不得半点虚假。

“扶贫攻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推进实施精准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不仅需要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撑,需要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实干苦干,更需要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族各界的群策群力,注重“输血”与“造血”并重、坚持扶贫与扶志并举,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为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打牢发展基础、拓宽发展空间、激活发展潜能、聚集发展能量。

李鸿忠指出:“扶贫开发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党员干部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主动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去检验自己思想的高度、作风的纯度、担当的力度,以政策扶持为牵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民生改善为重点,在“精准”上下功夫,切实把政策、服务和实惠送到“目的地”。

“人心齐,泰山移”,确保如期小康、不落一人,是无比美好愿望、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虽然压力不小、困难不少,但只要党政合力、干群同心,把心思用在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就一定能写好精准扶贫这篇大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