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微腐败思想根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全文】

思而思学网

 农村基层腐败问题量大面广、易发多发的特点,农村“微腐败”已成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工作重点。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基层微腐败思想根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大家阅读!

【基层微腐败思想根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村官是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他们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农村稳定和发展。当前,村官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在清远一些村的村官,腐败问题依然不容忽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清远市共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达452件。,清远纪委编辑的《榕树头下警钟鸣》,收录了32例清远各地村官贪腐案例,腐败“村官”直接侵占村民各类补偿金、集体资金。群众对身边腐败是很痛恨的,有群众说:“‘老虎’离得太远,‘苍蝇’每天扑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客观要求。今年是村两委换届年,如何选出好村官,又如何预防村官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让村官远离腐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当前村官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侵占村集体资产和侵占农民利益案件呈高发趋势

32宗村级违纪腐败案例中,除两宗是村干部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受到处分外,其余30宗均为村干部违规占用集体资金、侵占群众利益的腐败案。在查办的30件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在侵占村集体资产方面,贪污挪用公款比较突出,挪用、侵占集体资金的有8宗。在侵占群众利益方面,有8宗直接侵占本应发到村民手中的各类补偿金、政策资金等,如2009年、2010年期间,英德市??镇6村干部把应分给鱼咀村农户的500亩田亩数以各自家庭成员及亲属名义上报并领回6.5万元种粮补贴私分;2012年连南村干部冒领“两不具备”搬迁建房补助资金6万元。

(二)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一些村干部在村级公共事务管理中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获取不正当利益。30宗贪腐案中,有两宗村干部冒领村民低保金案和两宗村干部乱收费案。两宗村干部冒领低保金案值均不大,分别为9600元、8500元,作案手段均为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拿到低保存折后不交予低保户,而是私自用存折取款。

(三)案例中“窝案串案”现象不容忽视

30宗村级违纪腐败案例中,有4宗系窝案,分别是3名村干部合伙骗取征地补偿款46万余元并进行私分;6名村干部合伙骗取种粮补贴6万元私分;小组与出纳合伙将1200余万元征地补偿款挪用后进行理财,并私分理财收入;4名村官合伙侵吞扶贫资金和下拨经费共35.8万元。

造成村官腐败的主要原因

村官的腐败现象背后有各种复杂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混乱,缺乏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村官自身素质低,对村官管理不严等。

(一)村官思想素质不够高,宗旨观念淡薄

部分村官不注重学习,对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得不透,对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掌握不多。多数乡镇对村官廉政教育抓得不够,缺乏系统的党的宗旨教育、纪律法规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由于缺乏学习和教育,导致部分村官宗旨观念淡化,纪律观念淡薄,为民意识不浓,执政思想不正,面对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信念动摇,思想防线崩溃。

(二)村级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

从村官腐败问题查处的情况来看,发案村多数都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或者制度不能很好地执行的现象。有的议事规则不健全,决定村级重大事项,不召开会议集体研究,而是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一人说了算;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账目设置不规范,财务审批不严格,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一支笔审批财务,民主理财流于形式;有的虽然已经制定出了各项制度,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或者不去很好地执行,成了摆设。

(三)监督主体意识不强,权力监督缺失

上级监督不到位。大多数乡镇党委对村干部重使用、轻管理,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大都采取批评教育替代党纪、政纪处分,存在监管不力问题。

村级监督机制不健全。虽然村级已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但仍存在财务公开不规范不透明,如有些村对一些正常工作和无关紧要的事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讨论,在公开栏上公示;而对土地承包、工程发包、大额资金开支等重大事项,不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由村主要领导搞“暗箱操作”。还有些村财务开支,只有主要领导和会计知道,其他村委干部一概不知。这就给某些村官谋取私利提供了便利条件。当前农村大部分有知识的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在家留守的是妇女、儿童、老人,存在外出的不能监督、留守的不会监督问题。

(四)对村官管理不严

上级在对村官的选拔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着“重才轻德,重用轻管”的问题。有的认为村官工作难度大,工资报酬低,人才难挑选,对一些村官出现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认为村官出不了大的问题,管不管无所谓。

防治村官腐败问题的对策

要防治村官腐败的问题,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完善用人”来促进“村官”勤政廉政,让村官“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

(一)加强廉政教育,使村官不想腐败

要对村官开展经常性和有针对性的廉洁教育。

一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乡镇党委作为村官的直接管理者,要切实加强对村官的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党纪法规教育及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村官依法施政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从根本上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防止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是实施典型引路。要大力发掘正面典型,宣传吴仁宝、梁其栋等优秀村官的先进事例,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广大村官既要干事又要干净。

三是强化警示教育。通过以案说法,进行警示教育。针对村官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乡镇主要领导及纪检部门要对症下药,进行警示谈话,及时提醒,敲响警钟。

(二)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村级反腐败长效机制

完善制度,积极构筑“不能腐”防线。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公共事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村级民主决策制度,健全村“两委会”会议、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和村级党组织生活会制度。其次,建立农村“三资”监管信息平台,对村级“三资”进行公开交易,杜绝暗箱操作;目前清新、佛冈等地行政村已开通“村财通”、“村廉通”等金融服务,要求村级账务通过电子金融渠道走账,改变以前现金交收模式,堵塞腐败漏洞。再次,加强财务监管,普遍实行“村账镇代理”及“组账村代理”制度,加强上级对下级的财务监管。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实行财务支出“三签制”,每一笔开支都必须由经办人签字、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审签、村主任签批报销入账。

(三)要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村官权力运行廉洁规范

村官腐败案高发,这与村官得不到有效监督有关。乡(镇)纪委要加强对村官行使权力的监督,开展“勤廉指数”测评,让村官“不敢腐”。从2013年起,清远连续两年在全市行政村一级开展“勤廉指数”测评。乡镇(街道)纪委组织由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组成的群众测评团,对村(居)两委班子和村官“勤廉”情况打分,测评结果在村委会公示,并作为村(居)班子及其成员考核奖惩、换届选举、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完善用人机制,使村官不愿腐败

今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要突出重点,选好带头人。“选好对象是一家人的幸福;选好村干部是一村人的幸福”。选村官要实行公推公选,真正实行民主,让那些能力强、作风正、品德好、群众信得过、能真正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人担任村级干部。在选村官的途径上,重点放在种养专业户和致富能手,挑选经济型人才;面向大学生村官,挑选管理型人才。对带领农民发家致富,清正廉洁能干成事的村官,要优先选拔到乡镇当副职领导。从而,使村官不愿腐败。

【基层微腐败思想根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长期以来,基层干部腐败问题饱受诟病,尤其是一些村官,紧盯涉农扶贫项目这块“唐僧肉”,利用手中的权力,或明目张胆直接贪腐,或巧立名目腾挪盗用,鲸吞民生资金,蚕食群众利益,让党和政府的公信与形象毁于一旦。

村官手中的“小权力”如何酿成“大腐败”?村干部虽无正式编制,可不仅集财、物、权于一身,更有审批、把关、拍板的种种权限。此外,村官大多是本地人,公权兼之余威,一旦作恶就为祸不小,且由于乡镇监督太远、群众监督太软的现实困境,也给村官权力寻租提供了“真空地带”。

从法律意义上看,基层村干部并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不过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代理者。然而,正是如此小官,却成为基层治理的“病原体”,决策“一言堂”、审批“一支笔”、用人“一张嘴”,让“村民自治”沦为“村官自治”。

以法治方式和制度手段管人、管事、管权,才是铲除“村官腐败”的良方妙药、根本之策。一方面,要把铲除“村官腐败”上升到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高度,从法制轨道和制度层面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对村官腐败的源头治理。在厘清村官权力边界上着力,建立民主评议、述职述廉等制度,明晰权责,规范权力;在规范村官权力运行上给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一切工作有程序、一切程序有控制、一切控制有规范、一切规范有依据;在严格落实基层民主管理上发力,摸清实情,尊重民意,选优配强群众的“当家人”。

另一方面,要有效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治和监管制度,防止监督“真空”,避免管理“盲区”。从树立法治思维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培育党员干部明规畏纪、遵规守纪的观念,着力营造依法用权、依法维权的法治环境。根据基层村干部的职责和权力运行特点,“量身”打造权力监督机制,构建全方位监督网络,拓展公众和媒体监督渠道,以此督促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更为关键的是,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严肃惩处违反党纪国法者,做到以儆效尤、警钟长鸣。

村官虽小,却不是反腐败的死角;权力虽微,亦不是任性妄为的借口。唯有运用法治思维和制度手段,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倒逼村官斩断贪念、管住权力,敬畏法纪、主动作为。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