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转行三大方向 ​为什么建筑学毕业后大多数转行

思而思学网

建筑行业转行三大方向

方向一:“互联网+”催生智能化建筑

在“互联网+”浪潮下,建筑行业出现一个新词??智能建筑。只有两张床大小的迷你卧室,电钮一按自动转换成一间智能办公室;房屋墙体开裂了,涂上纳米“创可贴”,裂缝即强劲弥合……拥抱互联网的建筑,就是这么的“潮”!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水平的提升,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云计算等,都可以打破传统发展模式。而这些技术手段都是通过“互联网”实现,进而作用于建筑行业,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嫁接“互联网+”是智能建筑发展的热门趋势。智慧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而“互联网+”理念的植入,为“智慧建筑”大厦的构建提供了无限可能。因此,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必定趋势,从国家层面到各地,均已把智慧建筑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的高度予以重点推广。目前,我国智慧建筑市场产值已超过千亿元,并且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未来市场可达数万亿元。

虽然国内智能建筑发展火热,但智能建筑行业还处于混乱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各方配合不默契。配合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有着不同的智能化要求。

2、系统集成商的水平不高。智能建筑市场主要在建筑领域要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工程各种要求。怎样把好的东西用好,要有设计、规划、施工、监理、验收一整套的流程,在这当中,与系统集成商的水平相关,系统集成商要与建筑领域相关部门很好结合。

3、缺乏原创产品。我国建筑智能市场正处于成长期,未来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低端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规模较小不具备核心能力的厂商将会被淘汰;高端市场的增长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但对进入者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都将提出很高的要求。未来本土一些具备较强资本实力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将能充分分享行业的成长,获得较快的发展。

笔者总结一句,虽然目前智能建筑发展局面较为混乱,但国家大力倡导的节能建筑、绿色建筑都与智能建筑联系密切。在市场自发需求和政策鼓励的推动下,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

方向二:现代化建筑工业转型3D打印是绝对不能缺席的“狠”角色

除了自动化设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筑行业转型,还有一个“狠”角色是不能忽略,它就是3D打印。

3D打印进入建筑行业的最初表现形式是建筑模型,此类模型或用来为客户展示房屋样式,或被摆在家中当做艺术品欣赏,虽创意十足,但却是3D打印在该行业中最低级的应用。随着技术进步,如今3D打印实体房屋已被证明其可行性,一些3D打印实体房屋也陆续在世界各地出现。

从技术角度讲,用3D打印技术制造一栋实体房屋有两种方式:一是打印出各房屋部件再进行后期组装;二是直接打印出成型房屋,后期仅需按要求安装门窗等即可。

总体而言,由于3D打印结构是一层一层建立起来的,因此,无论上述哪种方式,都允许工程师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改造等方面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如果说后期组装是3D打印建筑目前可行的模式,那么,一次性打印实体房屋将是未来主流发展趋势。

第一,传统房屋成品都是通过人工修砌、机械切割等方式制造而出,站在房屋设计者角度,或许会在精度和美观度方面有所偏差,而3D打印机由电脑操控,只要有数据支撑,便可将任何复杂的设计模型快速、精确地制造出来;

第二,3D打印可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同时大大降低制造门槛和时间周期;

第三,3D打印可极大节省人力成本及材料成本。由于摒弃钢结构,目前3D打印房屋主要材料来自混凝土、塑料等,部分材料甚至可用回收废料代替。此外,3D打印建筑的高可行度,为科学家“建筑智能化”构想提供了良好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在3D打印技术的引领下,建筑产业由“建造房子”向“制造房子”模式转变已成趋势。但是有一点笔者需要提出,3D打印建筑只是刚刚诞生,还缺少必要的安全和质量的规范。能否替代传统的房屋建筑方式,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方向三:无人机、机器人开启建筑自动化

笔者之前看到一段小视频,视频内容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研究人员操纵几架无人机搭建起一座长7.3米能支撑一个普通成年人体重的绳桥。

视频显示,这些底部安装线轴的无人机能把绳绕在脚手架横竖两根杆的交叉处,还能牵着绳穿梭在脚手架之间,编织成一张网,也可以说是一座绳桥。它们有时单独施工,有时两架无人机一起编织绳桥。

这个视频主要是为了告诉大家,无人机完全可以独立实现全部的建筑行为,虽然暂时的建筑成果承重能力有限,但这已经足够说明无人机的应用潜力。事实上,无人机最为关注的发展潜能在于其替代部分人类工作的可能性。诸如建造绳桥这种,存在一定危险性和困难性的工程,无人机的存在显然成为了建筑工作者的福音。建筑专家认为,能飞行的机器比传统建筑机器有很多优势,尤其是,他们能到达空间任何一点并能飞进或环绕任何已有的物体。

除了无人机,机器人是建筑行业的另一个福音。有了机器人的存在,建筑施工即将进入到*。笔者可以先给大家说个机器人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案例。在美丽的香港维多利亚港湾,香港新世界大厦正拔地而起,但这座大厦的外防护架与传统的竹竿脚手架不同,它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能够自动提升的全金属脚手架??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世界首创的建筑施工防护机器人。

这种新型建筑防护施工机器人不仅性能优越、安全可靠、提升迅速,而且操作简单,每层提升两个人就可以搞定,节省了大量人力,这对人工费很高的海外市场来说,仅此节省的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事实上,建筑施工防护机器人已在迪拜、新加坡、澳门及国内等中心城市多个项目成功使用。

在建筑行业,砌砖机器人也是“神”一样的存在。那些在烈日下工作的砌砖工人非常的辛苦,而随着砌砖机器人的出现,并开始大量投入应用,使他们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为什么建筑学毕业后大多数都“转行”了

原因一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从事的并不是方案设计。

大多数人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都以为自己将来必然是以做方案设计为主。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毕业5年后大多数建筑学专业的人在画施工图,只有少数人还在做方案设计;毕业10年后则只有极少数人还在坚持做方案设计。以方案设计专业而言,淘汰率一般高达90%!

为什么呢?因为方案设计的压力和竞争极大,对人才的要求极高!对某个方案设计项目来说,一般只有两个结果:胜或者败!获胜的方案还得面临大量的长期的不断修改、完善甚至方向性的改变!

这两样正好都是学校设计教学中没有经受过强化的弱项!比如学校对学生作业的做法是打分,即分出高中低档分数,社会上对方案则只有接受与不接受两种结果。比如学校里学生交了作业打了分就万事大吉,而社会则必须根据业主的意图不断修改方案直至业主满意。

由于这个原因,大多数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忍受不了方案多次彻底失败的打击,忍受不了没完没了的修改,最终放弃了和上学时的理想大相径庭的方案设计专业,转而从事风险相对较小的施工图设计专业。

方案投标则更加严重,因为每次投标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设计师的名气、人缘、受重视程度甚至受迫害程度。

投标分若干种,比如内部投标、多单位投标、枪手投标、邀请投标等等。不论哪种,方案设计师生涯中主要面临的就是一次一次胜或败的毫不留情的竞争。

不论你是谁,你是哪里毕业,你曾经中过多少标,只要你某一次没能中标,则四处怨声载道!原因很简单:成本过高!

一次市级投标直接成本一般在1-10万元不等,一次省级投标直接成本一般在10-50万元不等,一次国家级投标直接成本一般在50-200万元不等。

仅仅由于方案设计师的无能或者刚愎自用导致投标失败,当然会使得设计师所在单位很是心痛!而由于方案失败导致建筑施工图、结构、给排水、采暖、空调、电气、概预算等各个专业没有好项目可做,这些专业的设计师当然不高兴啊。失败的方案设计师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我曾经参加的一次投标,最终我的方案以微弱比分获胜,第二名那家前后画了近100张效果图,最终却一无所获,您想想这家的成本吧,当时我虽然获胜,心里却是真的为那家的方案设计师感到悲哀!

一般来讲,只要一个方案设计师连续三次没能中标或者被直接业主接受其方案,设计师所在单位就会开始有意识地避免这位设计师参加方案设计或者投标了,因为直接成本和信誉成本都过高!

作为落后地区的设计单位,由于人才培养成熟后大多数必然走掉,所以不愿意投入大量精力培养设计师;作为先进地区的设计单位,由于根本不缺后备力量,所以也不会在意某个设计师的精心培养。

最终,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和缺少关怀,屡战屡败的设计师很少会经受住考验而屡败屡战,而是一肚子怨气地远走他乡或者考研或者出国,最终大多数还是不情愿地以作施工图设计师终其一生。

业主的影响则更加可怕!方案设计师的等级完全取决于业主的口碑。如果一位设计师做某个项目失败,尤其是给业主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那么无论这位设计师多么有名或者多么默默无闻,业主都会在有意无意中就把这位设计师的“劣迹”传播到他所认识的人圈中,这种“公认”的失败形象会导致这位设计师在该地区很长时间内抬不起头来。

设想一下,您和中标的设计师同时出现,业主对待他自然象对待皇帝一样尊重,而对您视而不见,那种感觉不是谁都能持续承受的!

方案设计行业,犹如“走钢丝”的行业,只要失败一次就几乎是彻底失败,一次失败的影响一般在地区业内至少三年也不能平复。除非您真的能挺住,以平常心对待或者以“哀兵必胜”的心态拼命努力甚至多次自费参加方案投标(很多设计师由于失败过多被领导勒令不得用单位成本参加投标),并且最终的确保持了相对高比例的中标率,那么您才可能脱颖而出,被社会接受为方案设计师行列,从而开始面对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高等级的方案竞争,而且依然是要么胜要么败的残酷毫不留情的竞争!

大多数人撑不住的,尤其是基本功差、严谨能力差、竞争心态差、工作方法差、人际关系差、自学能力差、换位思考能力差、为业主着想能力差、市场意识差、成本意识差、投资回报意识差、广告意识差、推销能力差、展示能力差、表达能力差、管理能力差、领导能力差、吃苦能力差、合作能力差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在方案设计行业存活多日的。而上述这么多能力集于一身的设计师,怎么可能是多数人呢?!

方案设计实际上分为很多种:概念方案、策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图方案等等。但是我们的学校和社会都没有对方案设计行业给予科学和正确的认识及待遇。

多数没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士并不了解一点:只有极少数投标是有标底的,即成本费。大多数投标根本没有成本费用,甚至您必须买标,买标的费用在5000-20000元不等,而且不退。只有中标单位才能得到成本补偿。

多数没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士更不了解一点:由于大型投标的成本高昂(10-200万元),同时招标单位大多重视投标单位的所谓综合资质(一般都只要甲级或者特甲级资质),而且大多不允许个人名义参加,直接导致绝大多数中国设计师根本就难以参加大型投标,当然也就不可能出现什么所谓的“通往大师之路”!

恰好,国家并没有规定只有方案设计师才是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也叫设计师,甚至制图、描图也叫设计师!尤其是注册建筑师并不考察设计师的方案能力,于是多数人自然转向竞争压力没那么大却很有“名分”的施工图设计啦。

原因二

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工作!

没有准确严谨的施工图设计,所有的方案设计都是空中楼阁!这是谁都明白的,这也是建筑设计从业人员中需要大量的施工图设计人员的原因,这也是国家的注册建筑师并不专门考察方案设计能力的主要原因。楼不好看不要紧的,但是楼塌了楼不好用了就出事啦!方案设计很大程度上是精神范畴,精神文明只能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上才能保持永久啊。

因此,千万不要错误地以为建筑学就是做方案,90%的人的任务是做施工图!

原因三

建筑设计是为他人做嫁衣,而不是给自己树碑立传。

举一个例子:如果您自己家做装修,找了一个设计师,这位设计师跟您说,您必须完全按照我的设计实施,否则我就不干。您会非常高兴地答应吗?到底是谁想实现理想啊?!当然如果这位设计师十分著名您可能会答应,多数情况下您自然会认为这个设计师不可理喻的!如果您家打算用10万元做装修,结果这位设计师做的设计需要造价50万元,其中包含设计费10万元,您会接受他的设计吗?如果这位设计师因此而揶揄您“俗”、“修养低”,您会做何反应呢?!

举一个例子:如果您去饭店,厨师给您做了麻辣的川菜,而您本身是根本不能吃辣的。如果这时厨师跟您说:因为我喜欢麻辣的啊!结果会怎样?您当然会愤怒地拂袖而去甚至找老板论理的啊!

举一个例子:您是一位事业上身经百战最终建立起来了一个集团企业的企业家,现在找一位设计师给您的企业设计办公楼,结果这位设计师跟您说:这个设计必须完全按照我的意图来设计,因为您和您的董事会成员不懂设计 ?? 到底是谁要盖楼啊?!难道您会放心把几千万甚至几个亿造价的办公楼或者小区交给一位刚愎自用的设计师吗?!

很多学生和想学建筑学的其他专业人士都有这种不可理喻的误解:以为建筑设计是能够实现设计师本人理想的理想职业。最常见的话就是:能够设计并建成自己喜欢的建筑,那多好啊!

怎么可能?!您用人家几千万甚至几亿的资金实现您自己喜欢的方案?!一旦建成后楼卖不出去或者不好用、不好看、不受认可,您倒是拍拍屁股做下一个设计去了,业主怎么办?!怎么可能不让业主有决定权啊?!别忘了楼卖不出去跳楼的是业主,担风险的也是业主,而您却不想让人家有方案的决定权!所以认为可以设计并建成自己喜欢的建筑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啊!

尚未成名时的设计师与同时期的画家完全不同。画家是为自己而画,画的时候想的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设计师是为业主做设计,做的是满足业主的综合需要。只有等您成名了,您才可能有着一定的创作自由,因为这时找您的业主和找张大千作画一样的道理,您怎么做他都认啦!

那么成名的设计师有多少呢?恐怕全世界的建筑设计大师的人数还没有全世界的国家首脑人物加在一起的人数多!这可是比考大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要艰难的事情啊!

考大学很单纯,您努力学习即可,而成为设计大师则是一个综合的事情,甚至需要环境、命运、机缘的眷顾才行!

所以,建筑学在99%的情况下只是一个职业而已,与其它行业相比,虽然是行行出状元,但这个行业相对比起来更加艰难而不是相对容易!

所以,我们总爱说那些听不进去老师苦练基本功的劝告的建筑学学生是“小马拉车嫌路窄,幼鹰展翅恨天低”、“心比天高,命必纸薄”!

所以,我们总爱说那些一嘴皮的理论、一脑门的大师的建筑学的学生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所以,我们对那些没有真正参与多年设计实践的所谓理论人士的自以为是只能无可奈何地回避:没有实践检验的理论是什么理论?!

所以,我们对那些羡慕建筑学专业的其它专业人士只能苦笑:明明您们的专业又实际又赚钱,何苦来趟这趟混水呢?!

原因四

设计竞赛和设计投标是两个职业。

很多成名的设计人士是由于在某次或者若干次设计竞赛中获奖而成名的,由此使得多数人产生了崇拜情绪,甚至认为这些人比起设计院的设计师要高明许多。

实际上,设计竞赛和设计投标是彻底不同的两种职业,基本上没有任何可比性!原因很简单:前者分若干奖项,即使您得了佳作奖也一样光彩;后者只有胜或者败,即使您是第二名也一样是落选并不自觉地被歧视!

只有邀请投标或者招标时文件注明前几名可以获得成本补偿才可能不至于彻底亏本。经常是几十家设计公司投一个标,最终只能有一家获胜,其它各家只能节哀顺便、各安天命、血本无归!

因此,如果您是因为崇拜某位或者若干位在设计竞赛中获奖的成名人士而对建筑学产生好感,那么我只好奉劝您分清理想化竞赛与实际的投标的巨大差别和职业上的本质不同!

原因五

只有明确了实际目标,才能学好建筑学。

对建筑学学生:只要您别把成为设计大师这么吓人而富有压力的目标作为理想,那么您的目标就会实际的多啦!大师是大量积累和机缘形成的,而且名额太少,呵呵!建筑师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需要大量的负责任的默默无名的设计师,无论是做方案的还是做施工图的!

对想跨专业的人士:如果没有学习设计的基础(比如绘画、书法、摄影等等),如果您对设计行业只是和老百姓一样外行地理解,如果您不是天生极其喜欢激烈而残酷的竞争的刺激,如果您只是想做建筑施工图设计师,那么就请您不要浪费时间重新学习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和其它行业一样,都需要大量刻苦的训练和大量的失败积累,都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才可能形成理论,甚至必须经历残酷的竞争并坚持不倒下才可能出现少数成功者!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