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三篇

思而思学网

 国家要拔除贫根,随着扶贫工作进入冲刺期,需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技能培训、易地搬迁、保障兜底等多管齐下。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1】

民生改善要注重体现精准扶贫实效。实行精准扶贫,扶贫攻坚从过去的“大水漫灌”转向当前的“精确滴灌”,就是要求扶贫工作讲实际、办实事、出实效。抓住精准,有的放矢,实现从个体、个别的脱贫,到整体和全面的发展。

贫困的成因千差万别,不找准根源,扶贫工作就容易浮在表面,流于形式。过去派工作组到安化高寒贫困地区扶贫,有对口帮扶部门急于树形象、出成绩,急急忙忙修路。却因为种种原因,留下“烂尾工程”,20年了还未能通车,不能不说是深刻的教训。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是扶贫攻坚工作发展到现在的科学要求和现实逻辑。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贫困人口急需的援助和致贫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委身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上场都是三板斧,而要步战马战都有招。

精确识别扶贫对象,了解哪一村贫,哪一户穷,摸清底数、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是帮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至关重要。要在吃透情况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从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出发,结合国家十大精准扶贫工程,因地制宜推动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旅游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等工作。益阳扶贫的主战场在安化,安化扶贫在移民避险安置和多样化对口扶贫等方面有经验有成效,通过茶产业发展和旅游开发脱贫潜力巨大,要继续创新探索“资金跟着扶贫对象走、扶贫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之路,形成卓有成效的机制和模式。

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人。贫困群众需要自力更生,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引导作用也很重要。帮扶单位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扶贫,真正把扶贫攻坚任务视为“军令状”、当作本职工作来做好。同时,要充分认识扶贫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更多的是要在思想、文化、制度上扶贫,脱贫主要靠自身。今年的我市扶贫计划中,被帮扶片区各乡(镇)村要明确投资投劳任务,提高自我责任意识,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群众主动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从根源上改变贫困面貌。

【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2】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我国整个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多次强调,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

对于宜宾这样一个山区城市来说,教育扶贫工程是一项能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群众脱贫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扶贫攻坚,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迈开了农村义务教育深层次变革的步伐。特别是2013年7月4日,宜宾出台了《关于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份5000多字的红头文件,编号为“宜委发(2013)14号”,这份对宜宾农村义务教育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文件也被宜宾教育界亲切地称为“1314文件”。市委书记王铭晖在大会上公开承诺??“宁愿少上一个项目,也要把教育工程建设好。”

按照“1314文件”的计划,这场变革为期三年,投资25.9亿元,规划项目2447个,惠及师生50余万,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师吃住行为抓手,统筹城乡,通过“两宿一堂一路”四大工程建设,提升农村办学条件,实现教育公平。

规格之高,投入之大,力度之猛,创造了宜宾教育史之最。

如今,学生的伙食改善了,教师的待遇提高了,教室、食堂和宿舍建设好了。在强大的财政投入下,我们的农村教育在硬件上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农村校园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孩子们的就学条件越来越好,乡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差异越来越小。

然而,硬件大大改善了,软件的短板却凸显出来了。

如今,农村学校的环境早已今非昔比,但我们许多地方的村小沿袭的仍然是十多年前的教学管理办法,比如学校只上半天课,比如教师可以随意换课,比如各种音乐、电脑等兴趣课程形同虚设……

当城里的孩子下午还在课堂上接受教育时,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早已经放学。当城里孩子在兴趣课堂上脑洞大开时,乡村的孩子们已经在家里帮忙干农活……长此以往,即便学校的硬件再怎么提高,环境再怎么改善,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之间仍然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诚然,我们还有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是教育部门应当多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从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德育科研,学生活动等方面,努力提高“软实力”。

譬如,根据各地情况,探索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进行改革,力所能及地填上我们缺失了太久的漏洞,尽力而为补上我们能够补的短板;譬如,利用与城市学校结对帮扶的机遇,充分借用城市学校在人才、管理、资源、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农村学校进一步更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实现农村学校的整体提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通过教育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进而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当前,我市正处于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没有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就不会有扶贫开发的成功;没有贫困地区的脱贫,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推动全市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要实现脱贫达小康的目标,就必须把补齐乡村教育短板的工作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中来,以务实态度和扎实努力,切实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

【打赢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3】

扶贫帮贫,事关全面实现小康,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务必要下定决心,克难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进入“十三五”后,渭南要实现“加快发展、追赶超越、决胜小康”的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从2015年11月以来,市委、市政府以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工作落地有声、推进有力,攻坚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今年,我市夯实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到2019年基本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在2020年聚焦解决遗留问题,实现“四年脱贫攻坚,一年巩固提高”的目标。

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责任是决胜的基础。没有再接再厉、迎难而上的决心,就会在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产生畏惧心理;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和层层责任的落实,再美好的“蓝图”也难以实现。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扶贫帮贫,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要扎实推进“思而学教育三包”活动,明确脱贫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具体工作中,借鉴“脱贫攻坚责任卡”、“精准扶贫明白牌”的成功做法,落实责任,夯实措施,确保每户贫困户如期脱贫,同全体社会成员一起同步够格步入小康。 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施策是决胜的关键。“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扶贫只有扶到点上、根上,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脱贫。我们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脱贫攻坚上下实功,防止“大水漫灌”现象的发生,要“摸清家底”、找对“穷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工作方法,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的内生动力,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各方合力是决胜的保证。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亟需集众智、聚群力,携手奋力攻坚。要构建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分门别类制定推进举措,因地、因贫、因人制定实施方案;要广泛搭建参与平台,完善社会参与机制,探索发展公益众筹扶贫,促进社会各界及有识之士扶贫济困、践行友善,乐善好施、救急助贫,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现脱贫致富。

“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这是向人民的庄重承诺,也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我们要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畏困难、坚定信心,不甘落后、励精图治,众志成城、克难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全面小康的幸福阳光普照全体渭南人!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