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思而思学网

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民间文化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人们自发的娱乐型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流传至今。汉中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一起来汉中传统习俗和元素中看看。

一、汉中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汉中平原、因汉水而得名,辖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留坝县、勉县、佛坪县、略阳县、宁强县、西乡县、镇巴县、洋县2区9县,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是关中、天水、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是成都到西安的必经之地,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 的美誉。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自古汉中就被赞誉为“天府之国”、“鱼米之乡”。

汉中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汉中佛坪被称为熊猫故里;洋县被称“朱鹮之乡”。

一、汉中饮食习惯

汉中市内地形复杂,地域辽阔,“十里风土不一”,饮食习惯也有差异。山里与坝里各有所好,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是秦岭、巴山地区,二是汉中盆地及其川道地区。总体上饮食倾向于川味,南北皆汇。

汉中腊肉山区因水土气候影响,一年四季多喜欢吃腊肉,并备有干菜如干豆角、干蘑菇、干竹笋、干萝卜、洋芋片等煮腊肉,平常夏秋多食自产蔬菜,冬春以盐菜、泡菜、土豆及干菜。平日多为素菜,节庆日或招待亲友食荤,菜肴调味多喜麻辣。山区多食野味。宁强人最喜酸饭及麻辣味,略阳人喜喝罐罐茶,城固人喜吃浆水面、面皮子,汉中人爱吃粉皮子。妇女、老人爱吃菜豆腐稀饭。

日常饮食 平川以大米、面粉为主,或以玉米糁或各种豆类,搭配菜肴。平川一年四季有新鲜蔬菜,吃肉多从集市买,习惯与城市居民相差不多。但平川及西部山区对酸味偏好,家家备有浆水盆,户户有酸菜坛,一年四季酸味不断。

汉中稀饭、面皮、菜豆腐、浆水面为家常便饭。改革开放后,以麻辣为主的火锅在汉中非常盛行,一些年轻人特别嗜好。

通常人家一日三餐,早餐多为稀饭,佐菜简单;中饭、晚饭多吃米饭、面条,佐菜花样较多,农民饭食甚简粗。农村待客多以午餐为主,客友至家先打荷包蛋,表示一片热情。

浆水面对客友以酒宴招待为快事,入座有上席、陪席之分。殷实之家菜肴以四品(大碗)四盘为主,今日则10数左右,常在正菜之前摆出八个凉菜碟和一个大拼盘。上菜顺序先咸后甜、先凉后热或凉热相间。酒以白酒为主。穷困及一般人家则量力待客。洋县农村昔日吃第一顿新粮饭以及吃肉时,都要给邻居端一碗,以示亲热。宁强、略阳、勉县每逢新粮收获,必向亲戚馈赠“尝新”。汉中、南郑一带,逢家父生日,出嫁姑娘必用上等白面蒸大寿桃以表示祝寿。

酒席部分菜品二、汉中节令习俗

汉中一年之中,尤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最受重视。

1、春节俗称过年,民间对“过年”尤为看重,节前半月就作准备。杀猪宰羊、缝制新衣、打扫房舍,置办过年肉、菜、果品,及祭祀之物;除夕日贴春联上坟。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过年,清早,焚香拜祖,举家欢娱。从正月初二起,开始走亲访友,互拜新年,往来中必馈赠新年礼品,并向小孩发“压岁钱”,直到元宵节结束。初一至初三不向外倒垃圾,意为不把一年之财倒出去。

春节2、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蒲节”或“天中节”。晨,各家在门上插艾草和菖蒲,煮鸡蛋、大蒜、粽子,饮雄黄酒,将雄黄酒汁涂抹耳鼻孔,以防飞虫侵入。洋县、西乡等县,农民清晨剪红纸人(隐喻火神祝融)贴水缸周围,祈免火灾。城固、洋县、勉县、南郑,端午日男女小孩喜栓百索,戴香包。学生向老师,未婚婿向未婚妻,父母向初婚女儿送礼品,表示尊敬、亲近,称为送节。

端午节3、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俗称团圆节。此日外出者尽量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姻亲和至亲馈送月饼等礼物。夜,旧时在院内设香案,摆上红枣、核桃、柿子、黄梨、白藕和月饼之类,拜月食果啖饼。

中秋节岁时节日食俗各地大体一致。大年初一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吃春饼、包谷花;五月端阳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核桃、柿子等水果;冬至祭祖吃大锅饭,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等。

三、汉中接待礼仪

汉中人热情好客,尊老爱幼,讲吃爱穿,礼仪风趣。客进门,先请座,然后奉烟倒茶,再叙友情、拉家常。如遇吃饭一家把客拉上席一同进餐。客走时常用“破烦了”,“道谢”等词语回敬。亲朋好友凡逢嫁娶、生辰、坐月子或建房乔迁、开业、丧葬等事,都要根据当地规矩,帮忙并送钱、物,其礼品价值,根据亲疏远近及各自的经济条件自定。体现礼尚往来,互相帮助。

长辈上座汉中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凡参加喜庆之事及节假日相聚,聚会时多是老者长者坐上席,主人及晚辈首先向长者敬酒,然后招呼吃好,不断劝酒,奉菜,互相握手告别,客人送走后,主人才能返回。

四、汉中茶酒文化

茶是陕南特产,汉中各县均有出产,尤其是巴山的西乡、镇巴茶质量最佳。茶是家家户户必备之品,来客后首先要倒茶。人们习惯沸水泡茶,端上茶主人陪着客人喝茶、抽烟,叙情议事。城区及集镇人们习惯座茶馆。茶馆一般仅有桌凳、火炉、水壶和茶具等简单设施。但店家待茶客十分殷勤周到,态度亲切,语气谦和,使茶客久座不离,如有宾至如归之感。

汉中人无酒不待客,进门茶,入席酒。亲朋好友相聚最爱在“酒”字上做文章。本来,酒多用在逢年过节,喜庆吉事以增加欢乐气氛。可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不分时间,主讲场合,婚嫁丧葬,红白喜事自然有席,饮酒是必然。修房造屋要喝酒,新房乔迁要喝乔迁酒,老人寿诞要备长寿酒,小孩满月要喝满月洒,丧事要喝“送程酒”;周年大喝悼念酒,亲朋相聚要喝聚会酒,亲人远离要喝话别酒,经商开业喝庆典酒,提干、当兵、调动、升学要喝荣升、光宗耀祖酒,有事就有酒,有酒必醉,以表示主人之心诚。

酒礼酒规分宾主,讲上下。敬酒先从长辈到平辈先上后下,朋友相聚论年龄,讲资历。劝酒者必以礼感人,以话劝人,有时还以力逼人。非让客人把酒喝下去。

五、汉中民间歌舞

汉中长期在秦、楚、蜀文化交流碰撞中形成南北交汇地带的地域文化。过去每逢过年过节,农村搭台唱戏,舞龙、耍狮、社火、高跷、划旱船,热闹非凡。地方戏有汉调二黄、端公戏、南郑恍恍戏等。由于电影、电视的发展,现在节日唱戏少了,但划旱船、舞龙灯、耍狮子等活动仍久经不衰。

1、汉调桄桄又称汉中梆子戏,陕南最大的剧种,是陕西九大剧种之一,属梆子腔戏。其唱、白吐字归韵,均以汉水流域语音为基础,用梆子乐器击节发出响亮节拍。始于元代,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特点,又溶入川剧、汉调二簧柔和婉转之长,形成鲜明地方色彩和风格。汉调桄桄音乐优美,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表演动作大方,朴实,唱腔喜怒哀乐界限分明,生、丑、净、旦,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和谐完整,颇能代表汉水流域人民温和典雅、纯朴大方的性格特征。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陕南民歌,汉中民歌种类非常多,有山歌、船歌、劳动号子、背二歌,还有民俗歌曲如孝歌(丧歌)、嫁歌、送春歌等。

汉中秦岭巴山地区,自古迄今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内容广泛、丰富,形式多样、活泼。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孝歌、说春歌、劝善歌、拜香歌、佛句等)、盘歌、儿歌等。一般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不似关中陕北民歌粗犷豪放。

在秦巴山区,山大林深,破陡路窄,在不通公路的岁月,山货土产运出,百货、布匹、食盐的运入,只能用背夹子,靠人力搬运,从事这种背运的汉子叫“背老二”。他们常年背运在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上,非常艰苦。他们之间需要互相联系照顾,走上百余米必须搭歇气,呦喝一声,抖擞精神;路过密林山间,路险人稀,大吼一声给自己壮胆,吓走野物,保障路途安全。有时遇上生人,高唱一曲,可搭话联系,倾叙胸中之苦闷。背二歌是发自“背老二”心中的歌。歌是抒发他们生活艰辛与命运,唱的是他们追求爱情,向往幸福之声,同时倾叙现实的酸楚苦涩。随着公路畅通,“背老二”这个古老而又艰辛的行业也随时代的发展而消失了。而“背老二”,却仍留在深山峡谷之中回荡。镇巴县民歌歌王刘光朗先生将“背老二”唱出了巴山,唱到省城西安,唱到京城北京。

3、社火又称哑戏。大多以各种脸谱扮演戏剧人物。融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于一体,再现观众喜爱的历史故事。一般在春节时街镇村巡回表演,形式多样。有悬台芯子、高跷、社火等。陕南悬台芯子社火尤为著名,多层钢架上迭次饰立戏剧人物造型,有多至五六层者,惊险异常。还有舞狮、彩莲船、竹马、龙灯、板凳舞、贝壳舞等形式。

汉中社火4、端公戏 俗称“坛戏”宁强叫跳大神,是一种巫师组班装旦抹丑、巫步神歌、踊踏欢唱的地方小戏。因其行头简单,一包袱可携,所以又叫打包袱。端公戏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来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它的特点是:小戏多,喜剧多,表现下层人民生活的戏多,戏剧情节简单,矛盾纽结单一。汉水上游的端公戏,较多地接收了本地山歌和桄桄的影响而形成的一派,称汉中派。它以汉中为中心,从汉水分界,汉水南路较多地接受巴山语音与二黄戏的影响,演唱风格比较柔和、细腻、辛辣、风趣,汉水北路较多地接受秦岭山区语音和桄桄的影响,演唱风格比较粗犷、悲壮、豪情激荡。具有浓郁的陕南汉中地方特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公戏5、汉调二簧是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本市汉台区、西乡县、镇巴县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今渐无。

6、龙舞:又叫龙灯。龙有9—13节不等。每节用竹编成筒状笼子,糊上透明纸,用绸布龙衣连成一体,每节有一木柄。表演多在夜间,点燃笼中的蜡烛或油捻,龙身放光,每节有一人舞动,俨然火龙。动作多样,配以锣鼓咚咚,火龙翻滚,红光四射,男女老幼争相观看,笑声迭起,热闹壮观。

汉中龙舞7、狮舞:又叫“笑和尚逗狮子”。一般是三人表演,两人合演狮子,一人笑装和尚。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三种即高台狮子、平地狮子和高跷狮子。高台狮子用几张桌子连起来,有下而上表演,观众均可一饱眼福;平地狮子一般表演狮子舔毛、抖毛、翻滚、跌扑、跳跃及抢绣球等动作;高跷狮子表演者配有长木腿,表演难度大,但又很能吸引观众。

汉中狮舞8、跑旱船:又叫彩龙船。船用蔑条、彩花、镜子等扎制成形。中间有船姑娘浓妆艳抹坐其中,另一青年男子扮艄公,载歌载舞如江水行舟。

跑旱船六、汉中乐器

民间乐器种类较多,有三弦、花鼓、竹板(快板)、渔鼓、边鼓、小铛、唢呐等。这些民乐中以唢呐流传广,影响大。多用于红白喜事,配以铛铛、马锣、勾锣、盆鼓等,声音宏亮,优扬,深受乡间民众喜爱。

镇巴渔鼓七、汉中方言、口语

汉中方言分为秦巴山区、川道盆地方言两种,山区人口语多与四川话相近,川道盆地语音后尾轻。平川各县也有差异,唯独洋县语音与关中语相似,而勉县与西乡相隔百多公里且语音相同;城固人带儿话韵,什么“面皮儿”、“豆芽儿”、“辣儿”,且把“驴”念“鱼”;镇巴人后尾加子,把“儿、女、鞋、袜”,称作“儿子、女子、鞋子、袜子”。宁强阳平关一带自带三分京腔。城固、洋县湑水河为界,河东店是洋县腔,河西城固腔;汉中城及铺镇声音大体一致,而汉中城北的石马坡上就是褒城、武乡口语;西乡城郊一个腔调,而四周的山区又是一个腔调。

八、汉中婚俗

订亲: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夹,没有相冲,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谱,作订亲的凭据。

过大礼: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男方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嫁妆 :收到大礼后,女家的妆套须最迟于结婚前一天送到男家。这批大箱小箱的嫁妆,为女家身份与财富之象征。

迎亲: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新郎在戥串石的陪同下,携着花球迎接新娘。当抵达女家后,第一关便是 “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是”,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

燃炮:迎亲礼车在行列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九、汉中葬礼

汉中的秦巴山区很注重土孝道和骨肉情谊。山区的“葬礼”比“婚礼”还隆重。老人亡故后,儿孙都要披麻戴孝,敬香烧纸,向户族、邻里、亲友磕头下跪“报丧”。准备棺木、寿衣、年过七旬的老人,早已准备好了“寿木”、“寿衣”。落气后“净身”、“穿寿衣”、“装棺”。将“亡灵”停在堂屋正中,燃香蜡、烧纸、献供品祭奠。一般亡故后三日上山,“人死无牵挂,人入最为安”。葬后七天“烧纸、敬香”,每七天一次,经过七次,再逢百日烧“百期”,一周年上坟、垒土,直至三周年,整个程序才结束。

秦巴山区葬礼最突出有三点:一是“哭丧”、二是“叙话”、三是“唱孝歌”。

“哭丧”老人才能世后,儿女十分悲痛,以哭表达哀思,一般男孝子有泪无声,女孝子从“入棺”、“守灵”、“发丧”、“入土”都要围着“灵棺”哭,讲述老人经过的苦难及留给子孙恩德和养育之情,不会哭者是会被人耻笑的。所以老人养的女儿越多,哭的声势越大,感人泪下,劝哭者也常常情不自禁哭起来。没有后辈“哭”或“哭”的人少,葬礼显的冷淡。当然女儿、侄女哭得真诚、伤心,一般儿媳是迫于形式,应付场合,真假难分。女孝子几天几夜不能入睡,守灵哭丧,一场丧事结束,均声音“沙哑”。“哭”则表达对老人的怀念、孝敬之情。

“叙话”有的地方叫“搭长席”,有的地方叫“说话”。“男有族家,女有娘家”。男性去世多请本姓族家长者,女性去世多请娘家智者出面,寻问孝子,老人在世,有病看了没有,照顾如何,尽孝心没有?死后棺木、寿衣、夜场准备的如何,墓地选在何处?孝子均跪在地上一一回答。特别是娘家人有意挑剔、出难题,孝子均不得争辩,磕头下跪,好言相答。如遇忤逆不孝者,就罚跪,亲朋指责、教育,后由总管或有威信的“长者“出面求情,方可收场。

唱孝歌:山区人把葬礼的晚上叫“夜场”,参加人叫“坐座”通宵不能睡,孝子通宵守灵“哭丧”,唱孝歌是夜场的主要环节,外地人说:“汉中人,好快活,爹妈死了还唱歌”,唱孝歌正是汉中人缅怀亡人的最好形式。汉中人不做“道场”不念经,专请有才华,出口成章的“歌先生”,既唱传统的“孝歌”,如“二十四责孝子”、“十二贤人”等内容。也有触景生情歌词,还有斥责孝子过错的,唱孝歌时,配上锣鼓、唢呐,其歌声悲苍凄凉,催人泪下,引发孝子和亲友的悲泪和哀思,孝子持香转“灵”,女孝子“哭丧”相伴其间,整夜灯火不熄,歌声不断,哭声凄凉。全村老少都来帮忙端茶递水,生火上碳,劈柴担水,大厨小厨热闹非凡。夜间都来听孝歌,守灵陪唱,整夜不能合眼,所以又叫“座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发“丧”、送灵上坡才结束。用唱孝歌方式办“夜场”,举行葬礼,即省事,又隆重,庄严。这种风俗,历史悠久,流传很广,深为山区人民接受。

十、汉中传统民居

汉中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各种民居,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安康、西乡山区很普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

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扎并以蓼叶覆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林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

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砖石为支撑,上面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开间不大,但楼—厂可防水,楼上很凉爽。有学者指出:吊脚楼是远古巢居的发展。

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开门。

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组成,中间有——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

二、汉中的简介

汉中市,简称“汉”,陕西省辖地级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与宝鸡市、西安市毗连,东与安康市接壤,南与四川省的广元市、巴中市、达州市相连,西与甘肃省陇南市相邻,区域面积27246平方千米。汉中市地处内陆东亚季风气候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约14.5℃。截至2022年10月,汉中市辖2个区、9个县,另有5个经济功能区。汉中市人民政府驻地汉台区。2021年,汉中市常住人口318.93万人。

汉中市,因“汉水”流经此地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天府之国”之美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行旅通商的要地”;自古被誉为“秦之咽喉”、“蜀之门户”;还被誉为“全球汉人老家”。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栖息。夏至西周,先后属梁州、雍州。秦更元十三年(前312年),始置汉中郡。晋太康十年(289年),改设汉国。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设汉中府。1949年12月6日,改设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区汉中分区。1969年1月,改设汉中地区。1996年2月21日,改设汉中市。汉中市交通便捷,已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汉中市旅游景点众多,有午子山景区、华阳景区、紫柏山景区、黎坪景区、朱鹮梨园景区、石门栈道景区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994年1月,汉中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11月,汉中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21年,汉中市的生产总值为1768.72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915元。

三、汉中传统文化相关文章分享

一、延安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二、渭南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三、咸阳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四、宝鸡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五、铜川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六、西安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七、陕西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八、玉溪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九、曲靖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十、昆明的传统文化有哪些(附传统习俗和元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