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的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同样的结婚习俗也是一代代传承,保留了五千年的文化,各地的婚嫁风俗也是有所区别的,作为聊城即将结婚的新人们,想必婚礼的筹备已经差不多接近尾声了,那么是时候了解一下聊城结婚风俗有哪些啦!和接亲网小编来看看山东聊城婚嫁习俗盘点吧!
一、聊城旧时婚嫁习俗
1、童养媳
建国前,境内男女早婚现象较为普遍。富裕之家多有十几岁甚至八九岁即成婚娶妻者,女子的结婚年龄多在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之间,有的“童养媳”十二三岁即被迫“圆房”成婚。
2、一夫多妻
另外,男子可以一夫多妻,除“正配”以外,其他均称为“妾”。未婚青年男女死后,也有的经人撮合将尸骨并葬一处,配成“冥婚”,亦称“结鬼亲”,或叫“阴亲”。贫困者无力娶妻,亦有入赘于女家成婚者,俗称“倒插门”,或“招养老女婿”。还有抢婚(多为寡妇再嫁)、近亲结婚等陋俗,建国后均被革除。
3、婚嫁习俗禁忌
嫁女忌讳较多,如做嫁衣忌用寡妇及儿女不全者,寡妇不当送女婆,姑姑不迎娶新娘,姨、嫂不送娶,俗云:“姑不娶,姨不送,嫂子送了光着腚”。
二、聊城订婚风俗
订婚多称“传柬”或“换帖”。传柬又分“传小柬”、“传大柬”两个步骤,是旧时男女双方彻底落实婚姻的一种书面形式。
1、送传柬
送传柬时,男方还多用红漆礼盒或者拜匣,在里面放上耳坠、戒指、手镯、衣物、布料等礼物。传小柬后男方一般不准再悔婚,女方则可对男方进一步考察,如不中意,允许悔婚,俗称“羞男不羞女”。女家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产和男子品行两项。
2、传小柬
传小柬指男方请人用红纸将求亲之意写成小柬,内容是男方的生辰八字,封面写吉语以及“敬求金诺”、“恭候金诺”等字样。女方接到传柬后写允柬,内容是女方的生辰八字,另外有“谨遵台命”、“仰尊玉言”等表示应允的词句。双方的柬帖都以家长的名义落款。
3、传大柬
“传大柬”是正式订婚的一种形式。“穿大柬”比较隆重,男方的家长择吉日携带礼品(包括见面礼钱、金银首饰和烟酒糖茶之类)带儿子到女家赴宴,名为“会亲酒”,也称“见大面”。此俗在聊城城乡仍有流行,而传小柬的风俗已不多见。
三、聊城结婚花费
1、彩礼钱
男方需要准备礼金10007元,寓意万里挑妻。或者是10001元元,寓意万里挑一。以及三金,即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或者是三钻,即钻石戒指、钻石耳环、钻石项链。还有准备五金、五钻的,多个金手镯和耳钉,都是由由准婆婆给准儿媳。
2、改口费
改口费,一般市区这块父母最低是1000,主要是看心意了,越喜欢越多。祖父母比父母少些,剩下的男方的姑姑叔叔大爷啊什么的也是要意思一下的。
四、聊城婚俗简化
订婚日,男方携带重金、重礼送至女家,女家设宴待客,即为“定婚”。女方同意后,择日到男家,称“认家”,男家长辈给“见面礼”。
婚礼较之过去大为简便,一般由婆家用车辆接新娘,也有娘家送来者。新婚之日,男家张灯结彩,燃放鞭炮,盛宴宾朋。闹房之俗依然。城镇青年视举行集体婚礼或旅游结婚为时髦,简便文明,愈来愈兴。
这些就是小编盘点山东聊城婚嫁习俗啦,聊城结婚风俗很多都被省去了,很多的结婚上细节的讲究还是要多问问长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