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过年有哪些习俗,天水新年风俗整理

思而思学网

天水人如何过春节

4.jpg

作为全国人民的重大节日,每年进入腊月以后,春节的氛围便会日渐浓厚,而天水人的春节从小年这天便拉开了帷幕。

“一般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则是腊月二十四,天水人过小年也和其他北方地区大同小异。”李子伟说,小年最重要的仪式便是祭灶,送灶爷上天是天水地区除夕之前最为隆重的节日和仪式。因为民间传说中灶爷作为监管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神,腊月二十三要去天上给玉皇大帝报告这家人的善恶之事。所以我们祭灶爷时,会买灶糖,用来糊灶爷的嘴,让他去“述职”的时候尽量说好话。

李子伟说,天水人有“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习俗,也就是说祭灶的人必须要是家里的男性。一般在黄昏时献上灶糖、灶饼等各种祭品,然后烧香磕头,奠酒奠茶、烧纸送神。讲究一些的还会在灶台前杀一只大公鸡,沾点血给灶爷,有些人家还会准备喂马的草料,因为灶爷是要骑马上天去的。

过完腊月二十三之后,忙忙碌碌地准备几天,便到了除夕。

天水人讲究的是年三十之前借出去的东西都要回到家,不能隔年,所以借东西的要还东西,欠债的要还钱,如果还不起的,有些人只能为了躲债而在外面过年。

除夕当天最重大的仪式就是接先人,也是烧香点蜡,奠酒奠茶,磕头迎神,然后就开始封门、挂对联,摆上贡品、茶、酒等,先人接来以后家人就不能出门了,另外,先人接到家里的这几天中,每一顿吃饭之前都要先祭奠,祭奠的筷子必须成双,祭奠完了家里的人才能开吃。

初一早上,先是自己家里的小辈给长辈拜年,然后长辈给小辈给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讲究迎喜神,赶上骡马、驴等牲畜,头上绑个大红花走一圈,在指定的方位迎喜神,烧香祈福。

初二初三便是走亲戚,带上孩子挨家挨户给亲戚拜年,有酒了喝杯酒、有茶了喝口茶,有些在拜年的路人碰到了,相互作个揖。

三天大年主要是吃吃喝喝、走走亲戚,三天年完了以后,真正的春节活动才开始。

正月初九,在天水最隆重的就是朝观,这个习俗流传已久,最有影响力的就是秦州区的玉泉观和麦积区的崇福寺。

“最后就是朝人宗,伏羲爷作为百王之先、三皇之祖,正月十六是他的诞辰,人们会在正月十五日晚上涌入伏羲庙中,在柏树上贴红纸人,家里有病人的,按照生病的位置在红纸人上用香头烧一下,再用艾柱灸一下,贴在伏羲庙内的柏树上。”李子伟说,炙红纸人其实也是一种“燎疳”的习俗,这是天水人独有的春节民俗活动。

正月十六过完之后,年也就没了,大家便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春节民俗活动精彩纷呈

春节期间,我市各地都会组织民俗活动庆祝新年,有马社火、夜秧歌、高台、踩高跷、旱船等各种形式的民间表演活动。

“在前些年的春节民俗活动中,最讲究的要数高台表演,作为一项空间艺术,高台将纸糊、扎、绘等各种技巧融合到一起,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手上捧着人、肩上挑着人、胳臂上立着人,可以说是惊叹称奇。”李子伟说。

在李子伟的印象中,除了高台表演外,夜秧歌也比较出名。“四片瓦打上,三弦子弹上,升起一堆火来,男扮女装的‘身子’随着旋律边跳边唱,场面相当地热闹。

再就是耍狮子,民间巧匠用废纸做成狮子头,用麻做成狮子的毛发,两到三个人顶着狮子窜到农家院子里耍一通,有钱的给点小钱,没钱了给几根麻花、油饼,实在困难的就算什么都没给,“狮子”也丝毫不会计较,因为家家户户都盼着狮子能走进自家院子来,冲走晦气和邪气。

除了以上这些外,天水的马社火也不得不说,人们扮演成关公、孙悟空、韩湘子等戏剧中典型的情节,骑在马、骡子的身上走街串巷。“一路上经过的每个村子,人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夹道欢迎,非常热闹。”李子伟说,如今农家养牲口的人越来越少,马社火也就很少见了。

近些年来,除了传统民俗表演之外,春节期间我市也出现了很多其他形式的表演活动,像腰鼓队、锣鼓队、秧歌队、彩车队,以及龙灯表演之类的新元素也在不断地融入,让我市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曾经的民俗活动被淘汰了,有些新的东西增加了进来,我认为并不是年味淡了,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过年的内容和形式在逐渐改变。”李子伟说,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大年三十之前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这种感情和寄托就是浓浓年味的体现。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