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是一个集旅游与美食于一身的地方,这里的美食多到数不过来,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带来的就是福建的特色美食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福建十大美食排行榜,供大家参考!
一、福建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1.佛跳墙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属闽菜系。相传,该菜品是在清道光年间由福州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研制出来的,又据费孝通先生记,发明此菜者乃一帮要饭的乞丐。
佛跳墙通常选用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汇聚到一起,加入高汤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而成。
2.蚵仔煎
蚵仔煎,(闽南语读做é-ā-jiān,普通话译作“海蛎煎”),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起源于福建沿海,台湾,潮汕等地区经典的传统小吃之一。
关于它的起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民间传闻,公元1661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泉州南安人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3.土冻笋
土笋又名涂笋,据《闽小记》载:“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生于海滨,形似蚯蚓,即沙巽也。”历史上最出名的要数晋江安海的土笋冻,味美甚鲜,在《闽杂记》也记载:“涂笋生于海滩沙穴中,今泉州海崖有产。”今安海产量最多。土笋冻呈灰白色,晶莹透明,香嫩清脆,富有弹性,和其它调料配食,风味尤佳,是福建泉州乃至泛闽南地区一带冬春季节的时令佳肴。
4.沙县扁肉
沙县扁肉是由馄饨演变而来的,是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的一种传统地方名点,属于闽菜系。各地对馄饨的叫法不尽相同,比如:四川称“抄手”,广东称“云吞”,武汉称“包面”,江西称“清汤”,江苏称“淮饺”,新疆称“曲曲”等等。南北扁肉有很多,而大多数食客都觉得沙县小吃很有名,在沙县琳琅满目的美食中,扁肉是最有人气的小吃,它早在1997年就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
沙县扁肉因其馅料、汤料、吃法、调味上的差异,分为煮扁肉、炸扁肉、炝扁肉、三鲜扁肉、虾肉扁肉、扁肉面等20多个品种。它的最大特点是皮薄馅多,据说1斤面粉能够加工出400~500张皮坯,可想而知这皮有多薄。馅肉选择的是健康肥壮生猪的前后腿瘦肉,肉质新鲜红润,肌肉紧缩,有弹性,并去掉皮骨、筋头和肥膘。最特别的是在皮、馅里加碱,这样一来,皮坯变得更有弹性,且不易酸败变味,馅料则增加吃水量,脆嫩有味,嚼劲十足。煮熟后,晶莹通透的扁食,载沉载浮于白浓的高汤上,再撒上翠绿的葱花,清香扑鼻,诱惑难当。
5.沙茶面
沙茶面是福建省闽南地区、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一道特色美食,中国的沙茶面分闽南沙茶、广东潮汕沙茶等风味。其妙处在在于沙茶酱的制作,而沙茶酱用以制作汤头。沙茶酱主料有虾干、鱼干、葱头、蒜头、老姜等十几种食材构成,经油炸香酥再研磨细,制成沙茶酱待用。
福建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也是华侨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福建的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舶来品,沙茶就是一种。沙茶始源于马来西亚,也有来自印尼一说。闽南人饮茶成风,因此讲马来语的sate翻译做闽南语的沙茶(沙爹)。
6.福州肉燕
肉燕又称太平燕,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传统小吃,属于闽菜系-福州菜,肉燕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
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衷情。
肉燕别称扁肉燕。但是肉燕皮是由猪肉加番薯粉手工打制而成。是福州一大特色小吃,肉燕有别于福建其他地区的扁肉(扁食),两者口感是完全不一样的。燕皮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
7.福鼎肉片
福鼎肉片是一道由精肉、淀粉等原料制成的菜品,是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一种很有名的地方传统名吃,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
来福鼎的做客的人都要尝一尝福鼎肉片。肉片制作的整个过程都是手工操作。它取料精,工艺巧,味独特。深得人们称赞。
8.七星鱼丸
鱼丸是福建福州市著名的特色传统汤菜之一。七星鱼丸具有色泽洁白,有弹性而不腻,馅香而松,口味清甜爽滑等特点,久负盛名。它的传说或许很少有人知道。
七星鱼丸有个传说:古时候,闽江之畔有个渔民。一天,有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经商,船出闽江口,进了大海,正遇台风袭击。船入港湾避风时,不幸触礁损坏。修船拖误了时间,粮断了,天天以鱼当饭。商人叹道:“天天有鱼,食之生厌。能不能换换别的口味?”船妇说:“船上粮已断,唯有薯粉一包。”心灵手巧的船妇便把刚钓到的一条大慢鱼,去皮除刺,把鱼肉剁细,抹上薯粉,制成丸子,煮熟一尝别有风味。
事后,这位商人回到福州,便在城里开设一家“七星小食店”,特聘这位船妇为厨师,独家经营“鱼丸汤”。开头,生意并不兴隆。一天,一位上京应考的举子路过此店就餐。店主热情款待,捧出鱼丸。举子食后,颇觉味道极美,便题赠一诗:
点点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游客迷。
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
店主将诗挂在店堂上,宾客齐来观赏。从此生意兴隆,小店日日春风。“七星鱼丸”也从此得名。
9.鼓浪屿馅饼
鼓浪屿馅饼,正宗中华老字号,是福建省厦门市的一种驰名中外的传统糕点,也是闽南地区的传统食品之一。馅饼香酥嫩糯,冰凉爽口,甜而不腻,热酥油润,是最佳佐茶食品、点心,也是旅游佳点和馈赠亲朋的珍品,每逢春秋旅游季节、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佳日,更受消费者喜爱。软软的小点心,酥酥的,老少皆宜。鼓浪屿馅饼,特指“鼓浪屿”品牌馅饼。
10.豆花粉丝
豆花粉丝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点,产自福建漳州。所谓“豆花”,就是点了少量盐卤或石膏的豆浆,出现絮状的凝固物后,质地细嫩绵柔,因未成型,所以通称“豆花”。
四果汤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点,发源于福建闽南地区。味甜爽口,清凉解毒。在很多代人的记忆里都离不开一种伴随着炎夏和蝉声的爽口甜蜜,那种爽口香甜源自于一碗流传已久的四果汤。
11.四果汤
四果汤历史悠久,系福建闽南一带非常出名的特色小吃,兴于泉州、漳州一带,具有祛暑降温的作用,因而在夏季备受人们喜爱。每至炎夏,或是街边小摊,或是老字号店铺,人们总是喜欢适时地叫上一碗四果汤,消却炎炎夏日的闷热。
12.面线糊
面线糊(闽南语读音mǐ-sua-gou)起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一道风味小吃,该菜品呈糊状,是由细面线、地瓜粉制作成。该菜品的做法是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该菜品一般为早餐食用,可以当作点心和夜宵,也可以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
13.肉粽
肉粽起源于福建泉州,是闽南地区以及台湾、东南亚等地区的一道特色传统美食,作为端午节节日食俗。其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以独有的风味,享誉海内外。清末民国期间,市区有个“肉粽银”,肉粽最为出名,还有泉州市区浮桥头观音亭的许牛制的肉粽,顾客满座。端午节时泉州家家户户备有肉粽,供奉神明先祖。
14.鼎边糊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鼎边垂,福建省特色著名佳点,风味小吃。福州锅边糊,一般与海蛎饼、虾酥、芋粿、油条、生煎包等配食,为当地早点佳品。其一直流传到海南、台湾等地。凡在福建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建的人无不爱吃。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建人在异国他乡一听见“鼎边糊”、“锅边糊”、“鼎边垂”三个词语,也会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